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博社八景今何在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9-08-16 发布者:liang 字体: | |

蔡金针

博社八景,分别是“鹧鸪银滩、仙人踏石、莲峰叠翠、船山烟雨、斗门待渡、澳洋渔唱、金狮观海、古庙灵声”。

斗门待渡

"斗门待渡"是博社乡的旧八景之一,这一景观在数十年前消失了。一声声的惋惜,却是一个个无奈的回忆。

斗门待渡1

“斗门"是怎么回事,又是建于什么时候?据明万历四十年壬子科拔贡蔡若凤撰置的《重修斗门碑记》记载,"迨成化十二年,四房族长:乐山、千二、乾四、刚性,四公始首报咸田围大壆,而立斗门”。原来在明成化十二年以前,博社乡常发生洪涝,人们种植的农作物遭遇海水的浸泡,粮食歉收。为了排除洪涝带来的严重灾害,村里人想尽办法都没有最终解决,直到成化十二年,博社乡始祖蔡登瀛传下的四个房头族长乐山、千二、乾四和刚性等四人,在公余篮(曾是庞姓居东岐堡的旧址)前面经溪墘、新塭、咸田、铁桶沟至顶海沙坝建造一条很长很坚固的咸田大壆,阻挡海水的入侵,并在咸田大壆中间立"斗门",这就是"斗门"的由来。后来人们又在靠近村里的大壆中建了两座石桥,设有桥闸。在"斗门"处,同样有斗门石桥,也有桥闸。

斗门桥东边有今的崩隙、芦塭、新塭、大塭、咸田、深港和后塭仔等,过去这里一片汪洋,到处都是海水,经鹿澜溪,与濠溪相通,转石头潭,过芒湖渡,一直到甲子门天后宫前,跟来自大坡渡、横山渡、渔池渡、览表渡的瀛江水系相汇,形成潮来潮去的"人"字水,经甲子港六十安澜处,流入南海。但在那个围海造田、兴修水利的年代,在家乡崁石山至鹿栏建了一条龙潭水引水灌溉大坝,并建了六个涵闸,切断西河水与博社乡澳洋相通,导致了船只不能进入博社乡。

斗门桥西面是溪墘,一片茫茫的北洋溪水,溪水的周围是大石部山、大篮山、猴龛石山、后石母山、长石山、尖米墩山、鹅翁山、叠石山、寮仔山、洋尾山、蝙蝠石山、龙铣孔山、石窟仔山、石亭山、独角麒麟山、洋尾园山、蝶地山、蛤石山、马厝坑山、龙须尾山、第一水、饭砵山、倒地旗山、灯火埔(建有博社乡明万历十年壬午举人之知饶阳县正堂蔡春迈之父榕塘公墓,与下尾为界)等。博社乡与连绵起伏、异石奇林的海甲山隔溪相望,与人头嶂、莲峰尖等隔江相望。洋尾山,是北洋溪之尾形成的山峰,与人头嶂相连。

过去,斗门桥渡口,人们坐船可往甲子所城,甚至到更远的地方,比如香港、南洋,带家乡土特产到外面,换回需要的物什,促进家乡经济的发展。清乾隆年间,家乡有四大富翁,即州司马儒林郎蔡士立(字升本)、岁魁修职郎蔡鸿猷(字升经)、岁进士蔡国斌(字升廉)和乡宾蔡升隆,他们均是升字辈、博社乡始祖蔡登瀛的第十六世孙。在明万历年间,流传着一句炫富的话:“澳头郑八千,不如博社蔡春迈。”先辈们辛勤劳作,糖间制糖,油园榨油,种植的甘蔗可制糖,花生可榨油。于是,家乡生产的糖、油,除部分供村民们,大部分用船运出去外面卖钱。有一年,浙江宁波一带闹糖荒,蔡士立派人把糖运到那销售,赚了很多大银,之后就在家乡大埕内建房屋、祠堂、书斋,形成了"五马拖车"的建筑风格。

昔日的斗门渡,船来船往没有了,人来人去也没有了,哪还有“斗门待渡”这一景呢?因为澳洋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消失了,澳洋中的七个墩仅剩一个墩“红沙墩”。现在这一片大部分是池塘,不是养虾就是养蟹,或是一片芦草,甚至被改造的北洋农田,长满荒草,没有人想在这片田地种上农作物,因为土地污染了。

"斗门"建于明成化十二年,” 历二百有余年,至万历末,渐以圯坏”。据说斗门桥是十一孔桥,到解放后被改建为两孔桥。先人的功绩,后人的无知,换来"斗门待渡"的消失,这不是博社乡人的一大损失吗?

还好有明万历四十年拔贡、原任琼山县儒学训导蔡若凤于崇祯十一年戊寅仲冬撰置的《重修斗门碑记》尚存,为人们了解博社乡的人文、地理、水利等提供相关的资料。

“祖登瀛公,自福莆来。始居东岐堡,再世而迁桥头,三世而迁博社,继又卜吉而转桥头永为世居,以博社额其里焉。昔在博社祖置田产如下:澳洋、环田、岭下、红鹅塘、鹧鸪滩等处,皆山谷远境。本里旧有石桥,而未有斗门,故名桥头;后族众繁庶、肥瘠不一。迨成化十二年,四房族长:乐山、千二、乾四、刚性,四公始首报咸田围大壆,而立斗门;历二百有余年,至万历末,渐以圯坏。余父惺公,注念修筑而未及为;今,凤仰体父志,目击时难,乃于崇祯辛未年冬,僭首捐金十两,佐以族众相率,捐凑四十余金,鸠工筑作,而群后生不却勤,渠咸多所,奔走焉,用是两月余吉成,庶称完固,可垂不朽。倘历年久长,异日复有圯坏者,若子而孙辈亦宜仗义,以扶世业。盖不独通族,田产之攸关己也。兹故记之,以示来世知所自本,且力以持纪纲云。”

要是鳌江段不建桥闸,沙尾不建拦海大坝,北洋溪不被改道,东溪水与西河水就会汇在一起,奔腾流出甲子港,才会形成“潮来人字水”这一景观,博社八景之一"斗门待渡"还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该多好啊!

 

金狮观海

金狮澳,是渔人出海捕鱼归来、停船靠岸的码头。它位于连绵起伏、怪石嶙峋的海甲山岭东边,在甲子八景之一“海甲莲花山”南面,有陆丰博社乡古八景之一“金狮观海”的雅称。博社乡人一般又称它为金狮滩。

陆丰文史.5

据明崇祯十一年戊寅仲冬原琼州府琼山县儒学正堂蔡若凤撰置的《重修斗门碑记》记载,”昔在博社,祖置田产如下:澳洋、环田、岭下、红鹅塘、鹧鸪滩等处,皆山谷远境",包括金狮滩。打那起,金狮滩就隶属于博社乡。

博社八景分别是"鹧鸪银滩、仙人踏石、莲峰叠翠、船山烟雨、斗门待渡、澳洋渔唱、金狮观海、古庙灵声"。

金狮滩,好多人不知道它在哪里,它为什么有此美传呢?要是你想了解,请慢慢听我道来。

家乡人习惯把海沙滩分为两部分,即上墩澳至石洪澳称为顶海,石洪澳至金狮滩连海甲山称为下海。人们都知道博社乡与郑壮乡以海甲山为界,两个乡里约定俗成,即博社乡以山岭为主,郑壮以大海为主,这就是山海分辖的由来。为了避免两乡矛盾,历年的恩怨,在”金狮石"下一块耐风浪冲洗的巨石上立约,即明崇祯十七年的《奉旨审断案宅课海碑》。

在省道S338线内隆公路博社路口,即袁厝寮路段,驱车沿海防路,经过博社乡灯芯山农场、鸡翁山、洋尾园、三点桃山,转过博社乡季房宋一世祖庠生蔡宣义公墓地"虎地山"后海滩一段沙泥路,直达海边金狮滩,这是博社乡古八景之一"金狮观海”,也是三甲地区有名的景观之一。

在靠近海甲山一侧,站在海浪涌上的海边,抬头望去,前面是一头酷似雄狮的巨石。再往西走去,在波浪奔腾而来的海水中,在海沙滩上耸起的巨石群中,无论你怎么看,或是蹲下,或是仰望,它仿佛是一头活狮子。是的,这里有一头卧在垒石山上的巨狮,头朝大海,悠闲的样子,越看越可爱。潮来潮去的金狮滩,波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爱海的我,这时醉了。狮尾背面,一片望不到尽头的木麻树林,是海鸟的自由王国。一片金色的海沙滩,与金狮石化为一体,与日月同辉,与大海为伴,与鸥鸟为友,慢慢变成了一堆金山,盼着有人来开采。你看它前足,趴在石上,淘气的样子,好像要去摘飞溅上来的浪花。

据说宋末,它是一头神狮子,为兵败南逃甲子门待渡山的宋帝所用,狮子一吼,元兵不敢上前,保护宋帝一行人继续西去,它留下来化成狮石,守护着这片没开发的金沙滩。相传一位风水大师,曾追赶这头狮子到海甲山岭,突然不见影子,原来它隐入异石奇林、树林葱郁的山深处,怎么找也找不到。当要放弃寻找时,天上有一道金光射到海边,他随金光一路寻找,终于找到了一片乱石垒起的小山峰,发现酷似狮子的巨石在海边。这时,他用罗盘定分金,任他怎样摆放,指针总是失灵,不得不放弃寻找金狮地的念头。你说,这难道不是一个被神化的故事吗?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雕刻家,用熟练的刀法,一刀一刀地雕刻,巨石变成了一头栩栩如生的金狮子。有了金狮石,这里才被家乡人称为"金狮滩"。

据史料记载,海甲汛作为海防机构的存在。为了找到海甲汛的遗址,我跟几位爱好地方文史的文友,好几次在金狮滩寻找旧迹,始终没有找到。但意外的在金狮石下一块巨石上,发现有一处摩崖石刻,因年长月久,石刻风化,字迹脱落,大多看不清楚。龙年正月初四日下午,来到金狮滩,我和汉境用海沙涂在石刻上面,想了解这石刻记载什么内容,看的不很清晰,只是依稀看到"奉旨审断案宅课海碑"与"本户"等字迹。为了记金狮滩之行,笔者赋诗一首《游博社金狮滩 》:”金狮雄卧镇南疆, 石刻摩崖胜迹苍。 海鸟逐波迎客旅, 春歌一曲谱新章。 “

石刻的发现,初步证明海甲汛的存在。又据迁界资料记载," 迁界之初,为就近指挥沿海迁界,广东提督军门奉朝廷之命,于康熙元年(1662)八月移镇惠州,以惠州协镇总兵府为军门府,府城驻军二千人;县城驻军二千人。归善、海丰等地重新编制兵备,派重兵以驱赶迁民及在沿海边界布防。康熙初年,海丰沿海,则从碣石营拨守诸汛,如坎下寨设一守备,兵二百五十一名;海甲山兵五名;甲子港设一把总,兵二十名;苏公澳兵五名;圭湖墩兵五名。”得知"海甲山设兵五名”,可见海甲山在明末清初设有海甲汛。

清明节过后,我、松、胜等三人买了笔与红铁油,又来到金狮滩。那天下午,海风猛烈地刮着,卷起海沙向我们扑脸而来,闻到海水的咸味。我们认真地查看石刻,看那些字迹可书红,让我们知道它是宅课海碑,并于明崇祯十七年撰置于此。但愿摩崖石刻的内容,在史书中能找到它的记载,为研究地方文史的人们提供一份珍贵的资料。笔者又咏诗一首《游金狮滩》,以记此行。"闲来再赏金狮石, 留史芳碑字迹残。 岸上游人心欲醉, 海边钓客眼将宽。 浩瀚南海飞船过, 磅礡西峰归鸟欢。 斜照余晖天水色, 谁说何日不重观?"

还有一次,借送春联下乡到北池之时,我们几位联友参观甲子待渡山后,也来到金狮滩。这神奇的景观,谁能不惊叹呢?汕尾日报郑冰利记者马上用相机拍摄,”咔嚓”一声,在她相机中存放金狮滩。到那时,一个名副其实的、有品牌的旅游区,将出现在家乡金狮滩上。

关于家乡"金狮滩",我常向文友推介,把自己拍攝的照片,发上朋友圈让人欣赏。在我介绍下,许多文友走近金狮滩,留下了不少吟唱这里的诗篇。如诗人陈少平先生《游金狮滩》:”太平洋畔是吾乡,礁屿浮天海岸长。定有龙潜清水府,来观狮卧白沙床。浪潮日夜淘今古,人物风流踵老庄。倘遇麻姑邀共赏,左边沧海右田桑。”又如江浙先生的《游金狮滩》:"岭东过后少雄关, 独剩金狮守海滩。 聚米画沙称大略, 滔天排浪等微澜。徜徉无故寻碑碣, 恍惚张狂正露餐。洒面清风吹忽醒, 流连神渚觅祥端。"

“金狮观海",一个特殊的符号,它有历史文物的价值,为人们提供一个研究博社乡人文的依据。希望有一天,金狮滩变成一片金滩银滩,成为开拓旅游业的基石,带动博社乡文经济与文化的建设,为建设新农村写上辉煌的一页。

 

莲峰叠翠

“莲峰叠翠”,是博社乡八景之一,也是清康熙辛酉科举人郑雷震《瀛江胜迹八咏》之一。据清乾隆十年《陆丰县志》记载,甲子八景之一“海甲莲花山”,它们都是同一景观,位于陆丰博社乡海甲山脉莲花峰。

莲峰叠翠

海甲山,山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延伸约6公里,陡峭入海。南临南海,北与博社乡笔架山人头嶂相连,山体由花岗岩组成;主峰海拔214米,表层为红壤土,无植被,乱石林立,山峦起伏,地势险要;次峰海拔163米。在主峰山麓有一岩洞,洞口好似一对金花组成,曰金花洞,洞穴可容纳好几百人,据探险的人说,里面应有尽有,有石门床、石桌、石椅、石脚桶、石勺、石碗……相传北宋名将杨文广平定南蛮十八洞曾到金花洞。因洞里住着金龙公主,她武艺超群,常派鱼虾蟹将作恶一方,屠杀生灵,并把掠夺来的金银财宝埋藏在海甲山岭深处,足足有十八鼎。后被杨文广降服,为了镇住这些妖精,让它们永远不敢作恶,于是杨文广神剑一挥,在洞口画了一对倒插金花,这就是金花洞的由来。再说,海甲山埋藏的十八鼎金,杨文广没有带走,留给有缘者。

传说有一年农历八月初八日,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等八仙赴王母娘娘蟠桃会经过南海时,曾在莲花峰歇过脚。后来,人们就在八仙停留的山峰建庙祭祀他们。据清康熙四年范可楷《石帆纪略》记载,“限一洋田,隔二里许,翻身逆跳,结北輋祖地,乡进士蔡春迈先生,发科开祖,于有一阳基,曰骊龙吐珠,盖山川钟美此姓,亦不得谓西江水末,一能限之,海甲山绵亘数十里,中有一峰,曰莲花尖,浣霞映日,亦甲城八景之一者”,莲花峰又称莲花尖。它位于海甲山西北处,即博社乡笔架山“人头嶂”东侧。莲花峰与人头嶂彼此相连,绵延起伏,怪石嶙峋,气象万千。站在山下,远远望去,“好似华山千叶莲”。峰峦之间,山地平坦开阔,有一仙爷庙遗址,曰莲峰古寺。 据记载,莲峰古寺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429),后因生白蚁破坏,庙宇被毁;民国期间,迁至后湖村仙公埔,改名莲峰古庙,今该寺不但保存着明万历四年镌刻的“莲峰古寺”白花岗岩门额和木质雕像,还有清代洋灯等文物。

郑雷震举人笔下的《莲峰叠翠》:“嵂崒高峰半壁天,亭亭翠色弄晴烟。几回想像嶙峋意,好似华山千叶莲。”一诗写出了险峻峭拔的莲花峰。许多峰峦围绕着高耸入云的莲峰尖,差不多遮掩半壁天;晴空下的群峰,绿树成荫,到处郁郁葱葱,云烟弥漫;好几次想像着翠色重叠的莲花峰,觉得这里化成了一朵朵华山千叶莲。宋代后期,一些华山记中常常写到:“山顶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因曰华山。” 这些似乎概括了前人的说法,并没有实际的东西,既把形容千峰环拱的莲花拉扯上了,也把托意仙化了的意境里的莲花混为一谈。这种“仙化”是与唐宋时期时道教盛行,希望成为神仙的人,寻找什么“仙丹灵芝”,吃了就可以成仙登天有关。“千叶莲”, 即多瓣白莲花,梵文音译为芬陀利,此花最大,花瓣数百,又名“百叶华”;佛经说:“此花生于佛国阿耨达池中,人世间难以见到,故又称稀有之花。”佛祖释迦牟尼称它为“人中好华”。佛经中又说:“释迦牟尼的舌根中闪出千道金光,每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花,每朵白莲花坐着一位盘脚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所以千叶白莲花便是佛的象征。

莲花山,或莲花峰,好像全国各地都有此称呼,好像当地人都喜欢把它命名为本地区八景之一。笔者家乡博社莲花峰也不例外,命名为博社八景之一。1957年前,博社隶属于甲子所;之后从甲子析出甲西、甲东,才隶属于甲西至今。据《陆丰县志》《登瀛范氏族谱》记载,直接以“海甲莲花山”命名为甲子八景之一;有诗情画意的,是清嘉庆十年张凤锵举人编著的《甲子乘》对甲子八景的记载:“海甲莲峰”、“莲峰叠翠”和“莲峰叠嶂”等雅称。又据张铭郁教授参考《学海堂笔记》《学海堂续记》整理出来的《甲子历史简介》记载,莲花峰为甲子八景之一有两种说法:(1)“海甲莲花山”为甲子八景之一;(2)“莲峰叠嶂”为甲子外八景之一。县志、族谱及甲子史料对莲花峰的记载,而且郑雷震举人、黄栋增广生员等人对莲花峰的吟咏,可见它在当时三甲地区的影响。若是没有莲花峰的闻名,怎么会把它定为甲子八景之一呢?这是博社乡人的骄傲。

“看戏了,看戏了,莲花峰顶有戏演;八月八,八月八,莲峰古寺好热闹!”这是怎么回事呢?相传元末明初,八仙腾云驾雾经过南海时,看到海甲山上盛开的千万朵白莲花,祥光升起,觉得很惊喜,就落下来歇歇脚,看看是怎么回事。李铁拐最先落在一块巨石上,右脚用力过大,留下了深深的脚印。久而久之,“仙人踏石”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脚印处居然冒出泉水,从没干涸过,被称为仙泉。八仙们有的用手捧泉水解渴,有的拿出棋盘下棋……来不及带走的棋盘,变成一块巨石,人们称它为棋盘石。农历八月初八,是八仙降落莲花峰的日子,乡里人开始在建起的仙爷庙前做社戏,如《八仙贺寿》。莲花峰上的庙宇,也取名“莲峰古寺”。

农历八月初八,在莲峰古寺前搭戏台演戏。演戏,博社乡和下尾乡轮流请戏班。轮到博社乡时,戏班人员和演戏工具从顶畔狮石板小径上去;轮下尾乡时,却从下尾山那边山路过来。做戏那些天,仙人石的泉水够供应戏班人,舀也舀不完。听说,家乡人求子,常到这里摸石卵,摸着石卵,那年定会生男丁;摸到手的石卵,若是掉下去,那年出生的就是女儿。有人上莲花峰取泉水,说是仙水,挑回博社乡叫卖,凡是买此仙水的人,那年都交好运。

登博社乡莲花峰,寻找“莲峰古寺”遗迹,现在无法找到。幸好家乡有几副范铭新先生为莲峰古寺题的庙联,如“莲峰自昔标奇格;山海于今庆奠澜。”

莲花峰,笔者两次攀登上去,那时不知道它是甲子八景之一,也是博社八景之一。好多年前的清明节,随大人经莲花峰,到洋尾山过纸,我和堂弟鸿深从虎地山福德庙后上莲花峰,那时我们只有十来岁,看到人头嶂上一块犹如人头的巨石叠在另一块大巨石上,东南边有残墙断壁的仙爷庙遗址,一米多高,杂草乱生,附近有仙人踏石;读初中时,我和几个同学到竹洲埔乡花红同学家,从竹洲埔水库那边登上莲花峰,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么高的山顶建庙。直到现在,看到先人记载的资料,听外公讲述的传说故事,才知道莲花峰建庙的缘故。

莲花峰东部,有虎地山、猪地山、洋尾山、蝙蝠石山和鹅翁山,山水流下寮仔水库;背面是海甲山岭,山水流入竹洲埔水库。这样两水夹一山,一峰分两水,好美啊!两水库溢洪泄出来的山水,汇聚后经博社乡澳洋流出甲子港。南频临茫茫的南海,北接人头嶂。

莲花尖也好,莲花峰也罢,为博社八景之一名副其实。你看,莲花山上真的有一朵吉祥的白莲花,为你盛开。

 

仙人踏石

仙人踏石,是甲子八景之一,也是博社八景之一。它位于陆丰市甲西镇博社乡海甲山莲花峰与人头山之间。

仙人踏石

相传博社八景,分别是"鹧鸪银滩、仙人踏石、莲峰叠翠、船山烟雨、斗门待渡、澳洋渔唱、金狮观海、古庙灵声"。

为了找到有关博社乡八景资料的记载,我们先说说甲子八景,由于县志记载不详,当地人似乎个个通晓。清嘉庆年间编辑的《甲子乗》卷六:艺文·诗部分,有三种说法:一是康熙辛酉科举人出任四川苍溪县知县郑雷震的《瀛江胜迹八咏》,二是参加辑订《甲子乗》增广生员黄栋所纂的《甲子八景》,三是邑庠生李学山的《另标瀛江八咏徵诗引》。最具有代表性甲子八景,详见于清嘉庆年间举人张凤锵编纂、增广生员黄栋参加辑订的《甲子乗》卷首目录《图》第十四至二十一图,分别为:六十安澜、海甲莲峰、水人乘潮、仙人踏石、双帆挂海、五马渡江、西峰古寺、雷庙天堂,每一景各有一首五言绝句,都是增广生员黄栋所吟咏。甲子八景中的“仙人踏石”这一景,也是博社八景之一。有黄栋先生《仙人踏石》一诗,对这一景细致的描写,诗云:

石上看遗趾,仙人布武奇。

苔侵痕尚在,雨刷迹无移。

赤舄飞来处,红尘踏断时。

寻踪应不远,羽化竟何之。

最早记载陆丰甲子人文、地理、历史事件的地方史料,有清康熙四年(1665)范可楷迁拆后屈居龙潭时所作的《石帆纪略》,全文有三千多字。范可楷是甲子范开山胄裔十八世孙,讳士润,字君弼,号草玄子,廪膳生员,著有《寝语集》《孤愤集》等。他所纂写的《石帆纪略》,于康熙三十一年(1693)由他儿子范兆焻誊正,并附在《登瀛范氏族谱》中得以流传。该谱记载石帆甲子门八景,与乾隆十年《陆丰县志》的甲子八景略同,其中有二景“海甲莲花山、仙人踏石迹”,均在博社乡海甲山。仙人踏石被定为甲子门八景之一,最早的记载,比《陆丰县志》还早。

博社乡,1957年前隶属于甲子,有两景列入甲子八景,这应归功于莲花峰的遐迩闻名,还有建于明万历四年的莲峰古寺。再说《甲子乗》,此书约清嘉庆十年(1805)由举人张凤锵所著、增广生员黄栋参加辑订,共两卷。张凤锵,清乾隆六年(1741)辛酉科举人,任广东海阳县儒学教谕,后为截选知县。他一生勤奋读书,博学多才,家庭虽贫,但不被其所苦,以诗文自娱,抒发情志,还著有《张凤锵诗文手稿》《猜谜手稿》。

据清乾隆十年《陆丰县志》记载,甲子八景是:六十甲子栏、潮来人字水、双帆跨海岛、五马渡江边、仙人踏石迹、海甲莲花山、西峰古寺、雷庙天堂。这八景中,有的以四字命名,有的以五字命名,很不规范。张铭郁教授根据《学海堂笔记》《学海堂续记》等史料所纂的《甲子历史简介》,对甲子八景记载是:六十甲子栏、海甲莲花山、潮来人字水、雷庙滔天堂、双帆挂海角、五马渡江边、西峰藏古寺、木石大奇观。此简介还有内外八景,外八景是:腰横玉带、一柱擎天、星楼望海、待渡归帆、潮分人字、六十安澜、莲峰叠嶂、奎湖堆芒,内八景是:西峰古寺、木石奇观、石壁禅灯、夜月清潭、双帆挂海、五马渡江、雄鹰展翮、跃鲤狂澜。在《甲子乗》中,对甲子八景的记载,有清康熙辛酉科举人任四川苍溪县知县郑雷震的瀛江胜迹八咏:一柱擎天、古寺钟声、甲石回澜、莲峰叠翠、双帆倒影、木石奇观、潮分人水、五马渡江,也有邑庠李学山的另标瀛江八咏徵诗引:星楼晴望、瀛岛归云、螺山晓翠、清潭夜月、石壁禅灯、莲台止水、东溪渔唱、澳城观海。

这些文献资料,对甲子八景的吟咏各有千秋,有每个时代的特殊景致。但有一点,确实记录到博社乡莲花峰上的仙人石,如见增广生员黄栋的《仙人踏石》。

据了解,海甲山,北与人头山连接,南临南海。山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延伸6公里,陡峭入海;山体由花岗岩组成。主峰海拔214米,表层为红壤土,无植被,乱石林立,山峦起伏,地势险要;次峰海拔163米。在主峰山麓有岩洞,名曰金花洞,洞穴可容纳几百人。地理位置重要,有简易公路通山腰,在靠近大海的半山腰设有兵房、哨所。

海甲山之北的莲花峰与人头山的西南面之间,山顶平坦空阔,有一座仙爷庙遗址,曰“莲峰古寺”,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429),后迁到后湖村仙公埔。清末监生蔡国桢(博社乡人,字昌禧)的《对联手稿》,有范铭新先生为莲峰古寺所题的对联:

后主:几历劫途登上界;曲传妙术济人间。

亭:(1)莲吐花而挺秀;山环海以回澜。(2)莲自玉京发秀;山从金阙分来。

门:莲峰自昔标奇格;山海于今庆奠澜。

大扉:莲山气象成今古;海甲烟云自有无。

仙人踏石,既是甲子八景之一,又是博社八景之一。它不仅被列入甲子景观,还是博社乡为甲子所辖区域的见证。诗,增广生员黄栋所吟咏,是一首五言律句。此诗语言朴素直白,没有华丽的词藻,意思通俗易解。写出了诗人石上欣赏仙人曾经留下的脚趾痕迹,分散不重叠,令人感到惊奇,这是多么奇异的仙人脚印啊!不知经过多少个岁月,尽管石上的苔藓已经布满,但仙人留下脚印的痕迹,却能看得清清楚楚,痕迹依然可见。雨水的冲刷,那脚迹始终没有移动、改变,还是原来的样儿。而诗中的“遗趾”,原指古人遗留下来的城堡、村落或寺庙等建筑基地,但在这里却是仙人留下的脚趾。“布武”,足迹分散不重叠,谓疾走。《礼记·曲礼上》:“堂上接武,堂下布武。”郑玄注:“布武,谓每移足各自成迹,不相蹑。”孙希旦集解:“趋有疾趋,徐趋二法……堂上接武即徐趋,堂下布武即疾趋也。”《新唐书·董晋传》:“古者服冠冕,以佩玉节步。堂上接武,堂下布武,君前趋进而已。”

石,大如磐,因仙人遗趾而得名,故被人们称为仙人石;因遗趾,涌出山泉,得名,也被称为仙泉。

仙人踏石,这一景依然隐在博社乡莲花峰上。仙人踏石迹,还是黄栋先生笔下的样子。仙人石遗趾的泉水,等你来品,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

 

澳洋渔唱

澳洋渔唱02

题记

海莲吐天险横江,树振古河山保障;

龙鼓应雷声动地,兆将来人物祯祥。

——明万历壬午科举人知县蔡春迈题《国王古庙》联

 

澳洋,博社乡的母亲河,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消失了。这里,渔人捕鱼的笑脸,写在每个人的梦里;龙舟夺标的喜悦,写在老人们的诉说中。就这样,博社八景之一“澳洋渔唱”,也是一场梦。谁还能想起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渔舟唱晚,响穹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吗?

据明崇祯十一年《重修斗门碑记》记载,“祖登瀛公,自福莆来。始居东岐堡,再世而迁桥头,三世而迁博社,继又卜吉而转桥头永为世居,以博社额其里焉。昔在博社祖置田产如下:澳洋、环田、岭下、红鹅塘、鹧鸪滩等处,皆山谷远境。”澳洋,是博社乡蔡姓人的基业。但在那个平整土地、兴修水利、围海造田的时期,澳洋逐渐消失。

澳洋,东临西安寨渡头,东南与鹿澜溪接壤,东北与马跃池相通,西南通海甲山烟墩,西达洋尾山,西北到龙须尾、第一水。它包括深港、瓦浪、后塭仔、芦塭、新塭、大塭、咸洋、北洋、寻洋、洋尾、崩坡、鸡母湖、猴水坑、鲤鱼埔、红鹅塘、神塘围、龙须尾、第一水、铁桶沟、咸田围……昔日的澳洋,弧形般的环绕在博社乡的东、南、西三面。东面有灯芯山、瓦浪山、刘厝山、石尾山、坎石山,隔深港与西山乡相望;南面有挨砻山、地灵山,隔澳洋与鹿栏乡、鹿栏埔、大厝寮相望;西面,博社乡的前面,茫茫的北洋,仿佛有晚霞辉映下载歌而归的渔人;连绵起伏、怪石嶙峋的海甲山岭,郁郁葱葱,犹如家乡一道绿色的屏嶂。

芦草散落在浅滩、池塘、河边湿地、沙地、沼泽化草甸、盐碱滩,零零点点。没有开花的芦草,一片翠绿。芦草,我们管它叫芦竹,全身都是宝。这些长满芦草的地方,曾是澳洋的地盘。澳洋的消失,谁还会有心吟唱苏轼笔下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一诗呢?

据清康熙四年范可楷《石帆纪略》记载,“限一洋田,隔二里许,翻身逆跳,结北輋祖地,乡进士蔡春迈先生,发科开祖,于有一阳基,曰骊龙吐珠,盖山川钟美此姓,亦不得谓西江水末,一能限之,海甲山绵亘数十里,中有一峰,曰莲花尖,浣霞映日,亦甲城八景之一者”,得知澳洋是甲子所西江水系的发源地。因为甲子门有“潮来人字水”之说,以天后宫朝“六十安澜”处为界,东为瀛江水系,即东溪、鳌江,西为西江,即西河、濠溪、澳洋,西江水与瀛江水汇在一起出甲子港,直奔南海。由于圈地为盐田、农田,改坝建壆,西江水范围缩小。尤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修水利,在博社乡深港与芦塭之间建了一条长龙般的大坝,建来自龙潭水的引水灌溉工程并在近鹿栏建涵闸,阻挡大片的澳洋水直接流进甲子港。更毁灭性的是在博社乡顶海沙滩挖渠,建竹壆,把来自海甲山一带的水与澳洋水直接引入大海。就这样,澳洋水渐渐变窄,变浅,最后连一条溪流也没成,变成了现在一坵坵农田,一片片池塘,农田边杂草丛生,池塘边芦草拼命地生长,一年复一年,春来冬去,草长莺飞,曾为博社八景之一澳洋渔唱消失了。

解放前,博社乡有六条龙船在澳洋竞渡夺标。六条龙船分别由四房、仲房、糖间九厝组成,各分红龙、黄龙为一条,从金狮澳、石洪澳扛回博社乡的网仔船,把它们进行简单改装,装饰为红龙、黄龙各三条,在墩仔溪搭龙门。龙船造型较为简朴,一般不安装龙头龙尾,只在船头插上队旗,船上方架着一根与船等长的杉木,以加固船身,活像象一条龙脊或龙骨。每条龙船各有24名水手一对一对平坐在龙脊的两旁,船中央各站着一个鼓手和一个锣手,船尾坐着舵手。比赛时,一声令下,在锣鼓声的协调下,虎背熊腰的水手们统一动作,一齐划桨,他们如蛟龙出海,扬着水花向终点冲刺。每到五月节赛龙舟,澳洋热闹非凡,热情的乡亲在岸上不时为奋勇向前、力争上游的水手们喝彩和鼓掌。澳洋赛龙舟的事儿,从明万历壬午科举人知县蔡春迈题《国王古庙》联中可找到答案。

    海莲吐天险横江,树振古河山保障;

    龙鼓应雷声动地,兆将来人物祯祥。

当时,最后一批赛龙舟的乡民,有蔡昌求、蔡望、蔡仕(字昌贤)、蔡奇贞等人,他们力争上游的精神值得我们这些后辈人学习。那时赛龙舟,还传下一句有意思的话:“九厝扒龙船,输嬴都有食。”这说明了家乡九厝人对扒龙船水手们的重视。

赛龙舟随着澳洋消失也没有再举办。散落澳洋中的七个墩,是渔人停船靠岸的地方,仅存尖米墩、红山墩,但这两个墩也没有昔日的溪流,周围已是一片荒野。

澳洋渔唱,这一景的失去,既有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也有人为的破坏造成。要是澳洋还在,三面环水的博社乡就是一个古老的渔米之乡,那该多好啊!

 

船山烟雨

船山烟雨,这一景位于博社乡龙船石山。它是博社八景之一,因山顶峰有一龙船石而得名。

船山烟雨

 

昔日的龙船石山,古树参天,百鸟投林,烟雨迷蒙,是博社乡的龙脉之地。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有的像龙船,有的像神龟,有的像巨蛇……现在,它像一位无助的老人祈求亲人的关爱,又像一个迷路的孩子求人带他回家。龙船石山四周,朝人头嶂一侧,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挖土、炸石、填平,建了学校,最近几年连东、南、北三面也被蚕食建起了杂乱无章的住宅楼房。

有人说,博社乡结穴是船地;但据清康熙四年范可楷《石帆纪略》记载,“限一洋田,隔二里许,翻身逆跳,结北輋祖地,乡进士蔡春迈先生,发科开祖,于有一阳基,曰骊龙吐珠,盖山川钟美此姓”。船地也好,骊龙吐珠也好,博社乡的确是个好地方。还有人说,博社乡是狮地,因为地灵山有两块狮石,一曰国王古庙后的雄狮石,一曰福德庙后的母狮石。也许是这个缘由,博社乡被外乡人戏称为“人母乡”。所谓人母乡,就是人多,人心不齐。其实,这种不雅的相传是错的。据清庠生蔡锦奎、庠生蔡燮尧合撰的《蔡恭默碑铭》记载,“十三世祖姑,讳恭默蔡太君,乃起逢公之女、绍乐公之妹也。康熙六年,倭寇侵犯边境,甲城被围,吾祖率众为解此围均被虏焉。年方十五之祖姑,智勇诣船绐敌,经海斗,父兄得救,而祖姑则`效观音化身于南海,追仙子脱凡于瑶池’而捐躯。沿海距归尸处有二十余里之遥,港曲溪弯,归尸不易也;不料逆流,尸归故土,是至诚所感,有默为扶持焉耳。天道孝爱,俾侄孙炽昌,人可蔚起,以报祖姑贞烈孝义,故立碑铭,并表所归尸之处,以志不朽云。前清庠生十九世孙蔡锦奎蔡燮尧合撰,民国六年秋八月”(注:蔡恭默是博社乡始祖蔡登瀛公十三世孙女,蔡锦奎和蔡燮尧都是蔡登瀛十九世孙)。读懂这段博社乡人在康熙六年为解甲子所城被倭寇所围的历史,及年方十五的蔡恭默智勇诣船绐敌,经海斗救父兄等人后而投海,这种贞烈孝义的精神,谁还会说什么呢?这可歌可泣的故事,谁能不感动呢?后来,乡里人为了纪念十三世祖姑的贞烈孝义精神,就这龙船石山下靠澳洋的地方建“贞孝姑祠”,曰“崇德堂”,祀蔡恭默,以垂不朽。

今登龙船石山,感慨万千,古木被砍,叠石被伐,山土被挖,楼房林立。谁还会记得这里曾是博社八景之一,哪有烟雨缠绕龙船石山呢?登山之路,山石奇观,美不胜收;满山叠石,参差嶙峋,如禽如兽,千姿百态,让人叹为观止。山上,巨石犹如一艘力争上游的龙船,船头朝西,船尾朝西;龙船石山上,又有叠石,酷似有人坐船将出发。相传博社乡人要到外面分居,只能一路沿西出发,到哪里安家就在哪里发展。果然,博社乡人朝东安家,很难发展。过去,树木葱郁,磊石叠嶂,众鸟投林,异兽栖宿,烟雨迷蒙,船山如诗如画。这里就有一种被乡里人称为城狗的动物,伤害过乡民。

这里,有私人种的荔枝已成林,与龙船石相依相随。山之南,仅剩两株参天的古榕树,在诉说龙船石山的伤痛。东一棵榕树,树下周围被平整,保护起来;西一株榕树,周围异石奇立,树下被乱占乱搭,这也叫保护古榕树吗?叹世事难料,人心叵测,这两株最近被鉴定为200多年历史的榕树,若被毁掉,龙船石山还有古老的历史吗?本来,龙船石山周围不止这两棵榕树,还有十几株,因为建住房被砍。要是古榕树犹存,龙船石山没被毁容,就是人间的美境,曰石榕竞秀。

站在龙船石上,仰望天际,看山脚下,一片茫茫,颇有丞相李斯“一步登天、立成神仙”之感,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思潮激荡,既有后怕之虑,又有胜越艰危之喜,更有登峰造极并非易事之悟。

船山烟雨,这一景因山在而在,因龙船石存而存,因榕活而荣。惟有维护,方保博社乡之美景。

 

鹧鸪银滩

鹧鸪滩,位于博社乡塭尾海沙滩,与上墩澳交界。这里大片海沙滩曾生活着鹧鸪,才被命名为“鹧鸪银滩”,列入博社八景之一。

据明原琼州府琼山县儒学训导蔡若凤于崇祯十一年撰置的《重修斗门碑记》记载,“祖登瀛公,自福莆来。始居东岐堡,再世而迁桥头,三世而迁博社,继又卜吉而转桥头永为世居,以博社额其里焉。昔在博社祖置田产如下:澳洋、环田、岭下、红鹅塘、鹧鸪滩等处,皆山谷远境。”就能找到“鹧鸪滩”属于博社乡蔡姓人祖业的依据,且由来之久。再说,先祖居福建莆田的蔡登瀛于宋嘉泰四年(1204)始居东岐堡,到他娶陈氏庆源为妻生孩子后,迁桥头创业。因为桥头乡是个渔米之乡,因为村南有一石桥,故称桥头,又称“桥头旧社”。桥头乡,背山面山临海,故时被“北輋”;又据乾隆十年的《陆丰县志》记载,桥头乡又称“白輋”。为什么称为“輋”?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有说:“粤人以山林中结竹木障覆居息为輋。”至三世,渡澳洋,从桥头迁博社,时蔡登瀛传下的儿孙满堂,生四子:长曰庠生光阳、次曰太学泰生、三曰太学惠我、四曰庠生宣义,孙十三人,长孙英朋,第十三孙英明(讳十三,字和潮)。有人说,博社乡的旧址,即今天被乡人称为东村的地方。后来,蔡登瀛继又卜吉,携全家人从博社乡返回桥头,并改桥头为博社永为世居。其中一孙蔡班,字英敏,号化鲁,中式举人后任循州教谕,他与英明都是蔡惠我之子;至洪武年间,蔡班三个儿子:松轩、梅轩、竹轩,从博社乡迁出,一路沿西迁居湖口乡,繁衍下灶数十乡,创“下灶蔡”。

鹧鸪滩,因塭尾海沙滩栖息鹧鸪而得名。据了解,鹧鸪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带的灌丛、草地、岩石荒坡等无林荒山地区,有时也出现在农地附近的小块丛林和竹林中。喜在干燥地区活动,清晨和日暮时下降到山谷间寻食,夜间栖于草丛中,每夜更换位置。多不成群,但在一个邻近地域内,常有许多个体存在。鹧鸪滩,是海沙滩中的一块小山丘,长满灌丛、杂草。这里,有父亲开荒的几分种土地,近鹿栏埔沙滩,曾种植花生、甘薯,我好久没去过那里,不知自家的土地是否还在。临海边的大片海沙滩,有成片的马尾松,有成排的木麻黄,有星星点点的小桉树,它们顽强地生长着。树林中的湿地,有许多现成的青草药材,儿时我挖过或拔过,如蛇舌单、紫叶仔、沙参、鸭舌草、田石榴……现在海沙滩防护林带,家乡的绿色屏嶂,由于人们无节制地砍伐,甚至挖堀引海水养虾,植被严重破坏,常见的海鸟也很难见到,这是现代人对大自然的毁灭,破坏生态平衡。反过来,如果人们为了钱不趁早保护这片海沙滩,重种上木麻黄树、马尾松等树木,有朝一日,大海定会发怒,惩罚人类,到那时一切都晚,哭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

再说,塭尾是博社乡大塭的延伸。据说,解放前,大塭由起哲公裔孙管理。塭,是浅海涂滩,博社乡有芦塭、新塭、大塭、塭尾等之分,却不是人们所说的渔池,而是种植水稻的塭田。农业社时这些塭田规划成一坵坵的水稻田,分给各户为口粮田。我家分到大塭、芦塭各一坵,分得的塭田只能种水稻,有时一年种一季,常被洪涝淹没。要是稻谷成熟,必须赶在没淹时抢收,来不及抢割的稻谷,浸泡后往往发芽。如今,这些塭田被乡里个别人承包,分片围成鱼池,养虾、养鱼、养蟹,原拥有塭田的业主,却没有分到红利。

相传,捕鹧鸪到鹿栏。鹿栏前面有鹿栏溪,与芦塭、大塭、塭尾仅一大壆之隔,也与鹧鸪滩接壤。生活在小山丘的鹧鸪,常落在这溪边觅食。据了解,鹧鸪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各省,属省级保护动物。成年的鹧鸪全长约30厘米,体重约300克左右,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雄性鹧鸪好斗,叫声特殊,有人拟其音为“行不得也哥哥”。鹧鸪以谷物、豆类和昆虫为食,3至6月间繁殖,在草丛或灌木丛中做巢,每窝产卵3至6个,多时七八个,卵呈梨形,白色或乳白色。

环境的改变,小山丘已不适应鹧鸪的生活,它们飞走了。但那个地方还叫鹧鸪滩。鹧鸪银滩,随着时间的推进,过去的景观早已褪色。希望有一天,博社乡人有长远的眼光,再次拥有属于大家的鹧鸪银滩,让顶海整个海沙滩成为旅游度假区,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那才是真正的博社八景之一。

 

古庙灵声

“古庙灵声”是博社乡旧八景之一,古庙就是博社乡的国王古庙。进入古庙,你可欣赏到主殿石柱刻勒的内容,当你读起来,它好似是一副石柱联,又好似是一首带有古风的诗,即是:“海莲吐天险横江,树振古河山保障;龙鼓应雷声动地,兆将来人物祯祥。”

陆丰文史-.6

博社乡曾是旧甲子所属,当地人有时说个笑,博社无“老爷”,就是说没有寺庙,或是说博社乡人无迷信老爷。其实博社乡寺庙很多,信仰风俗文化的人也多。国王古庙就是其中一座最古老的庙宇,它建于宋朝,与蔡姓人有缘,是蔡姓人建博社乡的依据。

在博社乡后山狮头石前面,就有一座古老的庙宇,命名“国王古庙”,但人们习惯是这样称呼的,或曰王公庙,或曰王爷庙,或曰“三山国王”。它是博社乡人信仰的地方守护神,每逢农历二月廿五日,乡里人都来庙里朝拜,以求生灵的安慰,以庇佑家人的平安。十年一大庆,五年一中庆,都要举行祭祀,演社戏,延续家乡的民俗文化。

据元·刘希孟所著《明贶庙记》,三山国王起源于揭西县霖田都“三位神人镇三山”的神话故事,三座山分别是独山、明山、巾山,相传有三神人住在其中巾山石穴中,受命于天,镇守巾、明、独三山,后来演变为三山国王。一般认为“三山国王神”肇迹于隋、显灵于唐、受封于宋。

又相传唐代文豪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时,当地洪水泛滥成灾,居民向这三座山祈求止雨,果然雨过天晴,韩愈便奉这三座为三山神。到了北宋时期,三位山神屡次显灵助宋军平乱,宋太宗就分别赐封三位山神为清化威德报国王(大国王,巾山国王)、助政明肃宁国王(二国王,明山国王)、惠威弘应丰国王(三国王,独山国王),合祀为“三山国王”一神职为代天巡狩监察天尊。宋末,恭帝被元番掳去(1275年),文天祥立端宗于福州,时元兵压境,张世杰奉帝南奔潮州,至揭阳县境被围,情势危急,忽然天气聚变,风驰电闪,有兵马三支从三面山中杀出,每支兵马各有一将军带领,合力驱散元兵,围得以解。帝正欲率众致谢,顷刻间已不见三支队伍踪影,细观周围三面环山,寻思定是三山神显威相助。又见这三山各有特色,一为绿树苍苍,一为白石峨峨,一为土色赭赭,宋端宗遂封此三山神为三山国王,令邑人按各山特色塑出三尊不同神像:青面神像为独山国王,白脸为巾山国王,赭颜为明山国王,并立庙以祀之。三山国王分别各自有姓氏及圣诞:巾山国王,大王,姓连名杰,字清化,圣诞是农历二月二十五日;明山国王,二王,姓赵名轩,字助政,圣诞是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独山国王:三王,姓乔名俊,字惠威,圣诞是农历九月二十五日。

每年农历二月廿五日,是博社乡人朝拜的王公生,可以得知这座古庙所祀的是巾山国王,姓连名杰,字清化。

又据了解,三山国王主要是广东粤东地区及台湾潮州籍民所奉的地方守护神,三山国王祖庙在揭西县河婆镇西南3公里处的玉峰(又称大庙山)东北麓。由于河婆古属霖田都,故又称三山国王霖田古庙。过去,给古庙壮香火,博社乡人就派耆老到这里请香火,以保佑乡里人平安,也许是族人们的一种信仰罢了。

今博社乡国王古庙内有七通乾隆辛巳貳拾陸年四月穀旦吉立的《國王古廟碑銘》,其内容是:

“先王建國治民,与事神並重,此廟宇所由議也。吾鄉自宋朝創居以来,世世生靈,此以奠安基。至明萬曆年間,却被風雨殘毁,故于十一世祖知饒陽縣事諱春邁公重修建造,但歷年已久,不能保無有坏。兹社眾仝會首弟子崇魁、萃芳、萃哲、萃東等思神恩之福佑,敬題重造,仍舊作新,非欲以壮美觀也,寔妥神靈耳,今开勒名于石,以垂后人鑒。

信士囗囗囗囗

蔡崇魁題銀拾兩、蔡崇仁題銀拾員、蔡萃芳題銀拾員、蔡萃容題銀拾員、蔡崇澄題銀捌員、蔡萃哲題銀捌員、蔡萃枝題銀陸員、蔡萃波題銀陸員、蔡大慶題銀肆兩、蔡崇任題銀伍員、蔡萃盛題銀伍員、蔡萃蒼題銀肆員、蔡昇正題銀二兩伍、蔡崇位題銀兩玖、蔡紹彩題銀貳員、蔡崇炳題銀貳員、蔡崇礼題銀貳員、蔡崇顯題銀貳員;

信生蔡萃嘉題銀貳員、蔡萃臣題錢壹千、蔡萃茂題銀壹兩、蔡昇弘題銀壹兩、蔡萃發題銀壹員、蔡萃菱題銀壹員、蔡萃驥与萃菁題銀貳員、蔡萃揚題銀壹員、蔡昇郁题銀壹員、石君煜题銀壹員、蔡大忠題銀壹員、蔡昇閣題錢五百、蔡崇興題錢肆百、蔡崇蘭題銀五錢;

蔡紹枝、蔡紹振、蔡崇訓、蔡萃利、張可發、蔡萃奇、蔡昇遠,以(已)上各題錢叁百;

蔡崇俊、蔡昇信,以(已)上各題錢貳百五;

蔡崇芳、蔡萃寬、蔡萃科、蔡萃望、蔡萃著、黃子實、蔡昇華、蔡昇荐、蔡昇邦、蔡昇平、蔡大玉、鄭尚浩,以(已)上各題錢貳百;

蔡崇志、蔡崇捷、林香明、林香荣、陳紹玉题銀叁錢、鄧秉忠、羅舜豐、蔡昇河、蔡亞仲,以(已)上各題銀貳錢;

蔡崇載、蔡崇遠、蔡崇玉、蔡崇亮、蔡萃仁、蔡萃傳、傅興勇、蔡萃標、林毓萬、李瑞益、林香桂、蔡昇標、蔡昇炎、蔡昇恭、蔡昇奇、蔡大有、羅欽佐,以(已)上各题錢壹百;

蔡紹全、蔡崇聲、蔡崇尚、蔡崇茂、蔡萃衷,以(已)上各題銀壹錢;

黃秀娥、蔡崇揚、蔡萃英、蔡昇廣、蔡昇太、蔡昇快、蔡亞謝,以(已)上各題錢五拾;

李維舉題錢五十。

另將灶户再刻于石:

蔡崇魁、蔡崇仁、蔡萃芳、蔡萃容、蔡崇澄、蔡萃哲、蔡萃枝、蔡萃波、蔡大慶、蔡崇任、蔡萃盛、蔡萃蒼、蔡昇正、蔡崇位、蔡绍彩、蔡崇炳、蔡崇礼、蔡崇顯、蔡萃臣、蔡萃茂、蔡昇弘、蔡萃發、蔡萃菱、蔡萃驥、蔡萃菁、蔡萃扬、蔡昇郁、蔡昇閣、蔡崇興、蔡崇蘭、蔡紹枝、蔡紹振、蔡崇訓、蔡萃利、蔡萃奇、蔡昇遠、蔡崇俊、蔡昇信、蔡崇芳、蔡萃寬、蔡萃科、蔡萃望、蔡萃著、蔡昇华、蔡昇荐、蔡昇邦、蔡昇平、蔡大玉、蔡崇志、蔡崇捷、蔡昇河、蔡亚仲、蔡崇載、蔡崇远、蔡崇圭、蔡崇囗、蔡萃仁、蔡萃傳、蔡萃亮、蔡昇囗、蔡昇炎、蔡昇恭、蔡昇奇、蔡大囗、蔡紹全、蔡崇聲、蔡崇尚、蔡崇茂、蔡萃衷、蔡崇揚、蔡萃英、蔡萃囗、蔡紹青、蔡崇照、蔡紹囗、蔡崇欽、蔡紹裸、蔡萃盤、蔡崇雲、蔡萃國、蔡昇元、蔡昇霖、蔡萃標、蔡萃全、蔡昇廣、蔡昇太、蔡昇快、蔡亚謝、蔡萃蘭、蔡崇宜、蔡亚森、石君煜、陳位平、黃子實、李瑞益、羅欽佐、張可發、鄧秉忠、林香明、林香荣、林香桂,已(以)上全灶出谷二百三十文,照丁攤派谷子五十文。

蔡萃英、蔡紹迪、蔡昇囗,以(已)上半灶出谷一百一十五文。”

从碑铭中,得知博社乡国王古庙建于宋,具体是哪一年始建,博社乡人也没有残留资料可考。建庙那年前后,博社乡人有多少姓人在这个三面靠海的村落居住。只知晓博社乡蔡氏始祖登瀛公从福建莆田迁来,于宋嘉泰四年(1204年)置居这个多姓村落。由于古庙历经宋、元、明等朝代,至明万历年间,却被风雨推毁,幸好回乡省亲的蔡春迈(万历十年举人,知饶阳县事)重修建造。据庙后狮头石摩崖石刻“海陬砥柱”的落款时间“明万历壬寅冬”,国王古庙应该是那个时候重修建造。直到清乾隆二十六年四月才在这座古庙立下碑铭,人们才了解到博社乡原来是一个多姓聚居的古村落。

一个蔡姓人居住的博社乡,古庙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民俗文化与周边的名胜风光,千百年来灵声远播,享誉乡内外。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