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20-09-18 发布者:liang 字体:大 | 中 | 小
官蔚成
(一)
众所周知,挽联与墓志铭是中华传统文明的特殊载体,它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悠久而永恒的生命力。
挽联是对联的一种,属骈文,讲究对仗和韵律。墓志铭包括“志”与“铭”,则属散文体,也讲求格律,却不为句式所限。自从有了姓氏以后,如此的文学样式逐渐传承,歌功颂德也就成为它的主旋律。后来,文人冠以“自”字,已非他人代庖,便成了逝者生前或病危之际所作。这也就更有一番韵味了。
(二)
胡适先生说过,“知识分子的三大标准:不降志,不辱身,不避风险”。鲁迅大师更指出,“知识分子的特点是骨头最硬……”。而邓拓先生却以诗明志:“莫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
世界历史证明,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知识分子精英所起的作用,是不能抹煞的。他们的“人生感悟”,他们的“言说”与“行为”,成为人类谋求和平与幸福的一种动力。因此,引人思考的“自挽联”与“自撰墓志铭”,也可谓是“历史的回音壁”与“现实的警钟”了。这也正是笔者执着为本文动笔的动机所在。
(三)
本文所选的“自挽联”与“自撰墓志铭”如下:
(甲)自挽联3副
——作者乡贤邹鲁夫先生
A写尽人间不愿写文字;吃了天下所难堪苦头。
B秉直一生空抱璞;蒙污千点悔怀沙。
C生死自然律,兰桂腾芳,无遗憾;
悲欢人世事,新陈代谢,应节哀!
(乙)自挽联1副
——作者政治家章乃器先生
身败名不裂;家破人未亡。
(丙)自撰墓志铭1则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瘫偏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
妻亡过,并无后。丧犹新,疼照旧。六十六,非不寿。
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四)
上述作品不是在吟风弄月,更不属无病呻吟。为了更好领会个中韵味,特结合三位作者的生平简历来谈点看法:
邹鲁夫(1910—1987),广东陆丰人,原名鲁邦,笔名寒筠、樵叟。父为清光绪年代秀才,他幼承书香熏陶,秉性聪敏,勤奋好学,国学功底深厚。肄业于陆丰龙山速成师范,因父丧辍学。早年任县民教馆馆员。后任县国民党党部录事,县《国民日报》副刊编辑。抗日期间任县师范教务员及陆惠盐场雇员。解放前几年,任县工商联秘书。
不难看出,邹先生赖以养家糊口的是一支秃笔,充其量他只是“为人作嫁”的小字辈而已。当然,任副刊编辑时,也曾设一专栏《上下古今谈》,而寓庄于谐发点牢骚,谈东论西……所以,他于自挽联中也披露“怀才不遇”。“A”联中“写尽人间不愿写文字”也许指此心迹而言。但他毕竟“文丐”一个,又能奈何!其实,邹先生何尝不寄望于辛亥革命后的“民国”!?谁知,军阀混战加蒋氏专制独裁,抗战加内战……这便是他“B”联所述,“空抱璞”的徒有一番抱负与理想了。尽管他身在供职,却于家中厅堂贴了下列“语录”:
A,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B,“千年磨一剑,霜刃未尝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C,“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邹先生满怀愤激,只能以屈原大夫自况。他从“内战”的烽火硝烟中悟出“人心所向”。于是,邹先生作出了“抉择”,渴望新中国的诞生。1947年堂侄邹X山中共地下党人被捕,势将极刑。对此,邹先生主动营救。他利用“人脉”而见机行事。由堂兄出巨资通过他贿赂县伪党部书记长丘XX。结果,堂侄邹X山脱险而潜逃香港继续革命活动。陆丰解放初,邹X山同志回乡首任县公安局长。然而,邹先生始料不及,1952年他便被戴上“历反”帽子了。这就是他自挽联中“蒙污千点悔怀沙”的情结所在。才39岁的邹先生从此成了专政对象,他只好上山采樵……十多年后,他虽争个提早“摘帽”。可是,“文革”一到,他又成为“靶子”,并被批斗后赶下乡“劳动改造”。于是,一个樵叟又沦为一个“捡牛粪老头”……
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多年?待到1980年晚晴来临时,邹先生的病势已入膏肓。他不禁写下了“C”联。但他豁然对待“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反而劝慰儿女切莫为之“过哀”。他更引以“无遗憾”的是“兰桂腾芳”了。这里不局限于后代,而应是泛指“严冬已过,春暖花开”……当然,他并不真的自感“无遗憾”!
(五)
章乃器(1897—1977),浙江省青田人。政治活动家、经济学家、收藏家。为救国会“七君子”之一。1949年10月1日以后,任政务院政务委员、中央财经委委员、中央人民政府粮食部长。民主建国会副主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委。
一目了然,章先生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他声名赫赫而成了救国会“七君子”之一,早为中华儿女所共识。如此致力于国家民族事业的知识分子精英屈指可数。因此,解放后,他被委以要职。但他始料不及,大鸣大放之际,他对“政治纲领”的形同虚设而直言不讳,却招来横祸。他于批斗斗争中,“不降志、不辱身”顽强抗争,竟被划为“极右”分子……
对于政治漩涡中知识分子的厄运,章先生痛心疾首,终于,诉诸于“自挽联”。他并不因自己已被泼过“污水”并挨了“棍子”而灰心丧气。他认准:真理永在,名节长存!所以,他“身”虽“败”了,但“硬骨”却不“裂折”。这不是阿Q自慰!当然,因株连,家已不复存在,而自身却依然幸存。他以自己的“健在”证实“人格自尊”是侮蔑不了的……因此硬骨头精神,惊天地而泣鬼神,也彰显了“七君子”的英雄本色!
(六)
启功(1912—2005),北京市满人,为清雍正皇帝第19代孙……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古典文献专家、画家、诗人、语言学家、国学大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九三”学社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世界书法家联合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及故宫博物馆顾问……
从以上一系列的职务而论,启功先生可谓是学术领域的权威人物,也可说是低学历高成就的大学者。他学术上的造诣与贡献可与郭沫若先生媲美。然而,他也难逃在劫,因直言不讳对学术问题提了若干意见,便被错划“右派”分子而受“专政”。“文革”一来再打入另册……所以,“自撰墓志铭”分明是启功大师沧桑人生的写照。如果说,当年的电影《牧马人》撼人心灵,那么,这则“自撰墓志铭”便是伤痕文学的珍品之一。它虽只有12句,72个字,却寓庄于谐,别具风格。本文要着重说的是它的“计平生,谥曰陋。”全文以调侃的笔调概述他的“学历”与“学术造诣”,而浓墨重彩描述的却是,其蒙受的政治风波既属“右”,为什么其中风又偏属“左”?!这一拷问一锤千钧!当然,东风送来晚晴时他已66岁了。如此逝去的年华如何补偿?亡妻而无后的凄楚又怎么过下去?痛定思痛的他不禁想及“此生也不外如此”罢了!即便论学术功绩也可把骨灰盒于八宝山中挤个位子,但人生何堪这般沦落!?到头来,岂不“身与名,一齐臭”么!?启功先生对待人生“名节”的角度与章乃器先生异曲同工:一个是以委婉的态度来维护真理与正义,一个则以不屈不挠的抗争来捍卫真理与正义!当然,胡耀邦当了中组部长,“平反一切冤假错案”,全国五十五万多错划右派分子,终于盼来晚晴!
(七)
恩格斯先生说过,“忘记历史,也是一种背叛。”而列宁先生也强调,“历史是不可忘记的!”……
从本文选入的“自挽联”与“自撰墓志铭”而论都应是新中国伤痕文学的珍品。如此的“自挽联”与“自撰墓志铭”不同凡响。但上述的三位知识分子精英又为何皆沦为“异类”而打入“另册”?这是“历史上”遗下而深堪我们思考的重大课题。当然,我们不会忘却党的十一届三中及六中全会的伟大精神……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