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鱼与东海的饮食文化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22-04-15 发布者:liang 字体: | |

文/吴志跃

不同的地方,因物产和风俗习惯不同,都会形成特有的饮食习惯。比如高原牧区,主吃乳制品和肉类,有些地方主吃面,煎、煮、蒸、焙、炸都是面,当地人吃惯了,认为日常生活就是应该吃这些东西。没有辣椒湖南人觉得什么都没味,陆丰人到四川去特别交待厨师不要下辣椒,可端上来的菜还是下不了筷——还是辣!笔者是陆丰人,觉得东海的饮食习惯尽管多元化,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特征,但鱼,是东海菜谱中的主角。因地处鱼米之乡,有鱼可吃,也懂得烹调和品尝,形成以鱼为主的饮食文化。

先说资源,这里是南海之滨,夸张一点说,太平洋上的鱼这里都曾摆卖过,周边有甲子、湖东、碣石、金厢、乌坎等渔港,每天都有鱼上岸;内溪、塭、咸田、水库都有鱼,品种多,产量大。

在没有冰鲜技术和机动车辆运输的时代,鲜鱼的储存和运输是无法击破的难题,海边的渔民只能将鱼腌和晒,再有就是煮熟。距离海边远一点的地方是很难吃到鲜鱼的。唯有东海,距离最近的产鱼区乌坎、海仔约10公里,距离金厢15公里,中午一点左右上岸的鱼靠人力肩挑,可赶在下午四点钟的时候到东海赴市,因此,东海人每天都能吃到当日上岸的鲜鱼。而相距再远十至十五公里的大安、西南、八万那一带就没办法将鲜鱼当天运到了,这差别5公里,一个小时的脚程太关键了。当地的人将吃到鲜鱼当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比如有一农村妇女手上抱着一个婴儿,长得很招人喜爱,邻居就会说:这闺女长得俊,将来可嫁到东海吃鲜鱼。现在听到这话觉得很好笑,但三十年前的乡下却是这样说的。

鱼,在东海风俗中的地位不仅是做菜,还是一些关键礼仪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礼物,是决不能缺的。千家万户年节的祭祀活动、神庙的神事活动、祠堂入伙、娶妻送聘礼等等,凡是大型的民间活动都要用到鱼,不过这些作为礼仪用的鱼是有特指的,并不是什么鱼都能拿去做牲礼,既笔者所看过的牲礼鱼主要是哥鲤和金龙(小黄鱼),带鱼、沙丁、池鱼是不能用的,这到底是谁作出的规定就不清楚了。因为这一风俗赋予这些鱼特殊的身份,因此这些鱼也比其它鱼贵。做牲礼用的鱼只讲究品种、不计较会不会新鲜,因此,鱼行为长久保存这些鱼,几乎把它们藏在盐堆中,咸到象药一样,几乎不能吃。但它的价值只存在于礼仪,送聘礼时金银多少没人去计较,要是这条鱼只有三指大那就让人瞧不起了,没有了更不行!

东海待客也少不了鱼,除非是庵堂寺庙。不论是红白喜事、朋友聚会,还是单位会餐,餐桌上至少都有一、二个菜是鱼。笔者至今是没遇过没上鱼的席,倒是遇过全是鱼的午餐。几天前与一友人去碣石采访,中午在金厢海边一海鲜店用餐,因时已过午,老板剩下的食材种类已不多,那条鲨鱼还不错,就点了鲨鱼煮咸菜,再加一点肉和青菜,毕竟才二人么,两菜一汤足够了。在海边坐了一会儿,鲨鱼汤端上来了,满满一大盆!我问老板,你把整条鱼都做下?她说:这条鱼3斤半,我不知道你们是喜欢头还是喜欢尾,就全部切切做下了。新鲜鲨鱼煮咸菜正合我意,但天底下有这样做生意的,我问她,要是这条鱼有5斤那得请你来一起吃了?幸得她还聪明,其它菜没做。那天中午,两个人就吃那条3斤半的鲨鱼。还有一次去乡下走访一个同学,他在守塭,邀我在那里吃午饭。我说无准无备吃啥?他说有你吃的。说完拿起一支带长柄的网兜,到虾池中捣鼓一会儿,网兜尾就有一个小圆球,远远看去像拳头大,他还举起来对我说,够吃了吗?我能说不够吗?但心理想,那个球不够我垫肚角!走近了发现还过得去,这个“球”有排球大,全是九节虾!煮熟后竟不止一脸盆,五个人都吃不完。

东海人吃鱼方式很多,煮、煎、蒸比较普遍、大众化,其它的有腌、晒成干、剁成丸,研成末。腌的当地叫做腌“鸡”,是将生鱼洗净后用盐腌,然后放在瓮中密封,一般要三个月后才能开封食用。但有些却是腌一夜就可以吃,如虾、尿虾(皮皮虾)、金钱花,个体比较小的。前几年我去上英下乡当工作队,村里的“三同户”对我们是太尊敬了,拿出腌了三年的“尖头鱼‘鸡’”请我们,全条鱼身粘满黄色的鱼油,一条有半尺来长,架过盘,我的同事吃了两条,还一个劲的赞是好东西,我却不敢动它。这腌三年的咸“鸡”一开封,气味是很浓的,这气味喜欢吃的人说是香,我除了伴着说香之外还是有保留意见。晒成干、剁成丸就不用多解释,研成末的是铁鱼,体型象多宝鱼一样,肉比多宝鱼少。这种鱼的特点是香,晒干、焙熟,然后研成末,加到剁猪肉丸中,特别香。东海制作猪肉丸的都要添铁脯末。

鱼有高蛋白,经常吃鱼身体会强壮。海边的渔民因为经常吃鱼,肌肉是古铜色的,光亮油金,雨水淋在身上都滑走,真正是铜身铁骨。

有缘的朋友不妨到东海来作客,品尝鱼的美味和欣赏有关鱼的风俗文化。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