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碣石卫城古八景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22-04-15 发布者:liang 字体: | |

文/叶良方

明嘉靖初期,碣石卫城文人在当时海丰县城文化风气的影响下,根据当地自然景观的特点,并通过长期的观察和选择,对碣石名胜总结出:“祈雨龙坛、犀牛望月、永兴古寺、港口归帆、南灶云霞、洑州浮地、石桥半渡、桂林耸秀”等八处景观。嘉靖八年(1529),碣石本地籍进士李实,对这八处景名作了归纳,整合为一首律诗云:“玄武三台景色鲜,犀牛望月吐青烟。永兴古寺钟声响,港口归帆渔火炫。南灶云霞波万顷,洑州浮地浪千年。石桥半渡传今古,耸秀桂林夜月圆。”

第一景“祈雨龙坛”,位于玄武山三台石之中石。三石耸立,高各丈余。清乾隆十年《陆丰县志•古迹》载:“三石坛,在碣石卫北门外,即卫城八景中祈雨龙坛也,下有潭,今淤涸”。石壁前面镌刻“祈雨龙坛”四字,并有明崇祯广东盐课提举司提举王基栋题写的“三台石”三个大字,同时题有《三台石纪游诗》云:“岧峣碣石接三台,人日同登最上臺。云水渺茫山北向,海天寥廓舶南廻。鱼龙奋蛰惊春早,梅萼生香近腊开。一望紫宸遥万里,百年踪迹几人来?”及至光绪二十一年(1895)底,刘永福从台湾失败退归碣石寓居期间,所作的《悼台诗》亦被工匠镌刻于三台石上,与王基栋诗刻并排在一起。诗曰:“流落天涯四月天,樽前相对泪涓涓。师亡黄海中原乱,约到马关故土捐。四百万人供仆妾,六千里地属腥膻。今朝绝域环同苦,共吊沉沦甲午年。”1969年三台石被炸毁,两诗及“三台石”书刻俱不存。

第二景“犀牛望月”,位于碣石卫城外西北5里的梅田村。村前有石状若犀牛,举头望着南山顶的月石,当地称为“犀牛望月”。此景又位于碣石广福寺内,故寺联曰:“港口风清渔舟唱晚;犀牛月朗佛偈阐真。”清吴绮《岭南风物记》载“卫西北五里,道旁有石,形如犀牛,昂首仰望,其南山上,一石圆如月,俗谓‘犀牛望月’。”嘉庆四年(1799),诗人袁树赴任碣石城惠州府海防同知时,曾游览此景,所作《犀牛石》诗序曰:“犀牛石在观音岭下。头角蹄尾□具。前□时石牛露餐,每夕残食田禾,居民苦之而不能制。忽为雷击,俯首僵卧道旁,土人名其迹曰:‘犀牛望月’”。因作诗云:“犀牛石,卧道边;不助畊田转害田,虽介葛庐难与言。农夫不能制,牧竖不敢牵,耘耘怨气上干天。霹雳一声腰股折,精灵亡尽仍顽石。裂残形僵蠢,魄藉草根望明月。我愿群枭视此牛,纵至成精终败灭。”

第三景“古寺钟声”,在永兴古寺察院巷(今北城新村九巷)。距碣石卫城西北5里。该寺始建于宋代,旧称弘德寺。明嘉靖《海丰县志》载:“永兴古寺,在碣石卫城西门外旗峰山下”。嘉靖初年,广东提学副使魏校发起了“毁淫祀,建社学”的文教运动,该寺一度被改为桂林书院。明万历二十八年(1590),南京江南御史李实有感早年在寺中艰苦的经历,遂将古寺搬迁至石桥场土城东南处(今碣石中心小学旁),题称广德禅院。清乾隆四十八年(1709),清碣石镇第十任总兵刘国兴重修,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大门有联曰:“广布慈祥,大明舍利;德修梵行,法现浮屠。”寺内有一口巨大的古钟,为元代初期海丰县城陈姓巨族所献,刻有铭咒曰:“空空空色,非空色空,无谓空空。” 巨钟用一根来自深山的细长老藤条悬挂在大殿中。每届清晓,寺内钟声敲响,传至碣石卫城中,音色响亮悠扬。当地人形容钟声“轻十八,紧十八,轻轻紧紧百零八”,有“丝线吊金钟”之称。每当清晨,寺僧敲响大钟,附近30里地均可听到,遂成为旧时卫城一景。

第四景“港口归帆”。港口,即位于碣石城南的乌坭港出海口。旧时从外洋捕鱼归来的渔船,其桅杆上均悬挂着渔灯。每当夜晚,站在玄武山上观海,可望见一艘艘挂着灯盏的风帆船络绎不绝地满载而归,形成了一道“港口归帆”的炫亮景光。清康熙年间,当地举人卢恩陪同碣石镇副将登上玄武山,借景抒情作有《和副戎登玄山观海元韵》二首。其中第一首曰:“早镇三山胜,移旌曜日来。陟巅云路接,放眼浪花开。鲸影浮终伏,波纹散复回。临流能作赋,文武称全才。”

第五景“南灶云霞”,地处碣南半岛的沙汕上。古代石桥场制盐的原始方法,就是用土灶燃烧柴火煮海水为盐。碣南半岛,古称南灶。过去,岛上万家盐灶所蒸腾起来的烟汽,笼罩在风车林立的盐田上,与落日晚霞染红的天空,构成了“南灶云霞”的著名景观。万历海丰知县叶维荣有《过碣石逢九日》诗曰:“三山晓日晴千里,万灶杉云酒一杯。”就是描摹这道景观的名诗。

第六景“洑洲浮地”。洑洲,位于碣石卫城西门外。古代是海中的一座小岛,后来与大陆连在一起,成为咸水塘包围的一个古村落,名叫洑洲社。该村与桂林村相隔百米处有一条2里多长的海水沟。虽然洑洲频临内海湾,地势低陷,但每年台风涌起的咸涝,以及暴雨形成的洪水都不能淹没。故此人们称洑洲为“浮地”。或者称为“龟地”,形容这片地方像一只乌龟,能够随潮水的升涨而浮起。岸边建有洑洲妈祖庙,立有清乾隆五十六年九月《严明部院禁碑》记,是清代广东省政府的一块公告巨碑。

第七景“石桥半渡”。位于碣石城南的跨海大石桥,名叫济人桥。嘉靖二十一年《惠州府志•桥梁志》载“济人桥,三百六十五间,在石桥场海中。创建以逸其人,两岸皆水,而桥独居海中。潮退时桥基犹见。或传仙人所建”。即八景诗所谓“石桥半渡遇神仙”的出处吧。济人桥全长约1.5公里,后被台风和大海啸毁坏,两岸行人只好通过南灶渡船来往。明代中期以后军民出城南门口,就是坐南灶渡船赴碣南半岛的。

第八景“桂林耸秀”。在碣石城西北桂林村中“桂林”石,石高9.5米、长20米、宽15米。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中大夫陈谠宦游寓此,在村头高6米的巨石上题刻“桂林”两字。这块巨岩在古榕的遮掩下,遂成为碣石城外的有名古迹,西箖村亦因此改称为桂林村。光绪十八年(1892),碣石镇总兵官邓万林在这块巨岩的邻近石壁,题刻上“桂林耸秀”的摩崖石刻,面积达1.92平方米,使这处古迹闻名遐迩。

自古至今,前人专门题咏的《碣石八景诗》仅有上述李实的一首。李实为碣石卫城本地人,明嘉靖八年(1529)成已丑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他是自宋以来海丰间隔了267年后才出现的明代第一位进士。李实金榜题名后,被朝廷选为翰林院庶常馆学员。此馆从每届新科进士中擅长于文学书法者挑选充当。三年肄业后,授职为江南(今南京)监察御史、北京巡守监察御史等职。他在任期间,治政清廉,清冤除贼,政绩昭然。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五日,嫡母强氏逝世。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他返回碣石卫城,含泪撰写了《先妣李门强氏孺人圹记》一文,追述先妣懿德,感念嫡母对自己的抚育之恩,备极人子孝思。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笔者执编《汕尾市古今诗词选》时,幸赖碣石文史老人薛叙谋传承,才能保留此诗。此外,还有一副楹联,则是崇祯年间广东盐课提举司王基栋(字一权)提举所题。其联曰:“古寺篆金貌,浮地烟霞环半渡;锦江调玉烛,归帆夜月映三台。”亦是笔者执编《汕尾市古今对联选》时搜集。诗联都很精炼地刻画了古代碣石卫城的八道景观。如今历经500多年沧海桑田的变化,碣石八景中有的景观虽然消失或者逊色了。但从这首诗或联中,依稀可以想见当年动人的景象。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