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飘悬在空中的美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美飘色掠影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8-02 发布者:liang 字体: | |

黄俊杰

在今年的元宵节日,随着“咙咚呛、咙咚呛”的锣鼓声响,在虎狮舞开路下,五架美丽的彩车从陆丰博美的大街小巷中热闹而来。彩车上的表演者凭借经过精心伪装、隐蔽着的“景梗”钢筋,从彩车凌空而立,营造出飘在空中的审美效果。所到之处,群众扶老携幼,跟着观赏,掌声和喝彩声连连。

这就是博美特有的民间艺术——飘色在巡游。2008年10月,博美飘色以设计精巧、艺术美感很强的作品《双白燕》,在“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山花奖、中国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2009年10月,博美飘色入选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根“景梗”撑起欣赏的亮点

博美飘色俗称博美美景,最大的亮点就是,一架飘色可分为顶桩和下桩二部份,每架飘色高4.5米至5米,都以一个长2.5.米,宽1.2米,高0.8米的景床为小舞台,台面站立的人物造型称为“屏”,也称下桩,凌空而起历史英雄人物造型称为“飘”,也称顶桩。两者由一条精心特制锻造各种不同规格和形状各异的钢条为景梗,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来表现飘色的特点。一架飘色更由过去的一“屏”一“飘”发展到现在的一“屏”多“飘”。如《双白燕》就是一“屏”4“飘”的美景。

博美飘色的核心是景梗的制作。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博美飘色队队长林建洲介绍,景梗是支撑“景童”的支架,一般用钢枝制成,巧妙利用力学原理,做到“景台”重心力的平衡,以免翻台;并巧妙地安排好“景童”的艺术造形与结构分布。博美飘色景梗一般分为三段,便于收藏;同时又通过“出手”、“背”和“倒吊”三种形式,以道具来进行有效的隐蔽,做得细腻工整、小巧玲珑,以达到“飘”的更好艺术效果。

林建洲还告诉记者,博美飘色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第一是经过巧妙的构思,设计好飘色整套人物的办局方案,再由有经验的老艺人运用力学知识确定人物的最佳方位;第二是精心拼装好饰柜车子,再将一根经过精心设计的钢筋固定在车子上,钢筋穿过与人物有机组合的空心道具或饰物,十分巧妙地将景梗隐蔽好;第三是在支架上套好服装,以隐藏、掩盖住支架。第四是让造型人物上架。这一部分则最为复杂,完成后的造型人物有的站立或坐卧在刀枪之尖,有的人物停留在树梢或花卉之上,种种造型惊险逼真,像飘在空中一样。

博美飘色现有只办五架,过去每架飘色需要八人抬着进行巡游,现经改装利用板车轮只需四人推动就可以外出巡游展景了。

“景童”严格挑选8至18岁女童和少女

“景童”以严格挑选8至18岁未出嫁的女童和少女为扮演者,景中的男性人物也由女童和少女来装扮。每架飘色需3—5人。“景童”们装扮和演示的水平、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整个活动的水平,因此,每次不管是受邀出外巡游还是在乡村巡游,“景童”都必须按以往流传下来的规矩和要求来精挑细选,并不是谁想当就能当。“景童”需容貌俊俏,精灵乖巧,还需有一定的表演天份。

一般情况下,都是先挑选好“景童”作为扮演飘色的造型人物,由化妆师化好妆,然后将“景童”抱上支架,腰部用皮带扣紧在铁支架上,大多数人物的服饰都是上架后穿戴装饰的。人物的衣服一般是敞开式的,人物坐上支架后,手脚与支架紧贴在一起,外面用衣服包住,再用别针扣好,这样做得天衣无缝,观众很难看出。

林建洲告诉记者,目前博美飘色队的主要队员有10人,分别负责服装、化妆和工艺制作几个关键门类。平常没有办景时,他们就聚集在老艺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陈永隆家里,讨论和研究飘色的办景、制作的改革等问题,力求精益求精,美中更美。

一个小舞台讲述着一段扬善贬恶的故事

博美飘色是凝聚二百多年来民间艺人的艺术才华和心血,具有造型细腻工整、小巧玲珑,讲究力学,人物端庄大方、仪态优美、内容含蓄,化装技艺精巧细致,服装色彩艳丽等的优点;博美飘色在巡游时配备正字八音乐谱、锣鼓伴奏,形成“声、色、艺”立体组合的流动表演。同时,博美飘色的人物打扮装束颇有正字戏风格,民间艺术特色特色明显。体现了飘色的民间艺术精华和艺术奇葩,使观众从扑朔迷离、识别不出化装的技巧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并尽情联想,其乐无穷。

博美飘色的表演内容取材于地方戏剧的英雄人物和神话传说中故事情节,或颂扬英雄人物扶危济贫、除暴安良的义举,或赞扬英雄人物英勇无畏、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或记录扬善贬恶,呼唤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事例。其办景的历史片段有金山战鼓、三关摆晏、穆桂英挂帅、刘明珠出征、双白燕、双玉鱼、二度梅、真假驸马、三凰求皇、荔镜记等几十个历史节目,让观众在妹的享受中又获得精神的陶冶。

展示当地良好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

据说飘色是广东的特有民间艺术。而广东飘色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珠海斗门乾务镇,先后经历了“转色”、“板色”两个阶段。转色就是在手推车中间安一个木铁轴,上面再放一块中间可以转动的有孔的板子,一两个扮成各种造型的人物(这些人物叫作“妖色”)就站在这块板子上。板色则让人物固定坐在“色台”上,服饰更为华丽,人物也增加到四个。

博美飘色据说是在清乾隆33年即公元1768年从苏州传入的,至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当地人林天造称,当时博美的太学士经商名人林广神到苏州经营红糖批发生意时,适逢当地节日,举办文艺巡游活动,有感于飘色表演的逼真,精巧的化装,仪态优美的特点,深受感动;随之拜请当地艺人为师,购回八套飘色道具,并聘请名艺人到博美传授指导创办飘色艺术、化装技巧等。从此,博美镇每逢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都举办飘色表演,至今代代相传,并在传承中加以改进创新。

博美飘色巡游时以本地特有的“虎狮舞”开道,配着潮州大锣鼓,后面跟着高举彩旗、罗伞以及仪仗队,各式仪仗光彩夺目,相互辉映。再后面是巡游的“飘色”。每辆承载飘色的色柜车子后面由4个穿着专门服装的人推着前行。如果飘色上人物较多,一般需要多个人在两旁护佑。

该镇文化站站长蔡伟勤告诉笔者,博美飘色整景由八架车出动,包括办景、服装、制作、后勤保障等等,出场费用大。近些年来,陆丰各级党政、宣传文化部门以及出外乡贤关心支持,并积极推进,使博美飘色又有了新的发展。

由于博美飘色有着独特的艺术形式表演技巧,所承载的又是弘扬历史英雄人物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这使飘色成为博美镇当地民俗文化活动不可缺少的艺术节目,已成为该镇民间文化艺术的品牌,充分地展示了博美人民良好文化素质基础和精神面貌。

博美飘色,飘色博美,艺术的魅力远播海内外。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