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陆丰民间艺术概况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周波

陆丰县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民间艺术占有重要位置。

据史籍查考,唐朝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建制陆安县(县城设在今大安镇的环珠寨)时起,就受到当时宫廷乐舞和移民的影响,迁居而来的移民把他们的民间艺术也带到陆丰来。据传说,今仍保留在大安镇的“八兽舞”,(指虎、象、狮、麟、鹿、马、青牛、绵羊的造型舞蹈)也是在唐代开始出现的,在节日里,人们以舞兽来驱邪除煞,迎祥集福。这是一种规模较大、气势壮观的民间舞蹈。

宋元之际(公元1127——1279年),由于北方蒙古民族侵犯中原、发生了第二次大战乱而“北向南迁”,(见翦伯赞的《中国历史概况》),陆丰县地处祖国南疆,免受战乱的威胁,社会相对安定,迁移至陆丰的人口急增,因而北方各地的移民把当地的民间艺术和传统习惯也一起带到这里。在这个时期,陆丰的民间艺术无论题材、内容、形式都比唐代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世代相传的业余艺术队伍也逐渐形成。今保留在碣石、甲子、湖东、大安、河田等地的,有明显的中原痕迹的《英歌舞》、《八兽舞》、《五色狮》、《扮高景》等比较大型的,且多有打击乐伴奏的行进舞蹈;有表演较为温顺轻柔的如湖东镇的《山龙船》(陕北弥为《旱龙船》)、碣北的《东埔竹马》(陕北称为《竹马凡》)和东海镇等地的《钱鼓舞》等舞蹈,这些把民间音乐、舞蹈结合成多段体的民间艺术,一直流传至今。

元代(公元1271——1368元)由于当时的统治者推行“理学治天下”和民族歧视政策(见《中国建设》)民间艺术活动被视为“有伤风化”而遭禁止,因此,陆丰县的文化趋于衰落,除个别戏曲得保留外,许多民间艺术濒于绝迹。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初期,社会相对稳定,民间艺术的业余活动又逐渐在社会上出现,同时,由于元明之际北居民不断地向东南沿海地带迁移,汉、满、瑶、蒙、藏等民族都有部分居民到陆丰定居,(现都已被同化)这些民族同时把自己独特的艺术传统都带来了。这样,陆丰县从明代至清代这个时期几乎成为中原文化艺术的“沉积地”。例如单是“舞狮”这一种民间艺术,在陆丰县就有“虎狮”(俗称“狮裔”)。独角麒麟”、“滚地龙”、“盖子狮”、“闸嘴狮”,“五色狮”等许多品种,这在全国其他地方是罕见的。另外,陆丰的“曲班”也有正字排子、西秦、白字、潮音、福建八音等不同表演形式的班子共有几十个。由于本县地处沿海,历史上属偏僻地区,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变化不大,加上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较少,受外界影响也不多,因此,保留下来的民间艺术大都比较古老、完整,传统的也较多。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双百”文艺方针的指引和保护下,陆丰县民间艺术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许多民间艺术形式经过挖掘,整理、改革,成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珍品。例如表现宋代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的“英歌舞”,泓现男女追求婚姻自主的“钱鼓舞”以及娱乐性趣味性都较强的“大头和尚”等,有些民间艺术还曾经过专业艺术团体的改造提炼而搬上了舞台。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陆丰县的民间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振兴时期,一九八六年,吹奏乐“醉园林”、吹打乐“要金枪”及舞蹈“滚地龙”分别获得国家民间艺术汇演的演出一等奖和三等奖。一九八七年皮影戏应邀赴日本演出,受到了日本有关方面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