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大 | 中 | 小
陈守继
正字戏,一称正音戏,唱念兼用,中州音韵和洪武正韵。长期扎根于海丰、陆丰两县,历史上曾经在潮州等地流行,也曾经到香港和东南亚等地活动。
正字戏的正生,传到李贤(建国后病逝)共廿四代,它的第一代应在明初。碣石卫及其所属的海丰、捷胜等千户所城内,明初都建城隍庙戏台,其中的海丰戏台,碑载“洪武廿八年建”。当时,军人的“军话”,在其后裔聚居的青圹、坎石潭等村一直保存,与正字戏的语言略同。一说编于明嘉靖,一说编于清乾隆的《碣石卫志》,其手抄残本载:“洪武年间……戌兵散荡饮喝,聚赌情奕,而肇殴斗之祸,卫所军曹总官有见及此,乃先后……聘来正音戏班”。1975年,潮安县出土一本中州音韵和洪武正韵兼用的手抄剧本,卷首题:“刘希必金钗记”,卷末题“新编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卷下,宣德七年六月在梨园置立”。这个标明“正字”的剧本,个别地方有“痴哥”、“风梭”、“接面儿”等潮州和海丰常用的方言。宣德年间,正字戏已经在广东东部流行。
万历黄绅《石桥场土城记》,说碣石卫“国初以来”,“歌舞相闻”。碣石卫,明初以后军事地位不断加强,“弘治中,设惠潮守备于碣石卫”。“嘉靖间,设守备碣石水寨指挥一员。驻剳碣石寨,以都指挥体统行事,领船大小三十八只,官兵一千一百五十四名”。该卫军城隍戏台一直存在,万历五年,潮惠指挥使,碣石卫总兵侯继高,又建碣石玄武山祖庙戏台,演正字戏。在潮州,嘉靖年间,正字戏演出《蔡伯喈》,剧本于1958年在揭阳县出土。徐渭《南词叙录》说:“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嘉靖前后流传下来的剧目,有《目连救母》和以关羽、尉迟恭、包拯为主角的《单刀赴会》、《坝陵桥别》、《古城会》、《国公犁田》、《国公钓鱼》、《国公洗马》、《袁文正还魂记》等。这批剧目,多属一人主唱、语言也多通俗晓畅。以大锣大鼓伴奏,唱腔高吭激越,似唱似念朗诵性很强,“流水板”,比比皆是。行当为“八柱”制。武戏炽热、火爆、旗军不执刀,一律执五色方形旗,专事“调阵子”;武打“单打单”;多用各式旗帜和火彩纸炮,《坝陵桥别》中,曹操向关羽敬酒,关羽酒洒宝刀,运用火彩,使刀上忽然火起。脸谱古朴,关羽、包拯等的脸谱,与梅氏缀玉轩所藏的明代脸谱略同。冠戴服饰,则与海丰等地明代城隍庙、妈祖庙、关帝庙的塑像类似。这批剧目还联系着颇为显著的道教色彩,枪刀把子和戏箱,都绘道家的太极图案;“流水板”和正字道(语言和正字戏相同的一支道教)唱读经文的“颂”腔调、板眼相同;开场前的[三报鼓],锣鼓点讲究“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净棚与道士“谢土”一类道场一乎无异,手执的三股叉一样,昼贴的纸符一样,洒雄鸡血和撒盐米五谷都一样……。
崇祯末年开始,农民起义继以抗清斗争,清康熙元年至八开,清廷又强迫沿海居民内迁三十至五十里,并有碣石镇水师总兵苏利反迁界的战争。动乱之中,正字戏的一线生机。仍然绵延不断。崇祯十三年,海丰城隍庙,有正字戏演,当时传来朱由检自缢噩耗,立即息鼓。康熙八年,碣石镇总兵苗之秀,造筑新城,并建城隍庙(一称都督府庙)并戏台,该戏台定例:神诞演正音戏。
清初的动乱结束,正字戏渐趋兴旺。乾隆初年,吸收闽南四平戏等的艺术,形成九角体制,拥有曲、昆等多种声腔的剧种,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仅碣石一地,已有三座演正字戏的戏台,又增加东关、北关关帝庙两座以演正字戏为主的戏台。而且,乾隆十五年,把玄武山戏台扩建为台面宽五丈二尺左右的大型戏台,供两个正字戏班合演。玄武山两班合演,自乾隆十五年至1951年,每年演一个多月,历二百零二年,管理演戏事务的总理芳名,都逐年录于总理馆墙壁。演戏的主要定侧,一直相沿不变:“正出”演《三国》戏,合演的第一天,开台演《搬大仙》:“团圆戏”演《三元记》。《搬大仙》,艺人也称《搬吴本汉》,系乾隆碣石镇总兵吴本汉所编,是玄武山特有的一个剧目,内唱四句昆腔。《三元记》唱曲。“邑人自白字戏年稍长者,多到正音戏班学戏”,由来己久;乾隆四十二年,海丰县黎涌乡贡生黎承柱,从闽南买来一个“福建班”做班底,建正字双喜班。双喜班连续活动到1960年,历一百八十四年,其班底“福建班”所带来的昆戏《搬十仙》的专用导具象牙奏笏,和昆戏《仙姬送子》的专用导具兼作太子爷奉祀的木雕婴孩,都毁于文化大革命。奏笏以象牙制作,木雕婴孩当作太子爷奉祀,未见于其它正字戏班,而在闽南四平班中却有所见,《搬十仙》等剧,与闽南四平戏又相同,有人认为这个“福建班”是四平班;双喜班的创立,开始了“正字”与“旧平”的合流。
正字戏从闽南四平戏中搬演了四平腔、青阳腔和昆腔等大批剧目。咸丰年间,海丰、陆丰戏班备有叫做“三十六单头”的戏单,即大红纸帖挟以木板,木板刻“通堂平安”和戏班名,红纸帐书写三十六个剧目,以作“神头”总理点演。团圆戏”之用。正字戏的“十二真本戏”都著录其中,它们是四大苦戏:《琵琶记》、《白兔记》、《荆钗记》、《葵花记》;四大弓马戏:《铁弓缘》、《马陵道》、《千里驹》、《义忠烈》;四大喜戏:《三元记》、《五桂记》、《满床笏》、《月华记》。其中的《荆钗记》,在同治十一年贝淑仪手抄剧本,上标“生、旦、外、占、末、丑、净、夫、小、杂”十角,是青阳剧本。十二真本戏,闽南四平戏都有同名剧目。1960年,原双喜班改名的陆丰双喜剧团上闽南演出,与四平戏老艺人曾宪乙交谈部分传统剧目,凡两个剧种同名的,剧本、唱腔、表演以及扮相都相同,其中,见诸“三十六单头”的,有《三元记》、《伯喈认像》、《岁帕记》、《百花亭》等。“三十六单头”的唱腔、曲为主,昆为次。曲包含了弋扬、四平、青扬诸腔;清闽台黄茂生《迎神竹枝词》说:“大吹大擂四平昆”。“三十六单头”的昆,多以大吹大鼓大锣伴奏,也具有“大吹大擂”的特点。光绪四年,知名的戏班有荣喜,双喜、荣福、老永丰、老联福、新联福、金字太华七班。他们曾由乐师贝淑仪领头,联合海丰、陆丰西秦、白字诸戏班,买了海丰县城一块名叫“浮永莲”的地皮,筹建梨园会馆,后受挫于当地的吴姓豪绅。在这前后,正字戏搬演少许的杂调剧目和乱弹剧目,乱弹剧目的唱腔与西秦戏的“正线”一样。清代,正字戏在潮州继续流行。潮州田元帅庙咸丰九年重收,有碑记文:“正音班每年班艮二元……敬神”,在碑文提到的各剧种中,正音戏名列榜首。咸丰以后,衰落很快。光绪王定镐《鳄渚摭谈》说:“潮属菊部……,正音、西秦、外江一类不过数班,独白字班以百计”。正字戏已经远不及白字戏。据清末从艺的正字戏艺人张细抱等回忆,潮州的正字戏表演比较细致,并且不演提纲戏。
清末民初。正字戏退出潮州,在海丰,陆丰,则开始盛行没有唱腔的提纲戏。正生郑乃二遗留的一本提纲戏演出本,封皮题“宣统君元年岁次已酋年二月十五日置”,载戏十多出,其中七出系宣统元年抄录,这七出,除一出《鸿门宴》,其余都是三国戏。宣统以前,正字戏已经深入农村,为适应文化落后的观众,便把某些传统剧目删弃唱腔演出。后来,潮剧以及粤剧等涌入海丰、陆丰,营业受到威胁,尤其是“神头”总理为寻求刺激,要点演新戏,于是戏班便大量编演提纲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甚至戏箱中备了很多演义、小说,以便随点随演。提纲戏有由特定的吹打牌子和特定的表演程式构成的“排场”;高台场、祭纛场、行兵场,劫营场、水战场、翘脚场、卷仔场等三十多种,大多原出传统的“关公戏”等三国戏,凡新编剧目,皆可套用。适应着提纲戏的需要,行当增加了白面、帅主、白扇三行,即由原来的九行增加到十二行。
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和彭湃的领导下,由正字艺人郑乃二发起,海丰、陆丰正字、西秦、白字三个剧种的,艺人组织梨园工会。把班主赶走,戏班民主管理,收入按劳分配。1927年11月,海丰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改良戏剧”的决议草案。这项草案未及实施,革命遭受挫折,艺人有的被杀害,有的逃难他乡,不久,日寇经华,海、陆丰沧陷,许多艺人饿死于1943年的大饥荒,正字戏濒临绝境。中华人院共和国建立前夕,只存四个行头破旧的班社。但保留的剧目仍然比较丰富,属各类声腔的一百七十多个,其中,曲戏占百分之七十左右,昆戏占百分之二十以上;提纲戏二千多个,以《三国传》著名。它们的地方色彩显而易见,《搬福建仙》唱梨园戏的Ⅱ罗哩嗹曲,曲戏的唱腔受白字戏、潮剧的影响,具有“重六”、“活五”等音乐特性。武打吸收了当地春节拳术表演常见的“拳对打”、“捧对打”和“杀千刀”等,道具则有当地的渔妇笠、渔妇头巾、棕屐、术脸盆等……。
建国以后,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正字戏获得新生。1950年,永丰班、双喜班先后改建为海丰新生剧团,陆丰新民剧团。1953年,这两个剧团分别正名为永丰正字剧团和双喜正字剧团。开始招收女演员,改交了历来全男班的状况。由于积极培养新演员,不久也改变了以演提纲戏为主的状况。1953年以后,永丰剧团挖掘整理了《百日缘》、《百花赠剑》、《古城会》、《金叶菊》、《张飞归家》等一批优秀传统剧目,既保持古老质朴、雅俗共存的艺术特色,又有所创新发展,颇受群众欢迎。
1960年,永丰、双喜两个剧团合并为汕头地区正字剧团,陆丰县又新建陆丰正字剧团,均在运用传统艺术表现现代生活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十年浩劫期间,两个剧团解散。1980年,陆丰正字剧团恢复建制,翌年,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换乌纱》,受到海内外观众的赞赏。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