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建国前我县水果资源情况简介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黎文照 搜集整理

陆丰县地处沿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自然条件优越,果树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群众有种果的习惯和经验。全县果树现有26个科,46个种、100多个品种或变种,主要栽培种类育菠萝,荔枝、柑桔,香蕉,梅、李、梨、龙眼、油片、桃、橄榄、杨桃、黄皮等30多种。尤以菠萝为最大宗拳头产品,是加工的主要原料,在省内外有一定地位和名誉;荔枝为较大宗的传统出口产品;陂洋双坑的李、龙颦的悔、香蕉;西南石 的红花吊梨、大安的黄皮为县内闻名水果。桥冲大堵“观音芒果”曾是著名的优稀名贵果品,还育大角龙眼、香花荔枝、青竹梅等栽培优稀品种,并引进外地优稀品种。台湾天宝香蕉、 罗柚、无核蜜柚、石硖龙眼、水蜜桃、泰国番石榴、椪柑“东13—2—10”“试18—1—10”等。陂洋南丰凹的柿、乌榄自祖辈以来就有。据湛克终著《果对园艺学》民国廿七年五月版(公元1938年)柑桔一文中记载:“台湾之椪柑,则自广东陆丰县葫芦輋,于嘉庆十七年,由杨林福移居台湾时带入者”。《陆丰县志》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物产记载:“果之品日荔枝、龙眼、杨梅,香丸(橼)、柑、桔、佛手柑,桃、余柑(油甘)、菠罗(菠萝)蜜、梅、梨、柿、李、香蕉、莲房、石榴、金桔、红枣、橄榄、柚、菱、蔗”。《广东年鉴》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广东省历年各县林场概况统计表;“陆丰县民国廿七、廿八、廿九年(公元1938年、1939年、1940年)造林主要树种梅、李……”。过去,历代的统治者和封建的生产关系,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果树生产在漫长岁月里,属于传统习惯零星分散自发种植,发展速度十分缓慢,种植面积不大。仅有部分农家在村旁、园头、房前屋后种植少量荔枝、龙眼、柚等果树,一些富户才有创办小型果场,如:八万高 肚场、梅子沥场、大安豆腐石场、岛窝桥场、西南石 婆墓场……等。但以前果品内销困难,外销不畅,果树生产长期处于箫条状态。据统计,建国时的1949年,全县果树面积仅16518亩,产量才54279担。主要品有:

菠萝

陆丰县是广东著名的菠萝产区之一,菠萝栽培已有历史传统的习惯和经验。陂洋内洋在很早以前便有当地土种菠萝栽培,七十年前八万葫芦塞温庚胜从南洋带回无刺卡因种菠萝,六十年前陂洋龙潭傅便吉、傅仙记俩人又从普宁引入无刺卡因种菠萝。1938年八万高塘周春林在横路排种植菠萝面积约60亩,1945午下葫吴家玉,人们称他“番忏玉”,在罗地岗开豢种菠萝面积这100亩以上,石溪林永金种植菠萝有80亩左右,还有陂洋、大安等地也有栽培菠萝。建国初的1949年垒县菠萝面积3600亩,产量11600担 。

荔枝

陆丰县荔枝栽培历史长达200年以上,最初是分布在陂洋古寨,逐步扩展到双坑、龙潭,以后传入桥冲、甲西、金厢等地。历史上曾流传“古寨荔枝每株一粒无人敢吃”,建国前,陂洋声寨、双坑、桥冲后冲、甲西博社、金厢竹桥、大安旱田等地均有成片面积几亩至几十亩的荔枝园,至今这些地方仍有100年以上的荔枝老树存在如:陂洋古寨、双坑、桥冲后冲100年以上的乌叶、风花品种荔枝,依然生势健壮,且正常开花结果一年株产高达1000多斤。建国初的1949年全县荔枝面积320亩、产量1300担。

柑桔

我县柑桔栽培历史较悠久,当地农民在很早以前就开始种植柑桔。八万葫芦輋柑桔栽培历史长达200余年,大安早田柑园村柑桔栽培有100年以上。1927年大安李春继在豆腐石场种植柑桔有几亩,1945年陂洋余广太在双坑柑园种植柑桔几亩。据调查,在大安廖彬山寮仍存有八十年生以上蕉柑老树3株;西南石 婆墓场存有1946年种植的蕉柑23株;八万下葫存有1947年种植的柑桔2株;还有铜锣湖桂坑、大安桂梅山寮等地均有建国前种植的柑桔老树存在,这些边远的山区,由于独具的自然隔离条件,在几十年失管的情况下,尚未发现危险性病虫害,生势健壮,且能正常开花结果。建国初的1949年全县柑精面积仅有180亩、产量248担。

香蕉

本县香蕉栽培历史较久,散布于各乡镇。《龙潭大队香蕉栽培技术经验》(1965年):“当地的农民很早就有种植香蕉的习惯,栽培历史已达一百多年之久”。据陂洋农民傅玉胜的回忆,建国前,龙潭栽培香蕉有40亩左右,零星分布在村旁、老屋地、沟边、塘边、园头等地。过去,由于社会治安、产品销路等问题存在,香蕉生产在长时期得不到重视和发展,全县香蕉栽培面积不多,以零星分布自发种植。建国初1949年全县香蕉面积90亩、产量640担。

其他水果

一、梅

我县梅栽培历史早有,当地群众流传“梅树做饭匙,插入饭中不会酸”。建国前,陂洋龙潭坑坝地傅志涉等人栽植梅面积约3 0亩,其他地区均有零星种植的习惯。但过去,全县梅栽培面积不大。建国后,梅发展较快。

二、李

本县李栽培历史较久,多年生产有一定的经验。《广东省果树生产工作会议资料汇编》第一辑(1967年11月)陆丰县双坑乡第一高级农业社李树栽培经验总结:“该社种植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悠久历史了,年年都有几千担的李果制成优美可口的李脯远销南洋、香港、冯来亚等地。1956年种植面积362亩、总产量达6780担,每亩平均产量1642斤,总收入32548元,占该社农业总收入46.08%”。李在全县广泛栽培,主要分布陂洋、博美、南塘、大安等地,主要栽培品种有香蕉李、南华李、三华李。其中以香蕉李(黄目李)为当地著名的优良品种,该品种具有果实近圆形、中等大小、未熟时带青黄色,成熟时呈红色,略被自粉、核小、味甜而香、品质优良,产量较高,较耐贮运、适宜加工。

三、梨

本县梨栽培历史较长,西南石 曾献棠回忆,当地栽培红花吊梨,最少有100年以上,建国前,曾少坤在婆墓场种植梨50多亩。据1959年普查西南石眷红花吊梨,收获面积232亩、8482株、总产量3720担。

四、龙 眼

本县龙眼栽培较古老,历史上传说,陂洋陂沟龙眼“每株一粒,无人敢挑”。至今陂洋、八万等地仍有几百年以上龙眼老树存在。《潭西龙眼栽培技术经验》(1965年)“潭要公社潭东、潭西二生产大队裁种龙眼己约一百年之久,栽培数量也很多,几乎每户都有”,群众流传“潭西龙眼每株一粒、无人敢吃”,1965年调查潭东大队栽种1000多株,多为建国前遗留下来的老树。西南弛名的桂元龙眼也有100多年的历史。

五、油柑

本县兰甘栽培历史较早,据1959年普查,在大安豆腐石山周围,“赤皮油甘”品种裁培面积80亩,2000株,这个品种全县栽培面积277亩、收获面积210亩,还有遍及本县各山地的野生油柑很多。具有粗生早结、丰产稳产、抗病虫害,适应性广,最适宜山地栽种等优点。1982年普查全县野生油柑资源有上万亩。

六、桃

本县桃在很早以前就有,陂洋龙潭、双坑农民的回忆,桃的栽培历史至少有200年以上。建国前,龙潭傅亚利栽种“红心桃”有几亩、两个果一斤。《陆丰报》(1959年4月):“潭西公社湖口,他们种植的果树,全部是桃树,共达三千二百多株”。

七、橄榄

本县山区有种植橄榄的习惯,栽培黄榄、乌榄两种。建国前,陂洋等地,一些农户有零星栽植,据调查陂洋内洋等地仍存有几百年以上的黄榄、乌榄老树,还能正常开花结果。七十年代水东供销统计最高年份收购乌榄达2603担。

八、芒果

本县芒果栽培很少,建国前,陂洋龙潭、八万石溪等地有零星栽种。历史上著名的,有观音芒果,在桥冲大塘新园,已有350年历史,原有哉培的仅剩一株。据调查,树高大,叶色青绿,披针形叶片平滑,叶尾渐尖,果为肾形,直立能坐稳,形似观音而得名,果大,单果重250~400克,一般产果1000多粒,果皮青色,表皮披蜡粉,肉色黄、肉厚、核小,果实品质极佳,香味极浓,由于失管于1984年枯死。1979年普查统计,全县芒果面积20亩、产量204担,在各地零星分布。当地群众多年实践总结,本县栽培芒果,产量极不稳定,育时几年开花不见果,而结果时产量又不高,经济效益很低。

九、杨桃

本县杨桃栽培较分散,主要以房前屋后,四旁五边地零星栽种。经调查,在大安,八万等地还有100年以上的老杨桃树,每年能结3~4次果。据1979年普查。全县杨桃面积220亩、产量707担,栽培品种有酸、甜两种。由于杨桃种管容易,产量高而稳定,可多种加工,销路广,适宜环境绿化,群众喜欢种植。

十、黄皮

本县黄皮栽培较集中,主要分布大安石寨,军寨等地。建国前,本地有部分农户在宅旁绿化、园头种植,每户有十至几十株,年产量上1000担。至今大安石寨、军寨还存有六十至八十年生以上的黄皮老树,高的年株产达200多斤。栽培品种以香黄皮为著名,其特点:花穗长,丰产稳产,果大,品质优良,种子较少,抗病虫能力强。

十一、番石榴

本县番石榴栽培已有100余年历史。1937年大安李春继从泰国引进番石榴到当地豆腐石场种植。据调查现在仅剩2株,属香缘番石榴,枝条开张、赤褐色、叶长椭圊形,叶色黄绿、叶尖钝尖.叶面光滑、果大、单果重6~7两,肉有、核小。1959年普查全县番石榴6 l亩、总产量202担,栽培品种有泰国番石榴、本地士种。

十二、葡 萄

建国前,甲子、甲西等地仅有一些富户在庭园有零星栽种葡萄。

十三、番木瓜

建国前,本县番木爪在旁前屋后,田头村边有稀少零星栽植本地土种,作水果鲜食和营养食品,尤其是供奶母吃后,增益乳量,故当地群众也称乳瓜。

附:

陆丰县果树资源一览表

(1988年8月)

1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