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陆丰渔歌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卓荣光

陆丰县沿海甲子、碣石、湖东、金厢一带渔民中,流传着许多曲调丰富,韵律独特的民歌——渔歌。

渔歌是渔民们千百年来在劳动生产中创造出来并通过代代口传,不断修改,逐步丰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歌。它们之中有粗犷辽阔地表现渔民们在波涛浩荡的大海中捕鱼劳作的搏斗精神;有优美轻柔地唱出了渔民们对绿波荡漾的港湾的爱心;有的缠哺婉转,抒发了在封建婚姻制度压迫下的痛苦及坚贞的爱情;不少渔歌是为渔民的嫁、娶等风俗而唱的,如《媒人歌》、《新娘心焦歌》等,这些风俗歌曲风趣丛生,生活气息很浓,又很大众化。更可贵的是还有一批表现他们不甘受压迫、剥削、摧残,表面听艺如泣如诉,实却隐藏着强烈的反抗情绪的渔歌……。

陆丰渔歌曲式比较简短,一般由二个乐旬组成一曲,基本上是中国民歌的羽调式(如《新娘调》)、宫调式(如《金鸡板》、《落神板》、《斗歌板》等)、徵调式(如《爱夫板》、《马鞭板》、《艳舵板》等),还有一些商调式的渔歌。这些渔歌的旋律和节奏大都带有海景和渔民在海上的劳作或渔妇纺线、织网、补阔、划艇及一些伤感的形象特征。当然,也有部分婉转活泼的抒情或爱情的渔歌,表现了多姿多彩的渔家风情。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我县碣石镇的地下组织就已组织过教师记录渔歌,并应用渔歌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了。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渔歌作为我县主要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在紧密地配合党的各个中心任务中,起了一定的积极宣传作用,并且在不断地发展着。一九五四年,我县举行第一届民间艺术会演,当时碣石渔民歌手徐十一和甲子业余渔歌演唱组的李秀枝、李哑、乃妹,鸟撰等同志也参加演出,得到热情的好评,有些渔歌(如表现海产知识的“斗歌”)迅速得以传播。会演后,我县文化主管部门组织一批文艺工作者到甲子、碣石等港口,对渔歌进行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并以歌舞形式编成了表达渔民海上和家庭劳动生活的节目《渔民之歌》加以排练演出,一九五五年和一九五六年,该节日先后参加粤东专区和广东省的文艺会演。一九五八年以后,逐步出现了一些萌芽状态的渔歌剧,一九七四年陆丰县文艺宣传队曾演出我作曲的一个具有乐队配器总谱的渔歌剧《金银岛》了。

一九六二年林力中老师曾编印了《陆丰渔歌》第一集,但“文革”期间,我县仅有的一些民间资料,被当为“四旧”毁得一干二净。打倒“四人帮”后,渔歌又得到解放,在当时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下,我又重新着手于渔歌的调查、收集和整理工作,并于一九七八年八月,从手头征集的资料中精选了五十三首,编印成《陆丰渔歌资料》第一辑,共印发五百余本,提供省内外音乐院校及民间艺术研究部门和省内各县文化事业单位参考使用,受到省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

一九七八年我在副馆长顾长安同志的带领下,到甲子蹲点,与当地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共同建立了“甲子渔歌队”,重新继承应用渔歌开展政治文化宣传的传统。该队的渔歌创作节目《织网歌》、《渔家跟着共产党》以及老渔歌手黄人勿、李秀枝的对唱节目,参加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份汕头地区在甲子召开的文化站工作现场会的演出,受到十二县市有关专家和代表们的好评。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