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大 | 中 | 小
余克技
在家常听长辈述说先祖圣言公(今陆丰县城东镇高田村人)的一些事迹,近年来查阅《县志》和《族谱》的有关资料,经反复考究,择要写几件事。
挖片眼镜赠考官,喻有眼无珠
六世祖圣言(乳名藩),幼遵家训,潜心古籍,深谙四书五经,尤其对关中张载、闽中朱熹、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颢、程颐等诸子百家,无不专心攻读,细心研究,过目成诵。步入青年,智锋毕露,踌躇满志,拟展鸿图。申丑年(甘四岁)首次县考秀才名落孙山,次年府考又榜上无名,引起深思,凭自己才学求取这二级功名不难,无非考场内外有跷蹊,而满腹猜疑。
虽败未馁,奋志攻读,再赴试。于雍正癸卯(一七二三年,廿六岁)府试一举得中举人,翌年(甲辰)赴京会考,金榜题名,成联捷进士,授宗人府主事,充玉牍纂修官五品。授任后荣归故里,族戚亲明好友,府、县官,主监考官员等纷纷前来祝贺,忆往事感慨万千,奋书楹联一付:“县考无名,府考无名,天眼不开人眼乱;省试得志,京试得志,青衣换做锦衣归”。贴于迎宾门上。对前来祝贺的嘉宾、亲友、官员、深表谢意,对府、县和主监考等有关官员各送礼盒一个,内放已挖眼镜片的眼镜一盒,以示府、县官和主监考官等今后不要再有眼无珠埋没人才了。
一句巧语避君嫌,得化险为夷
圣言(字介侯、号畏斋),于雍正甲辰(廿七岁)授宗人府主事充玉牍纂修官,就任后竭勤尽智谦逊无私以事其君,常以“吾上恐负朝廷,下恐负黎民”告诫自己。在职期间颇有建树,深受同事的器重。特别得到朝中金太守(潮州人)的赏识,一直在京畿至而立之年。由于清朝统治者系满族入主中原,为维护其封建王朝的统治地位,竭力在朝中上下推行极残酷的文字狱,无论是名号奏章、文字言论,都实行严格戡查或因谐言字义都成忌讳,使许多官员平民百姓蒙受不白之冤,杀头、赐死、坐牢、流放、遭贬累有发生。据传说同治年间江苏举子王国钧考中第一甲进士,宗师核定上报审批后已成定局。但慈禧专权定要核查,当看到第一甲进士王国钧时,忽然大怒。“亡我国君者可恶”。由皇帝宣布:第一甲进士有“亡我国君”之讳,随后打入第三甲。又有一书生读书后,书常被风吹乱翻,见景生情吟:“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也被告密而遭杀害。
而宗人府主事名圣言字介侯,推之应当是“皇帝话介诸侯”,有篡夺朝政野心,而遭冷遇。一天,雍正皇帝坐殿,百官朝拜口呼万岁后,雍正当朝向宗人府余卿:“朝廷上下黎民百姓何以为大”?他感到大事不好,极为清醒冷静地说:禀报皇上臣以为“民以食为天,食为大”。机智地回答,虽避过了杀头关。而“皇上至遵”的地位未得到歌颂,即以“神智不清”为由,将其闲置。他也于丁未(卅岁)“寻以视老解组归”,以原品、回籍待视而遭迫害。“高田埔进士食为大”之传说由此而来。
掌教韩山书院,力办学育人
圣言公于雍正丁未(一七二七年),正当风华正茂,遭文字狱的迫害“寻以亲老”,辞官归家。蒙朝中金太守的爱护,派人专程从京都护送回籍,并举荐他出任素有南方最高学府之程的韩山书院,负责领导和教学工作(另有一嘉应教师),从遗于族谱的《潮州韩山书院学约》和乾隆十年《陆丰县志》有关的记载“掌教韩山书院仕类多所成就”,考究他在家居住十载的绝大部分时间,都专心致志辛勤耕耘在这块最高学府的园地上,他学识渊博,智才过人,勤进取,善拼搏,为桑梓培育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该书院学约共有八条壹仟叁佰余字,内容丰富完整,办学严谨求实。在序中“以讲明经术,振兴教化,储梗楠粑梓之材,以备大用”和“敦实行,崇经学,正文体,严课程,习声律,谨仪节,重友谊,戒轻薄”。八条纲目叙述全面,从政治品质,道德修养,深研学经,掌握和运用文化知识处事待人等等都做了规范性的论证,它对办好书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办学育人的可贵历史资料。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