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漱芳斋书院史话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记卢怀韬先生兴学育才的事迹

卢大隆

桥冲乡大塘村先辈卢怀韬先生重视兴学育才,毕生不愿为自己建祠堂,却热心为家乡建两所书院——“瀹灵居”和“漱芳斋”。

先建的“瀹灵居”书院是在雍正年间,规模只有三间过座,装修也较平凡,至乾隆初,由于政治稳定,农村经济高度繁荣,现有的“瀹灵居”书院已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故又再建具有相当规模的“漱芳斋”书院。新书院的建筑是四合院式的,即五间过座,四厅相对。正厅有厅亭,中悬“漱芳斋”匾额,与前厅“焕章”匾额遥相辉映。亭上雕栋画梁,飞檐凌空,气派非凡。庭院中采用红绿花窗粉墙隔成一个大庭院和一个中庭院,左右厅还各有三个小庭院。每个庭院都建有花坛和养鱼池(可惜庭院装修已于1953年被改建拆光)。院容壮观,环境幽美,令人心旷神怡。书院面前还建五亩多地的果林园,园中种满奇花异果,供师生课余憩息之所,并为书院增添光晖。

据传说:漱芳斋书院建成之时。卢怀韬先生已年过古稀,走动不便了,他特地叫儿孙扶到书院,到处欣赏,不断哈哈大笑,感到毕生的愿望已偿。并谆谆叮嘱儿孙要长期义务地为书院聘请名师,在公尝租中先满足书院一切经费,保证长期书声琅琅,永不间断。卢怀韬先生建的两所书院,历近三百年之久,真正达到年年开学。解放后仍为大塘小学校址,一直沿用至一九八七年春季,才为“大塘华侨学校”所代替。而“漱芳斋”书院旧址即改为“大塘文化室”,又继续为大塘村文化教育事业服务。

查后建的“漱芳斋”书院的兴建还比“龙山”书院早十多年,且一贯公尝办学,屡聘名师,在当时的农村书院中,确是较为突出的。

在清朝年代,“漱芳斋”书院(民国后改为大塘小学)所聘请的教师大部分是有名望的举人、贡生、庠生等。如当时五云洞的彭如干、葵阳的邬士煌两位举人(后彭如于官至黄河南按察司,邬士煌也升任京官)也曾在“漱芳斋”书院教书,并都留有遗墨。现择其家喻户晓者如下:

彭如干先生临别赠言诸弟子诗二首:

(一)

明经入部监南安,作宰超升属夏官;

先世宦途推著绩,后人学业勿辞难;

家声不坠情方慊,祖武能绳意始宽;

临别赠言诸弟子,好将文史用心看。

(二)

自古光阴一转轮,人生切勿误青春。

两丸轻掷旧庸俗,六籍勤修迈等伧。

同志功名须策励,留心文艺莫因循。

临歧执袂难分处,顿觉殷勤诲汝谆。

邬士煌先生的遗墨:

(1)撰题“漱芳斋”匾额(现仍悬在书院厅亭之上)右署“乾隆壬辰菊月”,左署“泰盘邬士煌书”。

(2)为大塘村卢氏大宗祠撰写对联:

衍莆阳之一脉,源远流长,自南宋以来六百余年绵俎豆;锺英气于五峰,地灵人杰,继夏官而起万千后裔焕文明。以上宝贵遗墨,不独给历代学生勤奋进取的勉励,同时也给家长对培育人才的深刻启发。

在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漱芳斋”书院确系培育出很多优秀人材。在科举时代,举人、贡生、庠生等为数不少,可谓桃李芬芳。

总之,先辈卢怀韬先生义务地为大塘村建两所书院,并以自己的公尝租长期地坚持办学育材的高贵品德,确是值得后人永远敬仰歌颂的。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