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明)大德港歼倭海战概况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陈流强搜集整理

地处碣石湾畔和红海湾畔的海陆丰(明朝时期陆丰未独立建县,属海丰一部分),自然条件优越,是历史上的渔盐饶帮。海丰就是取“临海物丰”之意。明代其海运可直达江浙,四处商贾云集。其地理位置又十分重要,是明代由闽入粤的海路要塞,扼守潮惠两郡的门户。故明初朝廷在碣石设立了碣石卫,是当时令国三十六卫之一。随着世界航路的开辟,进入我国沿海的外国人增多,海陆丰也就成为他们活动比较活跃的地方之一。明嘉靖四十三年三月(公元1618年),荷兰武装商队(赤毛番)经霖田,入仑岭(陆河县水唇镇),大肆掳杀,尸横遍野,十室九空。但危害最大的是日倭。我国明初时候,日本国内在分裂混战的南北朝代,内战中的溃兵败将,武士浪人流亡海上,并且勾结盘踞在江浙沿海的张士诚、方国诊旧部残余势力,不断骚扰我国沿海。明初他们主要活动在浙闽一带,潮惠沿海只是过境,随著江浙军民抗倭活动的高涨,日倭活动逐渐南移至闽粤一带沿海地区“屯住潮,揭海滨,众号一万”。至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617年)。他们云集在潮惠沿海一带”。新倭万余继至,与旧贼合伙,屠戮焚掠之惨所不忍言。”(《虔台倭纂》下(玄览堂丛书续集))。他们与广东海盗吴平联合,势力日益扩大,焚掠更加厉害。日倭的暴行,使沿海居民不得安宁,当地署民奋起抵抗。嘉靖四十二年九月二月,仑岭人民与倭寇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把倭寇赶出了仑岭。同年,总兵俞大猷镇守碣石卫,他利用当地居民抗倭的高涨情绪,招抚沿海义军,加紧军队训练,积极抗倭。据《陆丰乡土志》记载: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618)都御史吴桂芳调兵六万,让总兵俞大猷统领,俞把以花腰蜂为首的农民反暴组织招抚,并任命他为前锋,领兵五百,自己亲自率领六万俞家军向日倭发起了进攻。日倭不堪一击,落风而逃。大军乘胜追击,又在普宁军埠神仙沟,大德港接连破敌,俘虏、杀死日倭二千多人,二千日倭残余逃回海丰金锡都,俞大猷率领军队紧追不放,并把他们包围起来。六月,日倭缺粮逃走,俞大猷部将汤克宽设置埋伏,乘势出击,倭寇全军覆灭。至此,侵扰潮惠一带的倭寇两万余人全部肃清,俞家军在待渡山(陆丰县甲子镇)誓师时,曾把数名日倭俘虏用来祭旗。今甲子镇待渡山东麓,眦连着三个坟墓,今称“番仔坟”。当他们歼灭倭寇凯旋回到碣石时,俞大献曾在玄武山东南古城垣处的望海石上,题刻“万世太平”四个苍劲大字,记录他们抗倭的胜利凯歌。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