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龙潭水库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陈正氯

龙潭水库是陆丰县骨干水利工程。1958年秋开始动工兴建,1960年1月主坝建成开始拦洪蓄水,同年3月下旬开始投入农田灌溉。水库集雨面积156.03平方公里,总库容1.128亿立方米。是一宗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养鱼、航运的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

陆丰县东南地区,东面与惠来县交界,南临南海,介于东经115。45’至116。12’,北纬22。44’至23。03’之间。包括甲东、甲西、甲子、湖东、碣石、碣北、南塘、博美、陂洋11个乡镇,及华侨、铜锣湖两个国营农场,还有国营东海岸林场和湖东林场,总面积830.5平方公里。1958年区内耕地面积44.96万亩,人口27.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06万人,人平耕地1.62亩。以农业生产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稻谷、番茨和大豆,粮食年亩产130公斤。经济作物有花生、甘蔗,水果有荔枝。甲东、甲子、甲西、湖东、碣北、碣石等乡镇,兼有渔、盐之利。甲子和碣石镇,居民集中,手工业较为发达。

1960年龙潭水库建成后,灌区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至1990年,区内人口发展至63.09万人,耕地面积29.15万亩,人平耕地0.46亩。粮食年亩产达到254公斤,其他经济也随着发展,经济收入增加。稻米干饭,已成为农村家庭主食。

东南部沿海地区,地处乌坎河和鳌江两流域之间的狭长地带,虽二河相夹,但河流集雨面积不大,径流量小,加上潮水拥入河道,致河水不能引用,靠天吃饭。故历来水旱灾害频繁,尤以旱灾为甚,素有十年九旱之说,历史上每遇大旱,黄土裸露田园龟裂,荡然无收出现;赤地如焚,饿殍载道的惨状,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陆丰县大旱,饿死十三万多人。这一带地方更为严重,单甲子镇就饿死了一万三千多人,甲子万人坟就是当年饿死者葬身之处。

这一地区,历史上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影响,人类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经营,山水田林关系失调,生态平衡被破坏,水、旱、风、潮灾害频繁,尤以旱灾为甚,“三日无雨火烧埔”,加上其他灾害,生产不稳定,民食以番茨为主,生活贫困不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修塘坝入手,发展水利。至1957年,共建成小(二)型水库15宗,塘坝17宗,总蓄水量505万立方米,只能解决部分农田灌溉用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落后水利状况,群众迫切希望能从其他流域引用水资源,发展灌溉事业。

五十年代后期,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下,农业生产不断发展。更迫切要求改变落后的水利面貌。1957年初,县水利局根据县委指示,在惠来县治理龙江水系规划的基础上,派出水员进行勘查后,决定从附近的龙江流域龙潭河段引水灌溉,于1957年7月编制了《陆丰县龙潭河一引水灌溉工程初步规划任务书》,拟在陂沟区龙潭乡桂坑村附近填筑土坝,引水灌溉南塘、博美、两城(注1)三个区农田三万亩。广东省水利厅接到报告后,同意列为省重点项目,于同年九月,由省水利厅工程局派员前来勘查,提出《陆丰县龙潭河水库初步勘查报告书》,决定列为1959年度重点工程,进行了库区和灌区地形测量,及坝址地质钻探工作,由省厅工程局负责工程设计工作。1958年5月,在“大跃进”形势下,省水利厅决定将工程下放地方兴办,由县水利局技术人员负责进行设计,后来编写成《陆丰县龙潭水库设计书》上报。

1958年8月,工程初步设计完成后,县委即组织受益地区进入施工。在技术力量不足、设计工作尚未全面完成,施工设备、材料十分缺乏情况下,匆促上马,进行施工前准备工作。1959年初,土坝开始填土,由于施工围堰和导流渠设计标准偏低,过水能力不足,加上劳动力又未能按计划上齐,恰好当年二月下旬,春汛早临,猝不及防,导致上游围堰漫决,土坝已填的三万立方米土方被洪水冲走,被迫调整施工计划,主坝停止施工。附属工程,留下部分民工继续进行施工。

1959年10月上旬,重新组织民工对坝址基础进行清理、回填,然后进入全面填土,1960年1月6日,主坝竣工、坝顶高程73米。尔后,又经1960年、1964年和1975年三次加固处理;1966年对溢洪道进行改建,形成目前的工程规模,坝顶高78.5米,总库容1.128亿立方米,有效库容O.82亿立方米。

龙潭水库初步设计阶段,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原为中型水库设计正常蓄水位68米,库容5870万立方米,集雨面积147.6平方公里,灌溉面积12.2万亩;涵管出口和总干渠头行跌水,两处电站计划装机5台共1460千瓦。主坝按五十年一遇设计,二百年一遇校核。1965年以后,因土坝经过加固如高,集雨面积经过核实,改为百年一遇设计,千年一遇校核。

主坝坝址所在河谷狭窄,两山对峙;河床岩石裸露,坝基为岩石基础;岸坡为冲积、坡积及残积物。枢纽工程除主、副坝外、还包括放水涵管,输水隧洞、泄洪闸和坝后电站。枢纽总体布置,充分利用了有利自然条件,布局合理。

工程建设基本上是按基建程序进行的。施工期间,对原设计方案曾作多处修改、补充。如放水涵由一条改为二条;涵出口电站改为隧洞引水发电;溢洪道改建工程等,使设计更为合理,也是工程能按设计目标发挥效益的基本原因。

围堰漫决的教训,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水利建设是利用、改造水资源环境,如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尊重科学,将会导致严重恶果。因此,1959年土坝复工后,工程指挥部对工程的计划安排和施工质量等问题,是注意的。根据水利工程的特点,对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均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注意做好政治思想工作,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工程在县委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大力支持,在寒风凛冽的山沟里,干部和民工为了早日完成工程建设,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苦干实干,土法上马,经80多天,日夜奋战,建成一座坝顶长190米,坝高43米的均质土坝。但由于缺乏历史水文资料,技术力量少,设计考虑不周,资金和施工设计不足,急于求成,致工程质量欠佳。1960年6月9日,库区降大暴雨,10日水位猛涨至71.13米,土坝初次遇到高水位,出现沉陷、袭缝和漏水,县委及时组织抢修,才化险为夷。

龙潭水库枢纽工程,国家先后投资972.5万元兴建。总计完成土方82.08万立方米,石方14.42万立方米,耗用钢材729吨,水泥4140吨,木材1663立方米。总共投入502.6万个工日。

灌溉工程主要由受益乡镇组织劳力兴建。建筑物资金由国家资助。广大民工在工程指挥部和受益乡镇党委领导下,靠两只手和简易的施工工具,劈山开渠,跨壑飞虹,填、挖成总长44.789公里的总干渠,还有分干渠、支渠等共长534公里渡槽8座。工路桥6座,渠道的分、泄水闸及其他水工建筑物,星罗棋布,施工规模和工程量之大,为陆丰县史所未有。

龙潭水库为年调节水库,建库32年来,经过三次对主坝进行加固,溢洪道改建加闸,防洪能力比前有所提高。但由于初期设计考虑不周,虽经屡次加固处理,目前尚未能满足大(二)型水库规范要求,二千年一遇校核标准。

由于水库运用涉及面广,故防洪与兴利,发电与灌溉,以及库区淹没与蓄水之间均存在一定矛盾。防洪调度,汛期以确保主坝安全为主。充分利用调节库容,为龙江削减洪峰,尽量减少水库下游的洪涝灾害。兴利调度,灌溉季节,首先保证灌溉用水,其次满足发电需要;非灌溉季节,一般用水,则在晚上用电高峰期放水,结合发电。至1992年,水库运行32年,在灌溉、发电、供水、防洪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

32年总共提供灌溉用水32.88亿立方米,年均供水量1.13亿立方米,最高年(1964年)灌溉面积达17.34万亩。龙潭水库建成后,灌区范围内,长渠跨山岗,龙水滚滚流,水龙伏旱魔,黄土变绿洲,荒滩成良田,处处见新楼。昔日目涩埔,今日粮茶旺。群众说:辛苦一时,福荫后世。旱魔作孽的历史已一去不复返。

电站二处,装机9台共4560千瓦,累计发电2.51亿千瓦时,年均发电1568万千瓦时。龙潭坝后电站在1986年以前,一直是陆丰县的主要电力来源,动态效益十分显著。

32年来,水库共拦截1000立方米/秒的洪峰一次,700立方米/秒的洪峰二次,特别是1987年年汛期,龙江下游发生大洪水,堤围危在旦夕,水库及时关闸、错峰,使龙江的隆江河段堤围转危为安。

1969年冬,甲子镇引用龙潭水,20年来共供水1400万立方米,缓解甲子镇城镇和渔业用水紧缺状况,还通过西坑水库,补充解决湖东镇的用水。

龙潭水库水面宽达6.9平方公里,溶氧充足,天然饵料丰富,是放养淡水鱼类好地方。

龙潭水库综合效益显著,为振兴陆丰县东南沿海地区,促进工农业发展,改善灌区生态环境,作出了重大贡献。运行32年,直接经济收入2420万元,工程投资回收有余,社会效益更为显著。

龙潭水库虽然发挥了巨大的综合利用效益,但运用全局看,仍存在不少问题;防洪能力还未能达到部颁标准;工程质量存在不少问题,配套不完整,兴利效益受影响;库区因渔政问题,影响水面利用。还有移民遗留问题带来的后遗症,尚未根冶。

水是商品的价值观念还很薄弱,以水养水的政策未能落实,用水不交水费,水费收不起来,管理单位不能用水费这一经济杠杆来改善用水管理,工程折旧费更未能按规定提取,人员开支已难应付,工程维修资金更无着落,工程年久失修,逐年老化,效益下降。

为进一步管好用好龙潭水库,扩大工程效益(特别是灌区范围内城镇供水),水库现有管理办法亟待改革,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工程需进一步完善、配套。从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出发,根据综合利用的原则,全面规划,发挥水库和灌区范围内塘坝的作用,通过水库与电站共同调节,实现优化调度。应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富余劳力,积极开展多种经营,使经济尽快发展起来。只有使水库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形成有机的协调,才能使水库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注1:两城区系今甲子、甲西两镇)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