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漫话鬼神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李作君收集整理

茫茫宇宙,斗转星移,是否存在超人的智慧?漫漫人生,坎坷浮沉,是否有着神秘的运数?生死之间,幽明殊路,是否也有着无形的灵验和感应?在科技昌明的今天,这些话题难道还能令人疑惑不解。

中国是一个信仰鬼神很深的国度。民间沿袭几千年的鬼神崇拜,今天仍然滞留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在许多人的思想观念里根深蒂固地流动着一个活生生的鬼神世界。

天地宇宙之间究竟有没有鬼神存在?从唯物辩证的角度来说,本来就无需解答。可是在缤纷繁杂的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的确有过奇怪的经历,那些一次又一次神秘的灵验和运数,又不能不使人感到疑惑以至盲目信服。这也许是客观存在,今天的科学还无法对它作出明确的解释。因此,有人只能作这样的回答“信者有,不信者则无。”作为无神论者,我们过去曾经从科学理论上,对鬼神迷信言论行为,作过反复教育和批判。但是由于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信仰习俗,加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许多奇怪现象和莫明其妙的经历,人们需要在虚幻的世界中寻找一种寄托和意趣。因此,仅仅从理论上进行简单粗糙的批判,还一时无法改变人们信仰的实质。只有在秘学与真理之光照耀的地方,迷信和愚昧才会真正消失。

因而我们想通过收集整理,在这里对鬼神信仰的起源、衍生、形成以及某些现象,提供一些资料,作一些探讨,让人们能够进一步了解它的真相,分析它的实质,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同对,鬼神信仰是我国一种古老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一些资料收集、积累、分析,对于研究、继承古代鬼神文化遗产也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一、神灵

所谓神灵,大体上包括道教神系中的部分尊神(其中的 “三清”、玉皇、西王母之类,介于神人、仙人之间,是神的典型,众仙的领袖)、道教俗神(包括道教崇奉的真武、关圣、阎罗、龙王之类)和地方神灵(如城隍、土地、财神、灶君之类)。神的来源,出自古代神话。我们常说:“神话是人类童年的产物,是原始初民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反映人类和自然界的斗争”。在西方民族,有一个明显的神话让位宗教的时期。而在我国,原始初民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却大都保存下来,而且逐渐转化成新的形式,形成一个完整的神仙世界。比如,民间所信仰的最高神“玉皇大帝”,就源于殷周时期对天的崇拜。殷周时期人们崇拜天,把天作为至高无上具有人格意志的主宰,形成了“天帝”、“上帝”的观念。后来,从道教那里借来了“玉皇”的名号。又附和民间传统的生辰行迹,形成这么一个统驭三界的天神。《山海经》中“人面虎齿,披发戴胜”的西王母,也经道流的虚构与民间传说的加工,演进为王母娘娘。古代的星辰崇拜演进为“星君”、“星官”,古代图腾崇拜的雷雨电演进为“雷神”、龙王”。同时,神灵的产生也有的从祖宗崇拜衍化而来的俗神,还有一部分神灵来自佛教,如阎罗、观音之类。在人们的想象中,神是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认为它主宰着宇宙万物和人间祸福。大至王朝的兴衰交替,小至个人的穹通,收成的好坏,冥冥之中都有神明在主宰。其实所谓神灵,是从人的异化过程中产生的,它们的神性都是人对它加以附会想象而赋予的。很明显,神所以能存在,它的基础是祭祀。只有通过祭祀不断显示灵迹,影响人间命运的神才能不断地享受人间香火,受到人们的信仰,否则就会渐渐被遗忘,为新的神灵所取代。

在我国各地民间供奉的大小神灵很多,这里仅列举民俗较有影响一些神灵的产生过程。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的神称出现并不很早,但从其渊源看,这位统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宇宙大帝,是从古人早期崇拜的上帝发展而来的。据考古资料证明,到殷周时代,人们已普遍信仰上天之帝,殷人称其为帝或上帝。西周以后,除沿用上帝的旧称外,更多的是使用“天”的神称,称皇天、上天、旻天等,以形容它的伟大神圣。上帝随自己的意志支配自然和社会,甚至派遣人间统治者,人间帝王因之称天子。

到唐代,道教被奉为国教,不少文人骚客在诗文中称上帝为玉帝、玉皇,并描绘其壮丽天宫,随侍群神。这时,玉皇或玉帝始作为与传统上帝相当的名义而流传于世。为使玉皇的形象更具神秘性,道教为其编造出传世来历,说是在遥远的时代,有个光严妙乐国,国主是净德国王,其妻叫宝月皇后,以年老无嗣,遍祷神灵。一夜,宝月皇后梦太上道君与诸玉尊,驾五色龙舆,抱金婴,遍身毛孔放百亿光照。王后乞以此为嗣,道君答曰:“愿特赐主”。王子幼而颖悟,长而慈仁。后舍其国,于普明香岩中修道,经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号“清静自然觉王’。又经亿劫,始征玉帝。这个生世是道教徒借用古代感生神话的模式和佛教徒编造佛祖成佛故事的手法编造出来的。道教除了编造玉皇的生世灵迹外,又为其刻画了形象,专庙供奉。后世信仰的玉皇大帝,取了民间传说中的姓氏、道教信仰中的诞辰 (正月初九日)、人间帝王的形象而融合为一至尊大神。在各地供奉的玉皇形象,就是这样融合的产物。

西王母(王母娘娘)

传说中的西王母与王母娘娘是同一个神,也有说西王母是王母娘娘的原型。王母娘娘在道教中成为女仙领袖,民俗又以为是玉皇的夫人。道教官观对其形象的塑造是显示其雍穆华贵的气度。但追本溯源,据《山海经》记载,原始神人西王母却是令人可怕的兼有人与兽形象和性格的,是一个独特地居住在洞穴里的野蛮人,也没有说他是女性。西王母的演变,大概是战国时代成书的《穆天子传》中的记载,这里虽没有直接写到西王母的形象,但她自称为“帝女”(天帝之女),确定了女性特征,地位也大大提高。西王母形象的完成,是六朝人所著《汉代内传》中的描述,它写王母邀上元夫人会武帝,上元夫人痛斥武帝的残暴和淫奢,故事中的西王母无比艳丽,她以绝世姿容高居仙境,又不乏人间母性的那种热情大方。后代有人以此为据,说原始神人西王母的人兽形象,是西王母之使,乃 “金方白虎”之神。在神话传说中,西王母与仙桃相联系,这也与《山海经》有关,《西次三经》载不周之山“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附食之不劳。”仙桃又称“蟠桃”,此也因《海内十洲记》记度索山大桃树“蟠屈三千里,曰蟠木”而得名。说起王母的蟠桃,很容易使人想到《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王母桃园中仙桃,大闹蟠桃会的故事。

民间总是富于想象力的,当西王母传说广为流传后,民间相传西王母姓杨名回,一名婉妗,又云姓侯氏云。有趣的是,西王母在《山海经>等书中并无配偶神,而民俗则将其与玉皇大帝撮合在一起。汉《神异经》中记载过一位东王公,《东荒经》又载有东王公与西王母相会的神话。因此后人完全有理由把东王公看成西王母的配偶神。道教称王母为女仙之宗,东王公为男仙之宗,此二位乃天地之根本,阴阳之父母。后世因此亦以东王公为后来之玉帝,西王母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玉帝的皇后。虽乱点鸳鸯谱,却也颇遂世俗心愿。

太上老君

老君即太上老君,是道教尊神“三清”之一。“三清”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道德天尊即老君,在“三清”中位居第三。老君在道教中是最高之神,但在民间的知名度远不及玉帝。其实所谓太上老君并不是什么神仙,更不是什么超级尊神,只不过是位了不起的思想家和古代隐士。他的名字叫李耳,字聃,又称他老子,老聃。《史记》称其为楚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在周朝做守藏室史,是个管理国家图书的官职。老子和孔子是同时代人,老子稍长。据《史记》载,老子在周呆了一段时间,因看见周室日趋衰微,遂弃官而去,至函谷关,关令尹喜强留老子,使著书五千余言。这就是历代流传的老子赠德经》。老子从此出关而去,不知所终。后世传老子出生时,母怀胎七十二年,活了一百六十岁。这个传说虽悖于常理,但后人为了崇拜他,认为他不是常人,因而这个传说就无形中被人们所接受。

老子所著《道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哲学著作。这部充满睿智和思辩的著作,讨论的是宇宙化生运行的本体论问题。老子提出“道”的概念,并对它做了神秘莫测的阐释,作为众妙之门的“道”,是可以体悟而不能把握,可以神会而不可言说的东西。这个“道”为后代道教所利用。道教用“道”解释宇宙起源问题,成为其创世观念的核心精神。

从《史记》的记载可知,老子在西汉时代就已带着一些神秘色彩了,但那时他毕竟还只是一位不同寻常的人,而不是神。东汉时,在佛教影响下,已有人象祭祀佛祖一样祭祀老子,朝廷也遣使到老子家乡祭祀老子。老子虽然在东汉时已完全神化,但他作为公认的道教之祖的地位却经历很长时间。东汉末年张道陵创天师道,为自神其教,曾抬出老子做教祖宗主,称老子为太上老君,但仍未得到其它道派的承认。唐朝时,老子被帝室认了祖宗,道教被称为国教,其教祖地位始得到各道派的认同。

真武大帝(玄天上帝)

真武本名玄武,宋时为避讳改真武。民间俗称真武大帝、玄天上帝、荡魔天尊,为道教大神。

民间对真武的崇尚是从古人信仰星宿而来的。中国古代很早就利用观测星辰以测方位、正四时。战国后,人们把全天连续通过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称二十八宿,并分四组以四灵象命名,即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玄武即灵龟,又因民间以为龟蛇乃雌雄一体,于是一直以龟蛇作为玄武象征。加上龟蛇又为古人崇拜之灵物,故北方七星之玄武,给人以神秘之感。东汉后期,玄武初步从星辰中脱离出来,但长时间里是以龟蛇形象为人所崇拜。至宋代,统治者利用玄武的传说,诏封玄武为真武灵应真君。道教徒也跟着凑热闹,绘真武神象,在各地建庙立位供奉,此时尤以武当山真武庙著名。元明清时期,真武神更为显赫。元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明代时,因真武为北方神,北方属水,取其水能克火,当时御用的监、局、司、厂、库等衙门中,为避水火之祸,均建真武庙,设玄武象,旁多塑龟蛇二物。因北斗七星之斗星,地位尊崇,俗谓“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民间把玄武职能又作为 “司命”之神。玄武本为龟蛇,当其独立出来后,龟蛇竟被视为真武属下二将,传玉帝封为水火两神将。

早期星辰崇拜中的“四象”,最初曾作为军队的保护神,后来又为道教的护卫神。玄武神受到历代推崇,终成显赫大神,其他三神则几乎湮灭无闻,这说明神之命运实为人所安排。

关圣大帝

民间供奉的关圣大帝乃三国时蜀国名将关羽,是道教的一位大神,称关圣帝君、伏魔真君、伏魔大帝。

关羽由一位普通武将衍化为道教中的大神,民俗信仰中的主神,有其深刻的政治文化背景。据《三国志》及有关传说资料记载,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属山西)人,东汉末年,亡命涿郡,适逢刘备起事,与张飞往投。刘关张三人恩若兄弟,情同手足,后世因敷衍出“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关羽有勇力,重义气。曾被曹操擒,曹百般笼络,仍心在刘备。为报曹操恩义,于万众之中取颜良首级,曹操封他“汉寿亭侯”。后知刘备下落,千里护嫂往投。以后节钺攻曹,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被孙权所杀。据说关羽死后,头葬河南洛阳,身葬湖北当阳玉泉山。民感其德义,岁时奉祀。

应当说,后世所崇拜的关帝,已经与历史上的关羽相差甚远,但关羽作为关帝神的原型,仍然在后世造神运动中保存了某些东西。最明显的就是关羽的忠刚义烈,它不仅适合统治者的口味,可以为臣民们树立起效忠王朝的样板,而且符合民众的心理,造一位聪明正直之神主持人间与冥界的公道;而关羽的义,又为社会上三教九流,江湖帮派找到了维系宗派的精神纽带。

城隍、土地

城隍和土地均在民间有广泛影响。从其起源看,城隍为古代水庸神,地位不很高。而土地则是由大地之神衍变而来。古书称“后土为社”,社是人们为祭祀大地之神堆起的土堆。最初 “社”只是大地之神的象征,祭“社”乃所以祭后土。慢慢地,人们便将这象征大地之神的“社”称为神,而以“后土”为大地之神。“社”就是通常所说的土地神。

在原始宗教时期,祭城隍土地都只是报德之意,表现了古人对城堡、土地的依赖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隍土地被人格化社会化,它们慢慢具有了掌管生人吉凶祸福的神性。佛教地狱观念在中国传播之后,城隍土地也渐渐被纳入冥神体系,城隍相当于人间府县级官吏,而土地则成为下属小吏。尽管土地的地位低下,如象《西游记》中的“土地老儿”可以被孙大圣呼来遣去,但他在民间却因其与民众关系密切,在民间住宅、祖坟等都有供奉,俗说“县官不如现管”,这对鬼神世界也是适用的,故香火远胜于诸大神。

天后圣母(妈祖)

天后通常称天妃,天后是康熙时的封号。此神在沼海地区俗称妈祖。她是著名的航海保护神,又兼司送子娘娘之职,在民间特别是沿海地带有广泛的信仰。现代天后信仰更随着华人的足迹到达世界各地。

关于天后的来历,在宋以前各种记载不一。元明以后诸书记载的天妃事迹,比较一般的说法是天妃为宋代人,祖籍福建莆田堳州屿,父林愿,做个都巡检。神名林默,为林愿第六女,生而不知啼哭,故而取名默,甫周岁,即“手作欲拜状”。长而能预知休咎。有一次,林默的四位兄弟在海上行船遇飓风,家中的林默手足若有所失,瞑目多时,被其父母叫醒,醒后悔曰:“何不使我保全兄弟无恙乎!”父母不解其意。暨兄弟归,哭言三日前遇飓风,巨浪接天,弟兄各异其船,其长兄船飘没水中。并说当时有一女子牵船蓬桅索而行。父母这时才知道原来林默三日前之瞑目,乃是出元神救兄弟,其长兄不得救,是由于被父母叫醒而没能救出的缘故。又有记载说,林默乘席渡海,御云以游岛屿,被人呼为龙女,死后常显灵迹,保护海上渔民及航海者。统治者也编造出天妃许多灵迹,宋元明历代有封敕,封号累计竟有数十字,国家将其列入祀典。

天后信仰的兴起,与元明以来航海业发展极有关系。但在近代,天后又被人们奉为送子娘娘和儿童保护神,这与在北方备受崇拜的泰山娘娘有关。泰山娘娘在宋朝前,就为人们奉为使妇女多子,保护儿童之神,宋真宗敕封“碧霞元君”。到明代,崇祯皇帝又封天后为碧霞元君。因这封号,后人就把天后同泰山娘娘揽在一起。由于有相同的神职,而且有过相同的封号,民间把她们看成神仙世界俩姐妹,成为南北分司的两位送子娘娘和儿童保护神。对于天后的信仰,它的现代意义,已经超出了宗教迷信的狭隘性,而成为华夏赤子叶落归根的象征。

二、仙真

自从神仙学说俗化后,人们心目中的神仙既住天上,也散居在人间。神仙不仅长生不老,而且各具神通法力;神仙既远离尘世,又以各种形式干预世俗生活;神仙并不做苦行僧,它们衣食丰隆,美女如云,居处焚香缀玉。尤其是仙人,“乘云气,御飞龙”,“服仙丹,吸琼浆”,逍遥自在,不问世事,生活太美好了。所以人们常说:“快活似神仙”。民间把神与仙看作一回事,但是根据历代传说记载,从理论上来说,神与仙是有区别的。李养正在《道教概述》中曾说,“仙与神有所不同,大抵天神是执政管事的,如人间帝王和下属官吏;仙则是不管事的散谈人,犹如人间的名士和富贵者。”台湾学者高大鹏在《造化的钥匙》一书的总论中说:“质言之,由天而人的是谓神,由人而天的是谓仙”。仙与神虽有区别,但仙来源于神。在比较原始的神话中,人们崇拜的只是神,还没有仙的概念。由于神是会死的,如盘古、女娲和夸父都死了。仙的出现是人们厌弃尘俗、追求长生不老的一种愿望。《释名·释长幼》云:“老而不死曰仙;仙,迁入山中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仙与长生相关,表现了古人重视生命的愿望;仙与山相关,表现了古人厌弃尘俗生活的理想。同时,由于世人对神仙生活的渴望,认为在世上没有显赫功名的人,是做不了神的;但只要通过修炼,升天做仙就有机缘了。所以仙的出现,又是历代造神者迎合人们追求长生久视这一愿望的产物。

仙,有仙人和真人之分。但两者没有多大区别,故一般所说之仙,是统仙人真人而言,又称之谓仙真。据称,真人是仙人中品位较高者。《太平御览》引(太真科)谓:“《玉皇谱录》有八百道君,群仙随业,以补其成。三善道者,圣、真、仙也。上品曰圣,中品曰真,下品曰仙。”真人在仙人中所以品位较高,大概同帝王的封诰有关。如四大真人:南华真人庄子、冲虚真人列子、通华真人文子、洞灵真人亢仑子,都为唐代帝王所封。当然后世也称著名的道士为真人,如北宋张伯端称紫阳真人,南宋白玉蟾称海琼真人,元代邱处机号“长春演道主教真人”等。

所谓仙人,多数为道教高道组成的仙人和世俗生活中的异行者,被传为成仙得道。高道组成的仙人,有三茅真君、萨真人、葛玄、许逊、左慈、张道陵、孙思邈、王重阳、刘海蟾、林灵素等。在世俗生活中的异行者修道成仙的,有贩珠人朱仲、卖草履的文宾、乞儿阴生、匠师鲁班以及在民俗中较有影响的“八仙”等。

“八仙”是道教中八位神仙的合称。八仙其实是民间造出来的,同一般民间所崇拜的神相比,它更富于传说中历代仙真的风彩,而没有其他诸神执掌人间祸福的权威性。他们以人的情味,诗的意境闯入红尘,布道施教,惩恶扬善,因而获得历代民间更多的喜爱和崇敬。这八仙是:

汉钟离

汉钟离原名钟离权。道教为他编造了一个汉代武将的出身。但据一些研究者的考证,这位汉钟离的原形可能是唐人,今本《全唐诗》中收有钟离权诗,小传说他是咸阳人,遇老仙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自号云房先生。汉钟离作为八位之一,人们总是把他排在前头。他那坦露的肚皮,自由闲散的风度,恰当地表达了尘世之人对神仙生活的一种理解,是一种有关人生响往自由自在的借喻。

李铁拐

李铁拐又称铁拐李。关于他的出处有多种说法。有的说他叫李凝阳,与黄帝时雨师赤松子同是远古仙人。但有人说他未得真道,所以后来做了老子的徒弟。有的说他是隋时的李洪水,小字拐儿,又名铁拐,本是乞丐,“后以铁杖掷空,化为龙,乘龙而去。”关于李铁拐的形象,民间更多的传说是,他本来生得魁梧英俊,但他能“出元神”,一次前去听老子讲道,把尸壳交徒弟守护,不料还没等他的元神归来,徒弟有急事欲归家,就把他的尸壳焚掉了。李铁拐回来找不到尸壳,元神飘荡无依,幸好在林中发现一具饿殍,就把元神寄附在饿殍身上,当他发现自己又黑又丑又拐的形象时,惊讶不已。这时,老子出现在他面前,送给他金箍束头,铁拐柱足。这就成了后来李铁拐的形象。李铁拐在民间知名,与他那背上葫芦中常有的灵丹妙药分不开。他常行于民间,为人治病解厄。据说,许多地方还把他尊为狗皮膏药的祖师。

张果老

张果老名张果。据《唐书·方伎传》称,他原先是一个有名望的道士,所以颇受统治者的重视。据说武则天曾遣使召他,他不肯出山,再召,却死在路途中。但他死后又有人在恒山看到他。于是,唐玄宗又遗大臣迎他入朝。他在玄宗那里表演了一些道术,受到玄宗的敬重。玄宗还想招他做驸马,他不肯奉诏,恳辞还山。死后,为其立栖霞观。张果老可能擅长食气术,是有点道行的道士。他在民间传说中,颇有兴趣的是倒骑驴,这个形象虽然很滑稽,但寓意深刻,意在劝戒世人要注意人生行为的后果,所以这是个带有道家劝世意味的形象。

吕洞宾

吕洞宾名宕,字希云,号纯阳子。他是八仙中最活跃的人物。有关他的故事流传最多,附会的成份也最多,使人很难弄清他的本来面目。据《宋史·陈持传》记载,吕洞宾到宋初已是百余高龄的老道士,他擅长剑术,“步履轻捷,顷刻数百里。”的确,民众所熟悉的吕洞宾,正是一个神化的神仙剑客,他发愿以他手中的雌雄剑,“浮沉浊世,行化度人”。民间传说吕洞宾仗剑云游,锄暴安良的故事很多。道教编造的这位神仙剑侠的本来面目,说吕洞宾的雄雌剑实不过用于断人贪嗔痴的法器,其铲妖除暴的功用多是民间传说予以附会创造的成果,这无疑反映了民众的一种期望和社会的黑暗状况。吕洞宾在元代被全真教奉为“吕祖”。吕洞宾在统治者和道家那里被神化仙化,而民间则不断赋予浓烈的人味,因而吕洞宾的形象实兼有神和仙,甚至市民情趣、儒士风度诸种特质。

韩湘子

韩湘子的原型据传是韩愈的侄孙。说韩愈确有一位侄子慕道,并且学会了一些道术,这位侄子不知何名,后人遂将他的一些奇异故事附会到韩湘身上,韩湘也就成了韩愈的侄子,被尊称为“韩湘子”。传说韩湘能为顷刻花,并有蓝关度叔诸异事传于世·明末杨尔《韩湘子全传》,说韩湘子本汉丞相安抚之女,死化为白鹤,受汉钟离、吕洞宾点化,投生为韩会之子,乳名湘子。又得钟、吕传授修行之术,于终南山修成正果。

曹国舅

曹国舅在八仙中出现最晚,其家世渊源有多种传说,但都属无稽之谈。《列仙全传》载,曹国舅,宋曹太后之弟,因其弟不法杀人,深以为耻,便稳居山林,矢志修道。后遇钟离权、吕洞宾,授心秘旨,引入仙班。其成仙过程颇直接,大抵受禅宗直指心性说所影响。

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的女性神仙。仙姑本是民间女巫的别称。最早记载何仙姑事迹的有宋曾慥的《集仙传》。据说何仙姑永州人,一说广州人,生而有灵,及长,遇仙人赐桃,食之不饥,洞知人事休咎。在宋代,已有何仙姑灵异的传说,而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谓:“近见衡州奏云:仙姑死矣,都无神异。”可知何仙姑实有其人,而其灵异事,如识天书、能占卜之类,俱为巫事,是巫而仙也。何仙姑列为八仙,民间广传其仙迹,因而各地随着编造许多各种各样的何仙姑。

蓝采和

蓝采和的事迹,在《续仙传》、《南唐书》、《潜确类书》等书中均有记载,他行为怪诞,行歌于市,歌辞均带仙意。传说他后来踏歌于濠梁,忽轻举于云中,冉冉而去。蓝采和在宋元时代似乎颇有名气,元明剧曲有好几本是敷衍他的事迹的。元杂剧《汉钟离度脱蓝采和》以蓝采和是艺名,原名许坚。或谓蓝实际上是蓝衫而非姓。也许蓝采和本是不知名的江湖卖唱艺人,姓名均是根据他的穿著和善歌的特点由人编出的。为了神化这位仙人,《东游记》说蓝采和是赤脚大仙之降生。清人又曾把他附会成一女人。

三、鬼怪

所谓鬼,是指人死后的灵魂。灵魂观念的一个起源,可能来自先人的睡梦。当人们进入梦境,免不了出现许多奇遇境幻,但一觉醒来,这一切就都没有了。人们怀疑这种梦幻现象,是由于人身上有一种“气息”,梦是人的“气息“离开身驱的活动。因而渐渐把这种“气息”称为灵魂。所以认为人活着有灵魂,人死灵魂就必然要离开身驱,离开后有的做鬼,有的成为神。神鬼间的区别在于神为人的灵魂的天上部分,呈阳性,光明、磊落、神圣,能进天堂,享有永恒的极乐生活;鬼则是人灵魂的地下部分,呈阴性,脆弱、渺小或邪恶,它只能沦落地狱或在黑夜漂游于大地,受尽苦难折磨。古人还把灵魂分为魂和魄。《左传·昭公七年>>谓:“人生始曰魄,既生魄,阳曰魂。”后世孙颖达作了注解,认为魂魄即形气,魄是主宰形体的精神,人的各种感官活动都由它控制;魂是气的主宰,它控制人的精神思维等活动。古人由于重气轻形,重魂轻魄,称阳魂阴魄,因有“英魂”、“落魄”的说法。《扎记·郊特牲》曰:“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可见,魂魄间这种阳与阴,肯定与否定对立的性质,正与神鬼间上天堂与下地狱的差异相应,从而构成我国古人有关生死之间的灵魂存没的完整意念。

灵魂既是人的生命本源,那么十分自然地,灵魂存灭便是人的生死区别,魂在则生,魂去则死,一切有赖于灵魂的活动。我国古人在这种观念下,编构了种种魂灵在人生死之间的活动故事,勾勒出一幅幅魂灵存灭的奇异画图。在这些故事和画图中,其中有一类便是所谓“魂报”。它指某人在生死之际,他的灵魂出窍,把死的消息传报给异地亲友。远在魏晋时期,《搜神后记》上就有董寿之被诛魂灵至家报信,远学诸生亡灵夜接父母奔丧的故事。前则故事说董寿之被诛,家人不知道。他妻子夜坐,忽见寿之到了身边,叹息不已。妻子问道:“夜里怎么回家了呢?”寿之并不回答。相对沉默后,便出门了,经过鸡笼时,笼中鸡惊叫了起来。他妻子才知不对,持灯出门观看,但见地上有血数升,寿之已不见踪影。她忙告诉婆婆,全家不禁大哭起来。第二天,果然得到了寿之的死讯。该故事写寿之死亡的信息,是通过其它象征来表达的。笼中鸡的惊叫是它们看见了鬼魂的缘故。鸡是中国梦幻故事所特有的象征物,它区分梦醒与夜昼一雄鸡报晓,鬼魂即走。另一象征则是地上的血迹,显然是为了切合寿之死于诛杀的惨状。梦幻的魂报与实际的死状相应成梦,这不但增添了魂报的真实性,而且更渲染了冤魂野鬼惨死的气氛。

中国人是很注重现实的。人们对此生现实的依恋,还可以从死后亡灵现形的系列故事中看到,认为人死即使为鬼,他们也忘不了人间,忘不了生前的亲人,尤其是那些生前含冤负屈的鬼魂,更念念不忘寻机现形,回人间报仇雪恨。潮剧“柴房会”就描写了女性鬼魂莫二娘,现形寻机报仇冤的故事。女鬼在客店柴房遇到为人正直的住客李老三,向他诉说生前父母早丧沦落烟花地,遭客商杨春骗色谋财,被迫悬梁自尽的悲惨遭遇。李老三出于义愤,在惊颓之余,答应愿跋涉千里带他远赴扬州报仇冤,但苦于阴阳二路难相随。当女鬼告诉他可以藏于伞下便去得的情况下,毅然带她前往。故事既描写了李老三见义勇为的性格,也借喻这一鬼遇现象,警告世上恶人,天网恢恢,为恶必报,被害者就是死了,他的魂灵也会千里寻仇,给予惩罚的。

由于民间长期存在的鬼魂迷信,还出现了许多野鬼、宅鬼、厕鬼、夜义以及人死招魂、勾魂、喊魂、魂奔、僵尸等等传说。为了让扑朔迷离的鬼域现象更加完整地呈现在人们心目中,随着佛教地狱观念的传入,编造了一个所谓阴间地狱的鬼冥世界,也是世人传说中的“丰都地府”。还说在冥界中有位管辖地狱鬼魂的活灵活现的冥神阎罗王。

阎王一词来自印度,是“阎魔罗王”的略称,原意为“地狱的统治者”或“幽冥界之王”。据《法苑珠林》说,阎罗王过去为毗沙国王,与维陀如先王共战,兵力不敌,立誓愿为地狱之主。臣佐十八人,领百万之众。又说阎王殿在阎浮州南二铁围山下,宫殿纵横六千丈。因为阎王犯有恶业不善果,在昼夜三时,有铁融钢汁出现,王宫变为铁。阎王大骇怖,走出宫外。守狱者取阎王高举扑之,放置在热铁上,全身焦然。烧炙时,阎王口里念念有词:“一切众生,昔身作恶行,口作恶行,意作恶行及众生同作业者,皆受此苦。愿我从今舍此身而更得身……”。这里,印度宗教中的阎王是一位殉难者。然而,我们中国人的阎王却形象大异。阎王殿象人间宫殿,阎罗王象人间帝王,不同只是一主宰人世,一主宰地狱罢了。椐《夷志坚》有关“阎王城”的描写,王城威严显耀,楼台府第,栉次麟比。阎王也象人间官吏,装模作样,微踱方步,略有所思。他的职责不是代人受罚,作伟大的殉难者,而是专门惩治他人,枷锁、送狱或流放,自己则逍遥自在。同时,越到后世,阎王的形象越昏溃。他们胡乱判案,草菅人命,贪赃枉法,惨用酷刑。因此,在人们的印象里,阎王成了恐怖、阴森、歹毒、黑暗的代名词。

在冥界中人们常道及的牛头马面,他们是阎王身旁听差的鬼吏。《楞严经》云:“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矛,驱入城门。”俗话将马头改马面。牛头亦称为阿旁。《五苦章句经》云:“狱率名阿旁,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后也用来喻指人的险恶可怕。当然,冥鬼中最具中国特色的是勾魂鬼,民间唤作“无常”。鲁迅先生幼时对之有极深印象,他在《朝花夕拾·无常》写道:“人民之于鬼物,惟独与他最为稔热,也最为亲密,平时也常常可以遇见他。譬如城隍庙或东岳庙中,大殿后面有一间暗室,叫作‘阴司间’,在才可辩色的昏暗中,塑着各种鬼:吊死鬼、跌死鬼、虎伤鬼、科场鬼……而一进门口所看见的长而白的东西就是他。听说他一手还拿着铁索,因为他是勾摄生魂的使者。”的确,据民俗造型,无常穿的是斩衰的凶服,腰间束草绳,脚着草鞋,项挂纸绽,手拿破芭蕉扇、铁索、草盘;肩膀耸起,头发披下来,八字眉眼,头戴长方帽,是个十足的小丑形象。无常鬼的名称是怎样来的,很难找个出处,唯有从鲁迅先生所说的一段话引以为证。他说:“勾摄生魂的使者的无常先生,却似乎于古无证,耳所习闻的只有什么‘人生无常’之类的话。”

谈起鬼,民间总是同怪连在一起,骂坏人为“鬼怪”,对异物也称“鬼怪”。怪,有妖怪精怪之称。民间对精怪的迷信,来自我们祖先的原始思想观念,他们对事物总有一种直观朴实的想象,认为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有神灵。例如对龟这一长寿之物,古时从天子到士民都相信它能预知吉凶,“举事必考(烤)之”,凭龟甲的自然纹理或烤钻出来的纹理来揣知天意和预测吉凶,在当时形成了“龟卜”这门高深的学问。当然,这只是古人天真的信仰。那时的龟虽然神灵,但还未取得精怪的资格,还不能化人说话,只靠龟甲上的纹理来传达天意。后来经过历代民间传说、宗教故事的渲染和文人志怪的作用,龟才升格为精和神灵。精怪的表现形式是人物互变,把物赋以人的灵性,甚至具有神通法力,成为超越于人的神灵。因而除龟之外的各种各样的精怪传说,如狐妖、蛇妖、猴精、虎精、花妖、树怪、芭蕉精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民间传说以及历代文人的志怪小说中,狐精可以说是精怪国度里的第一大显族。狐精的特性就是媚,称狐媚。在《诗经》中有首叫《有狐》的诗,诗歌借狐起兴,抒发艳情。从而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就把狐看成是千古媚兽了。对此,《玄中记》也有记载,“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这则记载说明,狐精化形有两种情况,一是化为美女美少年媚惑人,另一种是化为神巫,能洞达阴阳。后一种情况,即狐神信仰,在唐朝相当普遍,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此后,狐精的故事越传越多,尤其甚者是人狐相恋的故事小说甚多,如唐代沈既济的《任氏》,《聊斋》中的《春凤》、《胡四姐》,借狐写人,曲尽其致,均为文人笔下的佳构。

还有,在历代志怪中,狐精总是与风流红颜联在一起。对此,《搜神记》上有这么一说,“狐者,先古之淫妇也,名曰阿紫,化为狐,故其怪多自称阿紫也。”既然是淫妇所化,自然风流放诞,后来《封神演义》中淫惑纣王,丧乱天下的妲已,也是一个千岁的九尾狐精。据《洛阳伽蓝记》载,后魏之时,“妇人着彩衣者,人指为狐魅。”这就跟今人把那些风流妖冶的女性,戏称为狐狸精完全一样。《聊斋》中异史氏曰:“妓尽狐也。”把那些俏丽迷人的狐精与那青楼卖笑者相比类,真是精当而深刻。狐精,实在是红颜祸水论的神怪式表现。

在我国民间还有一种“物老成精”的观念。“物老成精”,不光是指天上飞的,水中游的,地上爬的或地里长的这些有生命的活物,也是指那些没有生命的器物,诸如扫把、饭勺、锅铛、枕头、木桶、鞋袜、瓷器、桌椅等,只要年代久远,得天地主人之精气,也会成精作怪,就是房子久了也会闹凶。这些作怪的器物往往在夜里以人说话,或化形移动。这种表现形式颇有点象童话,但童话与怪话是不同的。童话的特点是稚气,怪话的特点是妖气。在作怪的器具中,扫帚作祟的传闻极多。早在《异苑》中就记载:“东汉徐氏婵兰,晋义熙中,忽患病,而拂试异常。共伺察之,见扫帚从壁角来,趋婵床,仍取而焚之。”《幽明录》云:“江淮有妇人,为性多欲。存想不合,昼夜常醉,旦起,见屋后二少童,甚鲜洁,如宫小吏者,妇因欲抱持,忽成为帚,取而焚之。”扫帚作祟的传说之所以很多,大概是因为扫帚经常接触污秽之物,染上重重邪秽之气。所以,民间有种迷信,据说人死后出现走尸现象的话,只要拿扫帚一打,尸体就会躺下来。天上的扫帚星出现,就会有灾荒、瘟疫或战乱发生,古人称之为妖星。

由原始人的万物有灵论和建立在灵魂不灭基础上的祖先崇拜渲化而来的鬼神迷信,历代有不少无神论者是坚决予以否定的。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对历代鬼神观作了一个总结性的否定。他考察了鬼神迷信的历史,从左丘明到儒家的诗书礼乐,从世俗巫者到佛、道宗教,最后得出结论说,“妖遂由人而兴”,是“驳儒”巫君子之道编造出来的。后来,那位集古代无神论之大成的熊伯龙对古代鬼神观念也做了一个系统的总结批判。他首先肯定了人的生死是自然之道,人死神灭,不能为鬼为神,也不能祸福于人;圣人所讲的鬼神指的阴阳二气之良能,并非脱离人体的精神转化而成的鬼神;鬼神观念是由人的思念存想所致,由于人“气虚”而“无中生有”,由于人疑心而产生幻象;由于愚昧而好事者的宣扬,鬼神观念得以广泛流传。他分析了人们所描述的一切鬼神的形象,如山神、水神、树神都具有人的形体,从而指出,神只由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他还指出,“衰世好信鬼,愚人好求福。”从认识与社会两方面找到了鬼神迷信产生的根源。

从先秦到清朝,历代无神论者都坚持入死神灭。不能为鬼神,不能祸福人的无神论。他们虽然在理论上都还幼稚,批判也不彻底,但在当时的知识水平和社会环境中,这样的斗争精神和斗争经验却是难能可贵的。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