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大 | 中 | 小
郑建城
清代《永逸碑》,长方形,高110厘米,宽55厘米,厚15厘米。咸丰十一年七月(1861年),陆丰知县和纶所制,竖于东海镇旧圩城隍庙旁。解放后城隍庙拆毁,此碑铺在地面作铺路石,1987年被我们挖出洗净,细辨碑文,已全部抄录(见附件一),内容记述县官、乡绅调处县境治安事宜,对了解当时县内治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88年,又在县府大院内一秽土堆中,发现一块碑刻,约180x 100厘米见方,厚20厘米,碑文竖写,八成以上已辨别不清,但其中最靠右、左两边的两行字却清晰可见,右头行曰:“陆丰县拆城筑路记”,左尾行落款为“中华民国十年六月邑人陈佩琨记彭秉浚书”。陈佩琨(字适生,笔名适园居士),东海镇人,清末秀才,时任龙山高等小学教员。彭秉浚(字翊寰),时任县教育局长。我们在县档案馆查阅《彭翊寰先生哀思录·遗墨》中,有该碑文的影印件,从影印件看出,在影印前,碑文一些文字(特别是一些具体人姓名)已被涂掉,又可从石碑实物观察到,在影印件的被涂处已被磨平,除这部分文字无法辨认外,在影印件中尚能抄录大部分文字(见附件二),可以理会碑文的大意。据清代《陆丰县志》载:东海滘寨城初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高一丈六尺,周围共一百三十九丈一尺,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置陆丰县时,定为县署所在地,对寨城进行扩建,向北拆迁展地,增筑新城,周围扩至三百二十一丈一尺,添筑马路二百七十八丈一尺,可见寨城具有相当规模。民国十年拆城筑路是一大事,所以邑人以碑刻记之。此碑原竖何处,我们无从知晓,1991年5月,托陈清泉先生(东海镇人)访问知情人陈国坚先生(90岁),得知该碑最初嵌竖在国民党县政府大门口的墙上,地点即今县信访办公室前面两株大榕树以南数步处,至民国廿二年(1933年),县长杨幼敏任内,将县政府大门围墙往南移出20米,遂将该碑拆弃。1991年县政协派人把该碑运至县档案馆门前埕边,1991年10月,彭翊寰亲属将该碑运回家乡一陆河县水唇镇枫林村保存。
两块碑文原为繁体字、无标点,为方便阅读,由笔者改用简化字,并加以标点。
(作者:陆丰方志办)
附件一
永逸碑
盖知县者,须知一县之事也,余自去冬涖任以来,遍询此邑风土人情,惟械斗固习,实关系乎民财民命,余所以他务未遑,先于胡厝园,法留塘等村,素有匪徒抢劫陆路者,设立棚寮二座,各派壮勇六名,建旗住卡,昼夜巡防,而陆路遂清;并于后坎、蕉坑、霞绕等乡,素有匪徒阻挠水路者,各授官旗,分段查缉,而河道也通。随即督带兵勇,先将大安、石寨等处,选举公正绅士,前赴各乡,恳切劝谕,息斗安常,而各乡绅耆,即具遵结,互相和睦,并将新旧两圩红黑二旗全行烧毁,如有乡团更练应用旗帜之处,俱改用黄旗,以绝斗根。及后坎、河田、水唇各处,次第俱具遵结,安居乐业,并将彭、罗两姓,太平、连平两约,现令改为和平一约,亦绝争端之一道也。爰于城隍殿旁悬挂“四境一家”匾额,犹恐及久变更,复泐“永逸”石碑,一道将原举公正绅士,所劝各乡绅耆,递具遵结之姓名,分刻于后,俟后世子孙,见前代祖父,即经遵劝,永远和好,不至复起争竞之端,云尔也。
今将处息各乡斗案公人姓名胪列,以垂永远。
处息旧圩、上埔等乡公人:举人黄观澜、贡生黄超;具遵结人:陈中理、林茂举、黄进腾;林奕耀、林奕占、林弥高。
处息后坎、虎岛、后陂、官田埔等乡公人:职员陈俊利、陈宏贵、胡万选。生员:林仲修、余熊吉。具遵结人:郑承造、林维坤、沈开周、欧凤仪、余亚训、赖万山。
处息崎砂乡吴、杂姓公人:马守挹、黄进腾、林茂峰、郑绍谊、张以文。具遵结人:吴胜如、吴胜辉、吴胜亮、黄友顺、黄友镇、陈广海、陈贤满。
处息石寨、大安圩等乡公人:职员马守挹、胡万选;生员林仲修。具遵结人:黄梅植、黄超、黄道斋、黄修、吴德纯、吴大川、蔡日秀、邓应麟。
处息西山、青塘等乡公人:职员胡万选,耆民郭义成,生员林仲修、吴德纯。具遵结人:曾佩芳、曾毓麟、曾屏翰、曾正中、黄贵凤、黄成干、黄成鳌、黄贵扶。
处息河田一带各圩乡村公人:揭阳县职员刘象扬,生员张耀光;候选训导范经。具遵结人:彭衍台、彭明溪、罗安澜、罗济霖。
咸丰拾壹年柒月孟秋
同知衔、知陆丰县事和纶,鸠工志刊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