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历尽沧桑在画中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李瑞

我于1929年3月17日(农历二月初七)出生在陆丰甲子镇。乳名李沐。回顾艺术人生数十载,虽道路崎岖,但也略有所成。现把我的人生往事,略述如下,以留给后人。

麒麟呈瑞

甲子镇是个秀丽的南海渔港。每逢海水退潮时,港口便会浮出六十块礁石,与天干地支相配的六十甲子偶合,因此得名。甲子港鱼虾海鲜四季不断,富足丰饶,远近闻名。镇内有条长长的中街,中段叫元高街。那里有一爿坐东朝西的一进二间小铺面,挂着“云林阁李麟洲丹青画处”的招牌,主人便是以卖画为生的我的父亲李麟洲。我的父亲擅长民间传统丹青画,人物、肖像、花鸟、虫鱼画等无所不会,宫廷古典画、宗教画、山水画技艺甚善,名闻遐迩,本地人很敬仰他,称他“李仙”。

在我出生的1929年3月间的一天早晨,突然枪炮声四起,红军赤卫队源源冲入甲子镇,与白匪豪绅鏖战,市民四处逃离。父亲携着将要临产的母亲,随着人群渡海到甲东岛可湖村大姨丈家。由于人心惶惶,接着又离村逃至近处麒麟山山洞。麒麟山面临南海,怪石嶙峋,洞穴幽深。母亲在这里住了半个月。十七日凌晨,我就在这里诞生了。

父亲在绘画生涯中,专心艺业,生活拮据,34岁才与母亲结婚。如今产下头胎男儿,喜从天降。可是生活却十分困迫,只能靠大姨丈接济的一些番薯度日。不久,苏维埃政权建立,全家才搬回甲子家中。

父亲喜获男儿,在高兴之余,为儿子算了个命,认为儿子命中缺水缺木,便给孩子取个小名“阿沐”。后来改名“瑞”。大概是因为我出生于麒麟山,取“麒麟生瑞”之意。

在战乱年代,民众生活十分穷困,求画的人不多。父亲虽然画技精湛,但只能是“一日打鱼,三天晒网”,常常吃了上餐,没有下餐。一天,母亲(姓吴名糖)起早准备晨炊,探手一摸,米缸空空,不禁鼻头一酸,哭出声来。面临断坎,父亲又不在家,她只得强打精神,到邻居“泰源米店”赊借。店主一听,立即把量出来的两升米倒回米箩。此时幸得父亲拿着一束章鱼头,两条马鲛鱼回来,母亲至此,才松了口气。那时家境穷困,就这样半饥半饿也挨了三个年头。接着“阿杰”弟出世了。又过两年,小妹桂枝也来到人间。父亲无力养活家人,把三岁小妹桂枝卖给甲子东湖的一户人家,至她7岁那年才被母亲倒买回家。

丹青熏陶

我的祖父是位凤阳教青草医生,人都称他“娘鱼仙”。在父亲三岁时,因鼠疫盛行,过早地夺去了祖母的性命。祖父挨了那么多苦,见到父亲生男育女,特别是我这个大男孙出世后,他高兴得日夜逗着我玩。常常变些戏法哄孙儿,有时用黄麻骨教着我造小车,制作小玩具。吃鱼时,他把鱼骨拣出来做成白鹤、海麻雀、小风车。有时祖父外出采草药,特意捉回大青蛙,脱下蛙皮蒙在竹筒上,制成小鼓教孙儿敲打。在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小玩意中,使我的孩提时代,感到无限乐趣,在小小心灵上,受到艺术的熏陶。从幼童开始,我就十分喜欢看父亲作画,经耳濡目染,觉得很有趣,常常拿着木炭在地上涂涂画画,学着父亲的样子,画些鱼虾鸡鸟之类。有一次,我跟着妈妈到渔村榕树下拾树叶,自己找个荫凉处,随手把沙地抹平,用树枝画鱼虾,许多人上前围观,见画得好,都啧啧称赞。有一位比我大的野孩子,很不服气,也拿起树枝画画,要与我比赛。但大家都齐声说他没有我画的好,他一气之下,竟拿起碗片朝我打来,尖利的碗片击中我的头额,使我至今还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痕。

1934年秋,我刚满五岁,父亲就把我送进离家不远的古竹庵小学读书。那时的风俗,在入学时,要举行拜圣仪式,一拜孔子三叩首,二向老师三鞠躬,并在孔像面前摆上葱糖、熟蛋等礼品,拜完回家吃葱姜粥。但是由于我年纪尚小,经不起“三公六爷”孙子的欺侮,只念了二个月,就辍学不去了。第二年,我进入“六一”小学念书。那时,学生都穿童子军服,父亲一时没钱买,我因此哭了几场。后来父亲新收了一位绘画徒弟,有了点小礼金,才让我买套校服穿上。进学校读书以后,我学画画的劲头更足,白天上课,回到家里就画画。第二天上学时,拿着一小叠小画,到学校与同学们换白纸,一张画能换三、四张白纸。纸张多了,画也绘得更多,既受到同学们的称赞,又鼓舞了自己。于是我除了上课做作业,就埋头学画画。我就这样在这间小学读了一年书。不久,这间小学遭到日本飞机的轰炸,教室倒塌,不能上课。次年又不得不转入贤堂小学读书。八岁那年,我又转入甲子中心小学念书。此时正当抗日时期,因为在前两小学读书时,就是因日本飞机的轰炸,致使我中途辍学,在我小小的心灵上早已萌生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仇恨。加上学校的进步老师组织了抗日宣传画,我也就同老师们一起,拿起稚拙的画笔,到街坊墙壁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宣传画,这使我感到无限光荣和高兴。因为我这时的画作,不是过去的小玩作,而是像大人那样画有意义的画了。

不几年,当我还没有读完小学时,日本鬼子在甲子港登陆,甲子沦陷,我只得跟随全家逃亡来到双坑村,居住在一间公祠中。此时父亲只靠着为该村富户余丙乾等画全身公祖肖像,攒点小钱度日。当时,我虽然只十二岁,但每逢墟日,就得挑起往葵潭镇购买番薯的重担,开始了艰苦的磨练。除墟日外,平时我一刻不离地跟在父亲的画桌前,帮他磨色、研墨,并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观察父亲作画,恨不得一下子把父亲的绘画功夫学到手。父亲见我这样专心,也十分高兴。他不仅时刻把传统绘画的基本功教给我,还处处启发、引导我弄明“传神”的一系列基本知识。有一天,我在山溪里钓了条大鲤鱼,还没把它拖上岸,就让它逃脱了。回到家里,因为心有不甘,就把那条鲤鱼画了出来,父亲看后很高兴,启发我说,你画的鲤鱼虽然画得象,但还不够传神。因为你只看了一眼就让它逃走了。如果能再看久点,认真观察,记住特征,你画的鲤鱼就更传神了。

在这些日子里,父亲不仅精心培养我绘画,更重要的是他那种刚直不阿,是非分明的铮铮骨气,对我一生的影响更大。记得有一次,惠来东港富豪林贡爷,慕名请父亲去他家里画全身肖像,因为迟去了几天,怪我父亲没把他放在眼里,有意羞辱。当父亲去后辛苦了许多天,把画好的堆金彩粉工笔像幅摊在桌上让贡爷观看时,他拿出一大把银元排满画面。开玩笑说:“李仙,你的像幅虽好,我的大银摆上去不是比画更好吗?”此时,父亲吸口水烟筒,想了想,他一声不响地走近桌子,随手把银元扫落地下,将像幅撕碎,一文不取地收起画具包袱拉着我离开富豪家。父子步行回到甲子家里,因为无米下锅,受到母亲的责怪。但我为父亲这种宁可饿死,决不受辱的举动,感到高兴。我为父亲的素养、情操感到自豪,使我从此更加专心致志地刻苦学习绘画技艺。

1942年,侵华日军已从甲子陆地撤退,我们全家也随着搬回甲子镇居住。回到一贫如洗的家里,父亲经常外出绘画找寻生活,母亲去母姨家做客,留我在家里绘些画售卖。家乡亲人及渔民很喜欢我的画,此时,人家需要画什么,我就画什么,不懂的东西就找前辈画师请教。有一天,见父母都外出了,只有我一人看家,想起几天后就是春节了。按甲子的习俗,每逢春节,都常有民间社头组织跳英歌舞,热闹一番。我想,如果把我们社头那些小朋友们集合起来,组成英歌队出街游行,那英歌队里水浒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的脸谱化装,也可让我大显一番身手。一时心血来潮,为了试试自己的本领,就叫来几个小朋友,分头串连,招来满满一屋子人。我们要出英歌队啦。但此时,到日头下山,只剩四个多钟头,又没有钱,出英歌队谈何容易。于是我们分头到街道店家与渔户财主要求支持赞助,讨钱买纸糊帽,买米煮粥,向船主要来些破索头作照明,连社头老英歌馆的锣鼓等道具都被小朋友们借来了。大家食饱粥后,各自负责穿戴。当晚,英歌队一定要出街,我忙得想要哭出来。

成百人的脸谱化装,没有灯火,靠小油灯,没法化装脸谱。只得叫各人用手指当笔拈些黑、红、青、白色料往脸上胡乱涂抹。小朋友们互相抹墨,还有未穿戴好,而英歌锣鼓却打响了,人声、锣鼓声,嘈得好像家门在爆炸,只好排成长龙把一队小英歌队扭出中街。此时,找孩子的家长们因认不出他们自己的儿子,也参加到队伍中,游过四街六巷,好不热闹。可是我家里,满屋却弄得一塌糊涂。第二天,父母回来后,见状气得啼笑皆非。

接着是元宵节,元高六社旧俗要游水灯,各社需参加游灯比赛。为了学艺,我竟自作主张,借父亲的牌子,把做几十枝鱼类的生意揽回家,并签订了合同收了定金。父亲知道后,气得大发雷霆:“时间紧,几十枝大鱼灯要怎么完成?真是胆大包天!”骂完后,父亲只得通知几位学徒并全家投入,指挥大家日夜赶做起来。尊敬的父亲眼熬红了,我也累得差点病倒,但终于如期交货。社头都很高兴地说:“你收做的这批水灯,质量很好。社头不是信你,而是信你的父亲是个糊纸彩灯名师。你李瑞年纪虽小,胆识大,真是难得”。

励志从艺

1943年全县发生严重的饥荒。当年春节过后,荒情已露。父亲认为不能在甲子这样一个靠从外地进粮的地方挨饿。为了活命,他携全家逃荒。这一年我十五岁。在逃荒的路上,我帮着父母挑物件,照料弟妹。一路只见赤地千里,尘烟滚滚,到处是逃荒的人群。这一天足足步行了六十华里,来到惠来县葵潭镇石鼓巷,在黄氏祠堂的破屋里暂住。以前低头在这里为富豪李万成、黄三合等及当地群众画过像,为当时十分显赫的国民党军师长翁辉廷的父母画过金碧辉煌的金身像和“全家乐”肖像画,还为他们复制了很多祖祠历代前贤的“堆金沥粉”全身像幅,他们称父亲为“神笔画仙”。因为我父亲的画工笔精彩,而工钱贱,又从不题名。但我们此番落难至此,却人情淡薄,到处无亲,求生无门。

尤其可怕的是,平时每逢葵潭墟日,我还可以上街摆摊绘画,争点微薄收入,但天不作美,连续几个月阴雨绵绵,断了上街招客画像的门路。为了拯救全家,我年纪虽小,却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在葵潭墟卖不出的小品画“武松打虎”、“公关”、“观音”、“猫踏五鼠”、“福禄寿星”、“神农氏”等复制一批,上门找富豪子弟换点番薯煮汤垫肚子。有时,父母弟妹迫于无奈,还分头到有钱人家求乞。母亲陪嫁的一双银手环也早已被父亲拿去换米度日了。为了不被饿死,母亲常常去采野菜,上山挖“毛猴头”摘树叶等充饥。有一次,父亲带着十三岁小妹桂枝,从葵潭冒雨步行回陆丰碣石,大富人埠源是个腰缠万贯的海匪。以前父亲曾被他用轿子抬去新祠堂画先祖像。但如今他却拒不相见。找不到“救世主”,父女带病冒雨步行60多华里,当夜回家病倒了。眼看全家没法活命了,母亲啼啼哭哭,背起无钱治疗患痢疾的小妹桂枝去放生,我们全家痛哭一场。一路阴雨绵绵,母女朝普宁公路步行,当晚睡在大南山下的葵坑村草堆边。此时,有一位老妇见她母女,要留桂枝作女儿,先交给母亲四斤赤皮糙米。因双方语言不大通,没有详谈。为了活命,母亲只得忍痛把女儿交给她。拿着糙米回家后,母亲日夜悲啼,惨痛至极。在这个可怕的岁月,我家虽然为饥饿潦倒,但幸吉人吉报,还算祖公积德,没被饿死。饥荒过后,我家又搬回甲子居住。

1946年,我十八岁,已是一个健壮的青年人。此时父亲体弱多病。我立志承继父业,挑起重担,提着包袱,背着画夹,上山下乡,栉风沐雨,串农户进渔村,按照父传方式,画哪家吃哪家,处处为家,以画为业。

我长年到群众中去,把根深深扎在群众之中,向民间吸取养分。群众不仅给了我生活来源,也熏陶培育了我的绘画艺术,使我逐步锤炼成为一个真正的民间画师。有一次父亲请友人写介绍信给我到汕头找朋友,请他帮助我在潮汕立足从事绘画生涯。我高兴地到汕头荣隆街51号1座4层楼的老板庄夫人家。她见我是个人才,便留我住在二楼厅中。后室内住的是她女儿名凤号慧明,住房敬奉有观音。她母女很善良、爱才,留我长住。庄夫人只生一男一女,男子已离世,媳妇住在四层,她在汕头彩陶厂做工。凤姑娘,眉清眼秀,喜好古文。她父亲生前广蓄文物书画。凤姐每天都在看我临摹宗教画。这段时间,凤姐的同学艺友云集家门,有些是彩瓷厂的女画工和她们的书画老师,其中涛美人和娇姐等都是专画花鸟商品画的。他们经常请我为她的同学家长写照。我画哪家吃哪家,十分随便,酬金随送,很受欢迎。在汕头几个月,向了许多像和画,交上许多画艺界朋友。

此后,我还几次去汕头、潮安、潮阳、揭阳等地绘画,认识了更多的画艺界朋友。潮汕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之乡,古今文人墨客荟萃,名家辈出,陶瓷驰名于世,也是潮剧之乡,华侨之乡。当地先贤祠堂庵寺很多,我在这些地方画像作画,绘制先贤像幅,有幸看到许多家藏的古代书面珍品,这是我早年学习绘面的难得机遇。我在潮安、揭阳、潮阳所见宫廷贵族的肖像画,画师的情感非常深厚,体察非常精微,丹青制作十分优美,堆金沥粉,金碧辉煌。其中有顾恺之的“传神写照”肖像画。我画像作画,画哪家吃哪家,哪家有珍藏书面旧作,就借以临摹学习,主人合意的就被主人拿去,或卖钱度生。我那时曾经临摹过任伯年、吴昌硕、唐伯虎、阎立本、吴道子、李思训、王维、米芾等人的破旧画,但当时我还不知道是名家作品,正是芝兰以为草,明珠以为石。

我还经常在普宁大南山下云落、三寨、古庵等山区农村为群众传神写照,接触不少人。每到一处便由朋友作导游,一村画过一村,因而在那一带享有盛名。所以说,我走到哪,便受到了哪里群众的欢迎,我又曾在梅林、新楼村为富人画像,住了一段时间。地方上有不少老文人,书艺造诣很深,其中新楼村一位教师一生酷爱书画,也请我为他传神写照。他名叫赖廷深,八旬高龄,白发长髯,慈善可亲,他对我的画作赞不绝口,赋诗一首并书写装裱赠我。诗云:

李瑞丹青出天然,书画有神类米颠;

描态仿同吴道子,艺风胜过浑南田。

九天星斗图中现,万里江山笔下扬;

一见英华知脱俗,聪明人物正少年。

老人家对我的高度评价,使我受到莫大的鼓舞。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继续勤学苦练,把民族、民间绘画发扬光大,争取为人民作出奉献。

在上山下乡绘画的日子里,有一次我到惠来县兵营十五乡为人写真。这时有位姑娘总是默默地站在背后观看。日复一日,我们认识了。她就是我现在的妻子黄惠卿,乳名阿香。有一天,当我画完要回家时,邀她随我到甲子一玩,她十分乐意。回到家里,父亲一见十分满意。1949年农历八月我用自己绘画积存的十六担谷子作为聘金和婚事费用,把她娶了回家。结婚之后,父亲安排我们夫妻另立门户,在甲子镇将军巷开了一间画馆。从此,我与妻子一起,以情以爱,全心全意地学习奋斗,谱写美丽的绘画生涯。

1949年我们夫妻开店画像之后,妻子聪明好学,渐渐学会了画炭精像。因此,店前画人像业务由妻子承担,我就抽空到外面写生。我热爱家乡大海,热爱渔民生活。我的父辈是世代居住在甲子渔村的民间画师,我少年时就致力继承民间传统丹青“传神写照”绘画技法,因此我的画就保持民间传统绘画的特点,同时以工笔重彩技法,增强传神肖像画的真实感。有一回,惠来蟠龙阁庵寺派人前来邀请我前去画佛像和临摹壁画,我感到十分高兴。回忆起我九岁那年,因弟弟在海边摸蟹,让“鲨毛鱼”刺伤,毒发怕冷,疼痛难忍,急得全家团团转。此时,幸得一位渔姑指引,背着弟弟到回龙庵请和尚治疗。那位老僧人见状十分和气地安慰我们,并立即用点红蜡烛倒滴点油,即时治疗好,气消痛止。此后,我对庵堂寺庙总怀着一种崇敬的感情,常常主动跟着父亲到庙堂里去画宗教画。父亲为民间绘画,他一生的经历对我影响很大。当时我对宗教题材认识不深,要想画好它谈何容易。例如,把观音菩萨错画成脚上穿鞋。以后在父亲的教导下才慢慢融会贯通。佛教在中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佛教文化。佛教绘画由于以“传神写照”高超技艺绘画,都能画出庄严、悲智的神韵,一见而生敬仰之心,内心忘却世俗,呈现出一种纯净的心境和不可思议境界。记得在蟠龙阁画佛像,在寺里的大幅画壁要先用纸灰刷白,用矿物质土色上在未干的湿壁上,不能先起草稿,需直墨挥毫,全凭想象画出大慈大悲的观音以及十八罗汉、普贤、文殊等菩萨图像。各种宗教内容的壁画,不能画错,难度很大,否则,一错千古恨。曾有几位看过许多庙寺画的文艺家与老僧人赞叹说:“李瑞的宗教画,这种表现方法,高深莫测,卷褶飘带之势,恰似吴道子关带当风的画法,造诣很深。”当时大家的评说使我终生铭记在心。

崭露头角

1949年秋,历尽苦难岁月的甲子镇,同全县人民一样迎来了解放的春天,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开始了。这时,为了配合各项政治运动,镇政府动员我参加绘画宣传工作。我出身贫苦,对新社会特别亲切,现在穷人翻身得解放,应该感谢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虽然协助政府搞宣传工作没有任何报酬,但我还是积极响应。我毫不犹豫地把画相店的业务交给妻子,日以继夜地投入各项宣传工作。不仅上街画壁画,画伟人像,画政治漫画,还兼任业余剧团的舞台美术布景设计,画各种场景。还经常随团到处演出,为演员化装,与演员们“三同”,多次带病工作,曾多次受到领导和群众的称赞和表扬。在这些日子里,虽然工作生活劳累,但已看到前途,心情十分欢快。这是因为绘画生涯的观念变了,再不是过去旧社会艺人只求生存的年代了。在解放初期在基层搞展览和参加其他宣传绘画工作,如果一味想钱,组织就不需要你,人家也看不起你。开画馆想发财,首先是没有社会责任感,更谈不上对革命事业的奉献,也难以创作出上乘之作和表现出自己的感情,我的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创作的变化,就是在这时开始的。

1952年,县政府筹备召开冬季物资交流大会。同时,县文化部门决定搞画展,镇和县的领导邀请我到县参加画展。要我画反映现实主义艺术作品,歌颂新社会和新旧社会对比的题材。有一次我在县文化馆看到一些苏联革命史油画册,大多反映苏联劳动人民过去在统治阶级的铁蹄下,过着悲惨生活的场画。这使我想起自己所熟悉的家乡渔村。渔家在旧社会所遭受的苦难比起苏联油画所反映的情景,不是更惨吗?于是我借用于油画的形式和技法,把以往在渔村的所见所闻从脑子里挖掘出来,经过四个多月的日夜劳作,完成一套30多幅的水粉画“血海”,后取名《渔海》。这组水粉画,较全面地把渔民过去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和悲惨生活场面表现了出来,有力地控诉了旧社会反动统治者以及渔霸、流氓、恶棍欺凌压迫剥削渔民的罪行。这套组画在县文化馆展出后,反响较为强烈,使观众大受感动和教育,得到县党政机关的表扬,获得奖励,县委宣传部授给奖旗一面。县文化科领导对我很关心,为了更好地协助他们开展工作,动员我迁居县城,我同意了。就在1953年初,我携全家定居东海迎仙街一间小楼内,在二楼东窗外挂上“李瑞画处”的牌子。此时县机关的宣传任务繁重,展览一个紧接一个,各机关单位的会议室、办公厅都要挂马、恩、列、斯、毛主席的巨幅画像,以及反映“社会主义好”的各种巨幅图表和宣传面,各个单位都不断地聘我绘画。我只得把“画处”的业务全部交给妻子,自己日以继夜地投入画领袖大幅肖像,还多次参加县、地、省组织的各种展览,忙得不可开交。同时,8幅水粉画《保卫祖国》入选“广州军区美展”,获“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54年)金质纪念章。在这近三年绘画活动中,我接触了许多画艺界的老前辈,结识了许多朋友。同时经常跟随领导和同行们深入基层、深入渔村,更加系统全面地体验渔村生活。在渔村我高兴地看到组织起来的渔民兄弟热情奔放的劳动场面,看到渔家姐妹眉开眼笑的欢乐情景,对比过去的苦日子,使我更加感到无限亲切和兴奋。不久广东省美协决定筹办“广东省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一些画艺界的朋友对我说:现在省美协筹办“青年美展”,你对家乡的渔民生活很熟悉,如果用这个题材并加以发挥,是可以创作出好作品参展的。是啊,但画什么主题呢?我把家里许多有关渔村的速写本,以及为渔民“传神写照”各种人物形象底稿拿回来,进行反复思考,挖掘生活的灵感。这时,渔民兄弟在晨曦中哼着渔号,齐心协力把新造巨船大桅抬上渔船,准备出海生产的热闹场面浮现在我的脑际。于是我便用这个题材创作出《渔家》、《渔家乐》两幅作品寄往省美协参加画展。接着我再一次到惠普大南山老区,为一些老相识绘画肖像,聊以感谢他们在我少年穷困潦倒时,给我的帮助和哺育之恩。就这样过了几天,即1956年6月一天,我正在普宁大南山葵坑村画像,突然妻子惠卿风尘仆仆,单身一人前来找我,说县文化科捎来封信,要我在几天内填好表挂号寄广州。到了六月中旬,县文化科的同志拿着这个月15日的《南方日报》兴奋地告诉我:“你的国画《渔家》发表了,还荣获省青年美展二等奖。”此时,我激动得满眶热泪。20多来的勤奋磨练,第一次得到社会的肯定,还有什么使我感到更高兴的呢?接着于1956年6月,国画《渔家乐》入选“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荣获中国文化部颁发的纪念章一枚。这些作品都以沿海渔村生活为题材,是我重返渔村,进一步体验解放翻身后的渔乡新生活之后创作的人物画。作品从内容、形式、技法,继承和发展了民间传统丹青表现力,为民间美术的表现增添了现实主义的内涵。作品立即引起了中国美协广东省领导黄新波、黄笃维、黄安仁、蔡迪支、王立、陈望等著名画家的重视,他们先后在省内各种报刊撰文,给我加温鼓劲,大加赞扬。

省美协党组负责人蔡迪友、黄新波、杨纳维在《南方日报》联合发表《欢迎美术战线的新生力量》一文称:“李瑞的《渔家》表现渔业社的社员们正在合搬运桅杆,安放到社里新建的木船上去,画里的人物健康、乐观,充满了生活的信心,有力地表现了组织起来的渔民的精神面貌,整个画面,也传达了作者对渔民的诚朴、亲切的感情。”《羊城晚报》也发表了省美协副主席黄笃维的文章,称“民间艺人李瑞以渔民生活为题材的两幅作品(指《渔家》和《渔家乐》)反映出渔民的新面貌。那些健康和漂亮的渔民形象,笔法奔放而有力,显露出作者那丰富的感情与对生活的感受。”《广东青年报》1956年48期第4版刊登省美协副主席黄笃维的《繁荣美术创作,培养新生力量》文章,文章中写道:“陆丰一位社会青年李瑞,这次入选的几幅国画,气魄很大,正面人物刻画得也不错,能够注意运用民族传统的绘画形式反映今天社会现实生活,这是一种很好的倾向……。”《广东文艺》、《广东农民报》等也先后刊发作品及评论文章。

1956年秋,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省分会成立,我应邀到省参观美术展览,住在中山纪念堂左侧省美协三木楼二楼宿舍。上午在楼下大厅参加中国美协北京王朝闻先生美学讲座会,夜间我第一次见到汕头地区版画家陈望等人。第二天的上午他带我到广州人民北路湖边新村拜访省美协主席黄新波、副主席黄笃维、秘书长黄安仁、党组领导杨纳维、孙文斌、罗宗海、林庸、方人定、陈洞庭等著名画家。老一辈画家对我很关心,给我以热情接待,并亲切鼓励,使我感到无限荣光。同时,黄安仁还送给我一些珍贵《扬州八家史料》、《王朝闻新艺术论》等书,黄新波赠送一批宣纸、笔、墨、颜料等及画册,黄笃维赠了书法墨宝等。此后省美协还时时推荐我的作品给报刊发表,有时还汇款给我作为生活补助费。这一切既使我受到感动,为表达谢意,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以后的岁月中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搞创作,为光大中国画艺术作出更大努力。

大显身手

1958年是人民公社、 “大跃进”的头一年,为了适应时代需要,《陆丰报》增设版面,我被借调入《陆丰报》报社搞美术工作。在报社里我更加忘我的工作,当时既要画好版面的美术插图,又要根据报道动向搞美术创作。期间,我创作了“三毛游香港”的连环画,被印成小画册,发行万多册。此时我有机会同编辑记者一起经常下乡采访,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生活,熟悉生活的过程中,搜集和积累了大量生活素材。在工作之余,我连续刻苦创作了国画《送行》、《访问》、《送饭到田间》、《农乐图》、《千里甘泉敬亲人》、《远航归来》、《焦裕禄叔叔好》、《渔港丰收》等10多幅作品,分别入选“庆祝建国十周年美展”、“双革双新美展”、“社会主义好美展”、“华南美展”等多次美展。好多作品并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获得多项奖励。

1963年,我同文化战线的同志一起到博美镇溪碧村蹲点。为了帮助农民绘画爱好者提高绘画水平,举办了农民美术博美培训班,精心传艺。就在这一年,我接到省美协要举办美展的通知。我再次深入渔村。在我熟悉的渔村,我为渔民画肖像一起生活。在反映渔村新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意境。寄意深刻而独特的国画《一曲渔歌北京来》就在这时诞生了。这幅作品的内容完全来自生活,是我在熟悉的生活中,抓住一个独特深刻的场面勾画出来的。场面充分概括了广大渔民生活在解放后新社会的欢乐情景,画面让人感到渔民妇女的善良、纯真、优美,因而受到各界人士的共同称赞。陆丰教育界老前辈郑一梦先生曾作诗赞曰:“岭南春色一枝开,《一曲渔歌》蜚艺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省委农村部部长马轮也寄赠诗称:“癸卯过陆丰,走访李君寓。一曲北京来,人在欢腾里。渔妇织新罗,欲舞婆娑起;春讯逢圣代,请画我集体。”及后诗人杨永可在来信中写道:“……我爱看你的画,尤爱你的国画《一曲渔歌北京来》。我爱其意境深遂,爱其气魄恢宏,爱其形神兼备,爱其韵味醇厚……”这幅国画从而被评为“广东省群众美展”一等奖,在《广东画报》等多家大报刊发表,被“广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印成年画,发得数万份。在同一时期,我创作的《渔女拧线》在《人民日报》发表,《送行》在北京《工人日报》发表,《田间送饭》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年画,并载入《潮汕国画家选集》、《国际现代美术精品荟萃》大型画集等,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授予“世界铜奖艺术家”称号,颁发铜鼎金杯,权威证书。以后这幅《一曲渔歌北京来》国画作品,我在广东省人民美术出版社重新画成年画时,香港《文汇报》记者及电台曾来采访。这些荣誉使我感到安慰和自豪。就在这一年,我被吸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省分会会员。这时父亲非常感动,他向美协的会员证鞠了一躬,激动得恸哭流泪,并写了长信寄到广东省美协党组表示谢忱。

《一曲渔歌北京来》创作成功之后,省地美术界领导对我特别重视。当然,我的这一成就,也是他们长期对我关怀帮助、培育指导的结果,我从心底里发出由衷的感谢。这一年,粤东地区美术界领导,组织全地区十多位老国画家到兴宁合水水库及梅县矿区阴那山等地体验生活和写生,并与当地美术工作者一起交流创作经验,我也被邀前往。一行中有刘昌潮、王兰若、郑奕辉、陈望、林应强、蔡仰颜、陈政明等画家。我们一到兴宁,满街都挂着“欢迎”标语,当晚住在水库招待所。白天游览写生,夜间则看山歌剧,有时分别为演员与服务员写生画肖像,而为她们所画的色彩“传神”头像,全部被要去。有一天晚上,当地领导同我们开了个座谈会,表示热情接待。会上兴宁县一位女县长当场索画,于是我排开宣纸随手挥毫作画。我画的是一个美丽健康的渔民姑娘,她托着腮,身边放置酒罐,独坐海边凝视海洋,在等待渔郎归来。当我把水墨面基本画好后,最后正蘸着玫瑰红朝姑娘嘴唇上着色时,随笔红水突然滴在姑娘鼻前的纸上,围观的人群“啊”了一声,大家感到十分惋惜。开始我有点着慌,老画家们也担心我在场出丑,很不愉快。但我的心很快平静下来,在画好其他应着之色后,灵机一动,把在画面的红点色上再加点水化淡,画成花枝。结果托腮姑娘手上还多拿一枝鲜花,接着我在画幅还题上“香花美酒待郎归”,顿时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了热烈的掌声。老画家们不仅松了一口气,还十分满意地上前同我握手祝贺成功。

1964年夏,文化部举办全国美展。我的一幅3米长年画“军民联欢”是广东省重点作品,草图先送北京。中国美协广东省分会通知湛江地区和汕头地区入选作品的作者到广州市百花园宾馆集体创作。汕头地区七个重点作者,我与杜应强、蔡仰颜、陈政明等由陈望带往广州市中心百花园三楼搞创作。我的入选作品《军民联欢》是一幅百余人物的巨作,需要在单房安静的环境工笔操作。省美协主席黄新波对我特别关照,不仅把我安排到广东画院湖边新村环境较好的广东省美协二楼的单房中,按所需为我备足了3米长厚宣纸,各种好笔、墨、色、正雷金粉等,还派家中保姆送茶水服务,领导们时时临场关怀,并叫老油画家余本的用车在顺路经过时来往接送,真是情如细丝,关心备至,使我永志难忘。

省美协领导参加地区集中研究初稿时,中央、广东省电台曾派员采访报道。省美协副主席黄笃维向我开玩笑说:“李瑞有生活。海陆丰的渔民个个画得地阁肥肥象李瑞。”年画《军民联欢》作品完成后入选全国美展展出,并参加五省巡展。该画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年画。原作被美协收藏。该作品被载入《国际美术精作博览》(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名人大辞典》(香港国际出版公司出版)等。

1966年春,我参加广东省美协在广州美院创作学习班时,省委宣传部行文给汕头地委和陆丰县委组织部,通知我参加省美协美术创作组,到南澳岛蹲点三同,体验生活,为期四个月,准备创作 “军民联防”组画。我同汕头地区画家杜应强、刘大明、郑才守等四人为一组,我被分配到南澳岛老园大队云澳村,与只有十七岁的女民兵迫击炮连长林细妹家三同。在这里,我接触了民兵炮手林耀禧、杨维希、蔡楚芬、林奇音等女英雄人物,深入了解她们的先进事迹,每日到边防海岸线看她们打炮,画速写。夜间点着煤油灯为她们写生。以后到西山村访问女民兵先进人物吴赛英、洪贤、洪妙兰、蔡仕仪等人。在海岛沙滩练兵场上听军号。到四个村的高炮、榴弹炮、迫击炮、步枪连操场观看她们苦练杀敌本领。随她们到炮舰了解海军的英雄事迹,到山顶守军营房做客。画了数百张民兵写生像和积累大量素材。还请岛上三军首长到大队来参加讨论“军民联防”草稿修改意见。所有这些也为我日后的绘画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料。

十年挫折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而来,当年冬,从南澳归来,组织上要我到陆丰县金木雕工艺厂上班,画金木雕图稿,在厂领40多元作生活费。厂长对我说:“你在1965年就被调来厂,没有生鸡蛋,只想吃谷子,厂不需要大画家。”的确,我被调县工艺厂,工资有时在二轻局领,有时在县工交领,有时在文化科、文化局、文化馆领。四个月去南澳岛,有时在县组织部领。还曾参加汕头地区四清总团在海丰搞学“毛著”展览,长期在各基层绘画搞宣传工作,有谁愿养白领工资的画家呢?在“四人帮”“打倒一切”的口号下,我这个贫民出身的“土”画家也不能幸免,被戴上“关山月的走卒”、“牛鬼蛇神”、“白灯笼”、“黑线人物”等大帽子,大字报满厂。接着是日夜批斗,搞个死人灵堂,中堂写“牛鬼蛇神”,进行禁、打、游街、停发工资。更可怕的是把我家传珍贵书画文物和我长期积累的大量写生素材和历史资料洗劫一空。他们说我是黑画家,是地主仔,强迫我参加重体力劳动,不准我回家,谁跟“黑画家”接触,牵连谁谁就倒霉。居民区还日夜迫我全家下乡务农。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我的精神状态一下子瘫倒下去。完了,都完了,这是为什么?但我终究还是个有刚强个性的人,我想这个年代真理遭践踏,难弄个明白。我是个善良、忠厚的老实贫民,从来没有做错什么事。以后才知道他们是从上至下,无虎抓猫,全国皆然。当时为了赶时髦,街头巷尾及各机关单位,家家都一定要悬挂毛主席像和“忠”字牌,而且画得越大越好。金木雕产品出口无订货,转为生产毛主席像章和“忠”字牌。我在生产电线班做体力劳动。有一天县公安局通知我去,使我吓了一跳,“这回可倒霉了!”我身上挂着坏人的牌子到公安局,一听,原来是要我“带罪立功”,为局里中门画幅大毛主席像。每日上班我把胸前的牌子放在画框边,安排一包茶,一包香烟,自己可以冲工夫茶,画好后请我吃一顿丰盛的酒菜。我吃不完,就叫女儿用报纸把猪肉和鸭蛋全部包回家给妻子吃个欢喜。接着在我被挂牌的县工艺厂也要我画四米高的毛主席油画像。作为自己的单位,我十分认真的制作。但工厂无钱去广州购油画颜料,我用明光油、土颜色渗些锯木碎粉,以增强质感。画好后,很象油画画出的效果,我安心了。可是厂里的领导却说我有意画粗,把地上垃圾粉抹涂在毛主席脸上。是有意歪曲毛主席形象,因此又对我日夜批斗治罪,幸得县宣传部长到厂里来,看到我画的毛主席油画像,如实评说:“近看实粗,远看效果好,画得不错。”这才免去一场更大的灾祸。

在对我多次批斗的过程,我怀着对党对人民的无限信赖,每次都咬紧牙关挺住。这段时间虽然无法继续我的创作,但我凭着对艺术的强烈追求,纵然有晨昏杂务,一有清风闲暇,明月小憩,便翻阅画史。这时,我看见民族文化大厦魏然挺立,看见雄伟壮观的民族艺术生命光照寰宇。

“四人帮”被彻底打倒后,文艺界也同全国人民一样,迎来了更为灿烂的改革年华。这时我要求调出工艺厂。我找县人委办公室老主任罗夫,他说:“你是劳模和历届县人代代表,省行文请县研究安排调动工作。因当时县二轻局要会绘画的人,所以才调去二轻局的。”经多方努力,1978年秋,我调回陆丰县文化馆工作。“文革”十年,耽误了我时值中年这段好时光。打倒“四人帮”后,又获得了自由创作的权利了,我把搁笔重新拿起来,投入新长征的战斗。我在笔记中写道:“逆流造就坚强非凡的艺术巨人,同时也毁灭了不少英才。攀登道上向前看,只写下青山不写愁。”我就是怀着这种“向前看”的情怀,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更加努力地把丢掉的艺术生命时空夺回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过去我似乎不知道山有多高,海有多深,世界有多大,因为人只有在生活中碰壁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多大。为了夺回失去的一切,我振作精神,全心钻研艺术,投入新的战斗,常常伏在案上,如醉如痴,忘食忘眠。有时我甚至错把香烟当画笔,错把墨水当茶水,错以茶水当颜色,冲茶忘喝茶,浴澡忘穿衣。

由于“文革”前深入生活及在渔港的长期积累,有了大量的素材及腹稿,加上“文革”后并发出来的“只争朝夕”精神,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创作了大量作品。作品《新长征》参加汕头地区美展获一等奖,并获得广东省科普美展二等奖。1979年的人物画《香茶美酒敬亲人》入选“广东省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全国美术展览”,在《画廊》、《美术》等各报刊发表,并载入《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中国美术选集》等,后来还先后参加台湾、澳门等地巡回展出。

雄风重振

八十年代初,全国人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开放改革年代,在“振兴中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指引下,文艺界迎来了美好春天,我决心在新的形势下做出新的奉献。

1980年3月,我光荣地出席广东省第二届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此后多次出席汕头地区文化局、文联、画院各种文化艺术会议和惠阳地区文化艺术、文联、画院的各种会议。1984年,光荣出席广东省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先进表彰大会。同时,汕头地区群众艺术馆组织十三位国画家到桂林漓江、阳朔、平乐、梧州等地旅行写生,馆长王新带队。我也被邀前往。在桂林,我们漫步漓江畔,赏尽甲天下的桂林景色。在回程时又顺游肇庆七星岩。近一月的旅行写生,大家画稿盈夹,满载而归。在与画艺界一起旅行写生,交流体会的过程,也是我经受“文革”考验之后的一次学习过程。尤其是在初春邀游江边,每日尽兴地在漓江边舒心写生。大家以开放的胸怀,以画抒情,以画言志,画境更加开阔。在此我作桂林风景画共达100幅。1981年12月,我的《清漓所见雨霏霏》、《清漓行舟》、《叠绿清晖》、《碧江烟雨》等10幅作品参加汕头专区群艺馆举办的赴桂林风景写生作品展出。1981年人物画《鱼水情》入选“广东省庆祝建党60周年美展”后参加“天南地北”美展在深圳龙岗等地展出。1982年4月国画《渔民姑娘》参加汕头、赣州等地联合画展。1982年春,人物画《待归》入选“广东省群艺馆群众美展”荣获二三等奖,在《东江涛》等报刊发表,作品入编《中国艺术人才书画作品展》精品集。1983年3月国画《母爱》在《南方日报》发表。入选广东省经济代表团访日,在日本神户举行书画展,作品被收藏。国画《白猴》参加汕头画院在广交展销会上被日本贵宾购去。《白猴》《公关》《献寿图》等在香港宋城展销售出。《甘泉乐》在《汕头日报》发表后被港商购去。1985年人物画《叶落归根》参加菲律宾中国艺术中心中菲建交十周年纪念画展,入编《纪念特别刊画集》,作品在菲大学巴雅标博物馆、黎拉刹大学博物馆、中国亚洲发展银行展堂、中国驻菲大使馆巡展。

1985年8月,我参加广州美术学院和惠阳画院30位多位师生组成的活动队伍,深入惠东六角海岛渔区搞创作活动一个月。我创作了一批渔区风光写生画,其中10幅赠给惠阳作建面院筹款活动。

1986年参加广东省群艺馆组织的省美协18位画家深入海陆丰等渔港渔村生活,辅导当地业余美术作者搞创作活动。

1987年9月15日经省美协领导黄新波夫人章道非、黄笃维、黄安仁等的推荐,我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成为会员。这是我艺术生涯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晚年酬志

我一生和绘画结下极其深厚的情缘。数十年来没日没夜地不懈创作,虽然成绩蜚然,颇有影响,然却未以尽兴游神州。1990年我年满六十,办了退休,离开了工作单位。退休离岗之后,按说可以诗酒对月,安度晚年,享人生清福了。但我觉得人各有志,在我年少时有过两个梦想:一是想念天下书,长大能做画家;二是走遍全国,飞去看看世界。加上在“文革”耽误了十多年的青春时光,在古稀之年,我还要把它补回来。在毫无牵挂的晚年,我更有机会踏遍祖国千山万水,既能酬少年之志,又能登高望远,扩大视野,开拓新的创作道路,让自己的作品更多地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在新的世纪干出一番新事业,为人民作出新的奉献。“既是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于是我怀着“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的执着追求之心,制订了退休创作“蓝图”,即“三圈”计划:小圈圈,走遍祖国名山大川,云游五岳四山;中圈圈,游祖国周边地区,包括蒙藏云贵高原;大圈圈:走出国门,出去看世界。

为了实现这一愿望,我于1990年农历八月初一日,身背沉重行李和画夹相机,自费独游四个月,旅行写生。由秋及冬足迹遍及全国五岳并朝礼佛教四大名山,以及多座历史文化名城。沿途到嵩山、华山、恒山、泰山、黄山、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及其他风光名胜古迹,还游览长江三峡和鄂西的山川,画了大量的写生画与照了很多照片。1992年农历七月初八日,我又一次从陆丰乘汽车北上旅游观光,把视野扩大到东南沿海各省和大西北。我外出旅游都以住足佛寺为主。我到厦门住南普陀寺、泉州市住开元寺、福州市住法海禅寺佛学院、恰山佛协西禅寺。还到宁波市七塔寺、浙江海天佛国普济禅寺、上海市玉佛寺、龙华寺,苏州西园寺、江苏镇江金山江天禅寺、镇江焦山宝慧寺、杭州灵隐禅寺,南京栖霞寺、北京法源寺、净慧寺、太原崇善寺、大同五台寺、山西悬空寺、西安白马寺、乐山乌尤寺、成都定光寺、万年寺、报国寺、安徽祗园寺、肉身寺等。同许多和尚、高僧见面,其中有台湾师祖广钦老和尚,以及星云、慈航、太虚、圆慧、鉴通、悟明、白光、善慧、善性、慈舟等,还有当代海灯、茗山、明赐、桂仑、遍能、网拙、妙莲、根源、新成、仁德、圆明、安仁、传常、真禅、明如、根通、传和、济平、传平等许多法师,并同他们画像。自1990年8月至于1995年10月,共画出全国高僧全身肖像108幅,佛教画多幅,其中赠给浙江海天佛国文库30多幅。画后我赠给大师们和寺庙珍藏,很受欢迎;同时我又得到一些盘缠,也感到很高兴。

1990年10月25日到济南至泰安,第二天乘电缆车上泰山,泰山极顶为天柱峰的玉皇庙顶,“地到天边天作界,山登绝顶我为峰。”望去真是“一览众山小”。并游了泰山街的岱庙,乘车至山东的鲁国故城曲阜的孔庙。后乘车至黄山脚的屯溪市游“白岳”“齐云岩”道教圣地。我乘电缆车登黄山,住在西海招待所后,从黄山乘汽车去安徽长江南岸的青阳境内的九华山。它矗立在平原沃野之上,山势雄伟,层峦叠嶂,泉瀑飞溅,松竹苍翠,古刹名寺鳞次栉比,为“东南第一山”。

1990年11月乘舟经沈家门渔港,后到浙江“海天佛国”普陀山。普陀山,位于中国东海舟山群岛中部,岛上古木参天,奇石林立,岛外洪波浩淼,渔帆点点,是闪烁在太平洋西岸的一颗佛国明珠。普陀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以前全山大小院寺庵堂200多座,比丘数千,真是“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我在这里画历代高僧像30多幅。其后到杭州灵隐禅寺的禅房住下。杭州之美,美在西湖,山明水秀,水天一色。我在禅寺,为监院根源画像和绘“济公云游图”等佛画。其后去上海、无锡、苏州、千岛湖、庐山等“黄金旅游带”。我乘火车到镇江的山林城市,她是江南文化名城。该地有许多历史遗迹,有许多魅力的神话。

我到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参观了南京博物馆等各景点。后乘火车到北京,拜会了中国美协、文联后,到八达岭的长城,又参观石佛寺、  “行宫”,明十三陵、颐和园、天坛、北海公园、景山公园、大观园、金銮殿和华亭寺、雍和宫。接着乘火车到承德,参观举世闻名的避暑山庄。再到北戴河畅游秦皇岛和参观山海关等历史名胜。

此后,由北京乘火车到太原市崇善寺,为根通方丈画像作画,后随僧人到五台山朝礼佛教圣地。我住在显通寺,每日游览多姿多彩的寺庙建筑群。这些具有佛国风情的美丽画卷,寺庙林立的“五峰庙群”,景光十分迷人。后到大同市城内参观明太祖朱元璋王府九龙琉璃照壁。其间到武州山南麓“云冈石窟”,登悬空寺,该寺在金龙峡峭壁上高空建寺,是北岳一绝。

后又乘列车到呼和浩特,住昭君大酒店。每日由内蒙古中国旅行社组织游牧、骑马、骑骆驼。还包旅游车游金刚舍利五塔和昭君墓,及呼伦贝尔草原,观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墓地。午夜又乘列车到达兰州市,住兰州大厦,那里的“敦煌舞蹈妙音反弹曲”使人留连,使人动情。兰州南北南高山环抱,黄河从市中心穿流而过。登山远眺,滔滔黄河奔流东去。我又走上河西走廊的西端,古丝绸路上,来到世界上重要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丝路风情,千姿百态,引人入胜。敦煌,宛如一颗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古代的画师们,吸取了中原和西域的宗教艺术,在洞窟中,无处不显示着佛教画舞蹈飞天的神韵。从洞窟的45000多平方米的壁画和2000多尊彩塑上,处处可见那阿娜多姿的舞蹈和佛教造型艺术美。游完莫高窟,穿行沙漠,进入阳关古道。此时我想起千维的名句:“西出阳关无故人”,情景交融,无限感叹。阳关古道,位于敦煌西汉烽火台西南,四周是茫茫不见边际的戈壁沙滩。沙漠迷离的变化,让你感到大自然的神奇、奥秘和力量,顿生一种博大幽深的美感。

后到闻名的明代长城西端重关嘉峪关。关城雄峙于祁连山与马鬃山之间,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接着我们跟骆驼队走在这丝路古道。闯大漠,走戈壁,登高山,涉大河,遇风雨,冲寒流,白雪铺地,千里不见人烟,一带荒凉沙漠。

我写生喜欢独游,几曾迷失方向,误入动物林区,深夜不见出路,或跑得大汗淋漓,或滚下坡,或遇贼盗的追踪,或行李被抢去。独人行程在外,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

此后,我随中国国际旅游团到达新疆,我坐着小车到新疆维吾尔名城喀什。喀什是维吾尔民族风味最浓的小城市,这里有阿巴和卓麻札,俗称香妃墓,是喀什的游览胜地。新疆有一著名山脉天山。它象一个巨大银白的屏障把新疆隔为南北两疆。新疆是花果之乡,到处可以看到枝叶繁茂的果树、鲜花,使我如置身于神奇仙景之中。我要返程时,紧紧握着导游妹热诚的手表示感谢。正是盛世游新疆,脚踏绸路走。幻景浮在天。我想,人浮在这一新奇的世界中,才能高度认识世界。画家笔下的作品才具有丰富性、时代性、永恒性。

1993年8月7日我再次从广州乘火车到达贵阳,以后乘旅游面包车到镇宁黄果树瀑布各景点写生。其后住遵义市湘山宾馆,每日乘车走上贵阳、遵义高原的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夹道上择地写生。几天后,我又踏进昆明市。这里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冬,地方宁静而优美。其中我先游览路南石林天然奇观,其后到峭壁隧道上“龙门”。后乘游车到大理、西双版纳和三江并流、滇池、丽江、玉龙雪山国家重点风景区。在大理崇圣寺三塔、西双版纳缅寺佛塔等各名胜古迹及自然景区速写,拍照片,记观感。

游完昆明,我北上四川。我站在峨眉金顶,面对美丽如画的嘉陵江、岷江、青江。大江河凝结的新空气,回响着宝顶佛寺超越时空的法号声,别有一番感慨。在四川成都游了杜甫草堂。其后乘汽车到新都宝光寺,为高僧释遍能老和尚和清定大和尚画全身肖像。宝光寺罗汉堂,有五百尊罗汉像,每尊2公尺,衣褶纹条非常清晰,姿态面貌各不同,神情生动,体态万千。

后乘列车过秦岭,途经扬家湾,观音岭,过凤州宝鸡市到达西安。在西安包游车,每天到各名胜古迹游览。我住在西安,有东西旅游线,东线游览秦始皇陵、兵马俑、华清贵妃浴池等点;西线游乾陵博物馆、武则天、唐高宗李治合葬墓与咸阳博物馆、杨贵妃墓。

10月15日离西安直达华山。华山峭拔峻秀巍峨。我爬在苍龙峰上俯瞰蜿蜒曲折的险径。河水在狭壁间,飞流直下,铁链随壁崖行人悬空,更是令人触目惊心。此时,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淋漓尽致地挥写“华山”。

古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在这几年的三次北上旅行中,基本上实现了圈圈计划,虽然程程荆棘,步步血汗,比任何时候的深入生活过程都要付出数倍的艰辛,但是却因此使我在创作视野上,在艺术内涵的探索上,在素材的积累上,都有新的突破。由于眼光更加开阔,创作更赋新意,素材更为丰富,使我在这段时间的创作,不仅在人物肖像画、宗教画方面获得新的灵感,而且在山水、花鸟画等方面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在二次北上行程中,不仅搜集了大批创作资料素材,而且在每次旅行回来,我仍然日以继夜,继续创作。真是:丹青画笔追野趣,写遍河山万里情。综合我的后期创作,这里按作品分类加以开列:

1990年至1997年创作的山水画有:

《嵩山》、《华山》、《恒山》、《泰山》、《黄山》、《峨嵋山》、《五台山》、《九华山》、《丝路情》、《丝绸之路》、《天山》、《昆仑之旅》、《珠穆朗玛峰》、《云南轿子雪山》、《嘉峪关》、《三峡》等山水画108幅。这批画都先后入选中外各级书画展,多次获奖,还分别发表于各家报刊杂志。其中《丝路情》山水画参加1997年7月敦煌西域文化艺术交流“河西走廊艺术界画展”,被聘任该中心艺术顾问、画师。还参加青海昆仑西王母书画展,西部画展。乌江美校报总编强者曾因此称赞说:李瑞走遍全国名山大川,云游五岳,四大名山,“三圈规划”志凌五岳四山苍松岭。中国书协理事沈定庵教授1990年11月在杭州灵隐寺题词赠我“志于道事道功”。

1985年至1997年人物画:

《叶落归根》、《一行热泪两岸情》、《赤子归心》、《顶风闯浪救亲人》、《尸堆娃声》、《小天使》、《有约之先》、《弄潮皇后》、《环球小姐丽姿》、《海峡和平年》、《乐天鹅》、《碰海姐妹》、《迎春接福》、《渔女》(小品100幅)、《飞吧》等国画人物约50幅。其中《启程》由浙江绍兴市周总理故乡鲁迅纪念馆珍藏。《环球小姐》作品由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和平友好国际画展收藏。《两岸皇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城市运动会”全国书画名人画展组委会收藏。《两岸情》由菲国家博物馆收藏,编入纪念画刊。《有约之先》由泰国曼谷中国画院收藏。《渔女》由韩国、新加坡等收藏。《长城颂》赠给汕尾市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助学基金拍卖。《弥勒佛》赠给中国曹雪芹画院扶贫希望工程作为基金。《清漓行舟》、《紫气东来》,赠给上海民族画院扶贫基金,颁发《献爱心艺术家》证书。

1978年至1990年创作古典、宗教画作品:

《达摩渡江》20幅、《贵妃醉酒》5幅、《大肚佛》20幅、《西施》、《李白》、《公关》、《地藏菩萨》、《玄装》、《慧能》、《观音》10幅以及《文成公主》、《老子》、《武则天》、《医龙》、《紫气东来》等。其中《达摩渡江》被国家文化部、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天下名人馆、海外博物馆、美术馆等珍藏。《武则天》由西安时代科研所珍藏。《医龙》由深圳龙华艺术馆珍藏。《老子》由周口博物馆、中原书画研究院、山东等纪念老子诞辰2566周年画展收藏。《紫气东来》由河南、山东、上海民族画院等珍藏和国际孔子文化节中韩画展收藏。《大肚佛》由台湾、新加坡、中国等多家收藏。《贵妃醉酒》由《中日现代美术通鉴》收藏。《昆仑之旅》载入20公斤巨卷的《东方书画长城》画集。《千里共明月》由三峡书画院等珍藏。

1980年至1997年花鸟画作品有:

《白猴》、《牡丹幸福》、《天鹅梦南国》、《青草池塘处处蛙》、《殇》、(青蛙在毁灭、水源在呻吟,自然在警醒,环境在呼救)、《雀斗》、《蜜蜂与牡丹》、《万里长春》、《蛙趣》、《九鲤图》、《苦寒花香》、《三雄》、《冰雪雄鹰》、《幸福温馨》、《鸡声催晓》、《双虎》、《百蛙》等约50幅及小品画一批。《九鲤图》由陆丰市外经委赴日本的经贸代表团作礼品。《白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收藏。《牡丹幸福》山东96国际牡丹花会书画展获金奖被收藏。《殇》、《斗雀》被台湾两岸书画展收藏入画册。《蜜蜂与牡丹》、《百蛙图》由中华国宝鸿图大展收藏。《九鲤图》由陆丰县正字剧团赴香港作礼品赠送。《冰雪雄鹰》由哈尔滨雪情国际书画家邀请展展出收藏。

在九十年代我还先后被邀参加了多次美展和交流活动。

1995、96、98年曾三次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艺术市场中心、文化部华夏文化促进会的邀请,出席北京参加研修会专题学术报告笔会。我创作的国画《白猴》、《飞吧》、《母爱》、《待归》入选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全国画展。出席开幕礼的有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中央书协、中央美院、新华社会等单位领导、专家。代表作入录国际艺术人才联网。连续三年三次我被特邀为高级书画师作品载入《中国艺术人才书画作品展出》精品集。

1994.8.5我出席香港国际书画交流协会等办的《中国书画作品精选》“百家精品展”开幕式、香港中国书画艺术交流活动“锦绣中华”长卷笔会。

我的精品《白猴》、《达摩渡江》入选“百家精品”展出。所入选的作者,从全国32个省、市及台港澳等地区的书画家在港进行学术交流,同时领《精品》集首发式。组委会主任总编沈宪勇先生来信说:“李瑞先生《达摩渡江》此画为中西融和之佳品,是历代佛教题材不常见之表现手法。”荣获“香港新华通讯出版社荣誉书画家”称号。国画《白猴》入选“中国书画家艺术精品展”,作品编入《中国书画艺术精品大观集》,后多次送去参加深圳、香港、台湾、澳门、珠海等地区展出。

1997年我参加了葛州坝神州第一大坝的“三峡截流杯”书画家活动。我的作品曾三次获“三峡杯”全国书画展金奖。

1998年5月,《关公》被安徽“中华书画艺术博物馆(三国揽胜宫魏武堂)”收藏,入编《馆藏精品集》、《中外书画报》。

随着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发展,我在九十年代创作的作品,多次被选送出国参展,并获得各种殊荣。

1998年1月,《泰山顶》入选“水浒杯”华人书画名人大展赛。作品巡展台、港、新、日、美等国家地区。

1998年3月,《渔女》入选由东方中日书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跨世纪书画作家作品大展》,应日本大阪书道院的邀请赴日展出。

1998年3月,《达摩渡江》特邀参加“香港国际书画大展”,作品赴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展出。

1998年4月,《迎春接福》入选世界华人艺术家交流大展赛,并收入1999年在澳门回归《世界华人书画家年鉴》出版8开型画集。

1978—1998《渔民》选入《中国美术选集》大型画集。

1998年《有约之先》入选新加坡共和国“醒狮杯”书画大奖赛获金奖。

1998.1《山水》参加庆祝香港回归国际书画艺术作品展,授予“国际书画艺术家”荣誉状。

1998.传略、相片编入《中华人物大典》。

近几年,我被国内外各书画艺术团体聘任为院士、教授、院长、副院长、常务理事、学术委员、艺术顾问、高级书画师等30多个职称。作品和传略载入300多种国际大型书画名典。《李瑞画集》加入各种国际联网。

近三年参展连续获东南亚金奖。授予“杰出表现证书”,特聘为“新神州艺术院”一级国画大师。

1997年国画作品入选国际文人画家总会主办的97“全球花鸟画展”、“全球山水画展”巡回展出。作品《三峡》被授金奖。《佛像》获金奖。《花鸟画》颁授荣誉状书。总会会长艺术博士易苏民先生来信赞扬该作品有大师风格。作品在送去参加国外巡展之后,颁授中、美、日、韩、台、港、澳、菲、新、泰、加、马、欧等十六个国家(地区)级艺术团体签印的“世界书画艺术名人”荣誉证书,获得三十多个跨国组织发来的荣誉任职聘书。如受聘“中韩新港台澳书画家联盟”任理事。新加坡共和国新神州艺术院授予《当代杰出书画家荣衔》、高级荣誉艺术顾问。由于作品参加国外展出之后特颁“跨世纪中外书画艺术名人”大型证书。签发此证书的有美国东方艺术协会、泰国泰京画院、巴西书法学会、韩国书法协会、世界书画家协会、国际文人画家总会、香港书艺学会、台湾中华艺术学会、澳门环球诗书画学会、中华传统美学会等18个艺术院会。此后还收到由中外七个艺术团体签证的“国际书画艺术家”、“中国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巨匠”大型《荣誉状》的权威证书、作品收藏证书。

这一切使我感到无限欣慰。正是:

绘画生涯六十年,继承父业扬祖先,

历尽沧桑人间路,丹青有成耀今天。

画画之话

我从事绘画六十个春秋,为群众画像作画近万幅,有大量作品藏于民间。其中参展得奖、馈赠收藏作品不下数千幅,有些作品被中外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书画院、寺庙、民间等珍藏。一些代表作的成功魅力,无不受到多方的赞誉。尤其是晚年的大量作品参展,蜚声国内外,收到各级书画艺术团体的大量来函来信,评价颇高赞誉更多。

1995年7月1日《世界日报》刊发的《李瑞专辑》国际版页中,登载“李瑞艺术轨迹”一文和七幅人物画,在编辑按语中赞誉我为“书画艺坛巨宿高手”。作家杨永可在散文集《朝卷千堆雪》中,以“李瑞丹青年更成,越老越忙见精神”的文句,对我的晚年创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汕头画院院长陈望曾经感慨地说:“李瑞的创作热情、精神、冲劲都超人,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着实十分可贵。更可贵的是他保留着正派艺人的难得气质。”这些评价,对我来说未免感到过分了些。但回忆自己一生的生活道路和艺术成就,也觉得不能不是一个真实的写照。

1997年深圳“天下名人馆”馆长饶立新曾几次来信,介绍这个“天下第一馆”、“世界人才库”、“促进人类文明的光辉殿堂”的“天下名人馆”是名人的归属。他们前后已收藏我的作品、传略、身影、声音。并围绕我“四有”形象,设立珍藏专柜,专室藏“名家传”,编“名人传”,出版“名人画”。馆长曾几次来信要我写访谈录。从实践中总结起来是:觉悟精神、艺德双馨、文艺修养。艺术是天地与人格的合成,我认为首先要看画面的精神生命,而作品苦心孤诣,于无为处见功夫。诸如出有时代精神与乡土气息的绘画语言,亲切而真挚的情与爱,以自己专长画熟悉的生活。自己的画没有条条,随心所欲,熟能生巧。心游于艺,神有所寄,以自己一种精神活动,以父辈的绘画传统,远古苍茫的意境,反映生活的艺术境界。要有“匠心独运”的绘画语言。总之绘画之道,是感情与智慧之道,境界之道,觉悟之道。

我在青年时代,尤其是1956年国画《渔家》、《渔家乐》、《一曲渔歌北京来》入选广东省青年美展、全国美展展出、获奖以及作品在各大报发表,是由省美协领导、老一辈艺术家黄新波、黄笃维、黄安仁等同志的关怀培养下供稿给新闻记者的。长期来我和美协及各画院有信扎往来,大家给了我作品很高的赞誉。笃维与周左愚说:“李瑞有生活,有地方特色,有民间艺术传统,有鲜明的壁画风格,有情调,有内涵美。特别对渔民形象刻划得非常传神,形神兼备。李瑞对渔民画得好,有创新,有时代气派,他走自己父辈民间艺术道路,确实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社会青年。”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老前辈和前美协主席黄新波夫人章道非同志曾来信称:“李瑞的画一向以工意结合,意笔中有工笔。丰富了国画两大笔派。近代堪称国画大师者,但所作皆多大笔泼墨写意,而工笔大师,则如凤毛麟角,寥若星辰。如您的《渔家》、《一曲渔歌北京来》、《待归》、《鱼水情》等作品,作画素材从生活中来的形象真诚感情……有地方特色,雅俗而含蓄的民间艺术风格,引发一些画家及观众反复品尝,给了很高的赞扬。”“李瑞以工笔作画,以写实的意笔线条,与传统的工笔白描结合,中西韵致,笔笔有力,有气势,有吴道子的笔风,运笔调色有时代色彩,神、彩、物象很传神,有浓厚传统技法功力和造诣。渔民人物造型,形神俱以逼真,具有传统血脉的根基,又有现代性。……苦苦追求艺术态度可贵。”

1997年12月北京陈玉皎先生来信说:“李瑞先生的人物画《渔女》线条优美,造型高雅、精细入微,真可谓乎之欲出,可见先生之造诣之深,艺道之高了。”黄新波夫人章道非同志来信:“许久没有问候了,近来可好否?您还是老迈青年,想还要是挥毫泼墨创作了许多毫作了,是吗?1996年过去了,时间如飞,时不留人,相信您是佛的踏实信徒,凭您的慈祥的信念,相信也带着慈祥的广博的心灵,去宣传开放改革的幸福社会的画家,是带领社会前进的,您是光荣的啊!”“您的年岁也大了,现在人们的年纪也渐高了,70岁算是老年人的少年,80岁算是老年的中年,90岁才算高寿,您不过是老年人的少年,前途无限量,大器晚成,此乃人生最宝贵的时间,希望珍重,但也望勿过劳,要有劳有逸才可。从90年近五年,您不断远涉名山名川,出香港展出花费虽大,但所获甚巨,远非金钱所能比的,现在就你所见所闻,积累起来的素材、心得,生活体现,再行思索组织构图。”

1998年元月9日,章道非同志又满怀深情地给我来信说:“新年祝你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繁花盛开,象征你创作之蓬勃发展,永葆青春,为民族传统艺术放光明!李作君写的你近三年蜚声国内外获受衔录已拜读过了。很好,甚好!这是你孜孜勤奋,矢志艺术立下功劳之果实,获取世界荣衔实不简单,在此谨向你致贺,致敬。你还有旅游祖国的名山名川吗?你的豪情壮志,勤奋努力,是磨练人材的决心表现,祝你不断进取不断成功!”

近年来,省美协老秘书长,著名国画恩师黄安仁先生来信说:“不见几年,我也时时怀念,想念着你。读了你的信和看了复印的资料,知道你还未被人遗弃,相反还扶摇直上,战绩辉煌,独树一帜,巍然挺立,可喜可贺!但当今画坛早已出现两种情况。老艺术家做了一辈子功夫和已作出不少贡献,现在都没人理睬,拒于画坛之外。还有一种危机是全国早已抬起(吹起)一股新派画(抽象之风),而且声势浩大,席卷中华大地,对传统绘画则加以鄙薄。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则弃为落后、顽固、陈套,跟不上,弃如敝履,拒之门外。对画坛现象,都是违背了中共中央……精神的!”

来函来信无法一一枚举。从这些片言中,既对我的创作给了极高的评价,对我的创作方向作了肯定,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也使我明白了更多的道理。我谨此只能向他们致以衷心的谢意。

中国百年沧桑多难,过去是难以逃脱艺术人生的重负和悲凄的。我在旧社会的绘画生涯,由于生活困迫,因而作品恢暗,人物世俗,总有一缕哀愁痛苦之情隐藏其间。到了新社会,绘画境界大为不同。我所画的新旧社会生活对比,不论人物及环境都较为鲜明,能剖划出旧社会的悲惨和痛苦,题材都寄托人民的心声。解放后我所描绘的渔民生活题材,来自美好的生活源泉,因而形象朴实,情感真挚,作品具有真、善、美,才真正迈开时代的步伐。归根结底,是自己满怀对祖国的爱,对壮丽山河的赞美,对人民的歌颂,因而才能创作出许多较为成功的作品。

今天,传统丹青“传神写照”肖像画,工笔重彩,堆金砺粉的明清像幅已被当作博古珍藏了。现在画工笔人物画日见少了,转画花鸟,又见不到麻雀与青蛙。新一代画得有成就之后转画山水等小品画,或画水墨画,或下海去。画肖像人物画,要如醉如痴地淹没在寂寞孤独中,要创造出艺术“精品”,就要尝尽甘辛甜蜜,直画得潦倒、癫狂、凄凉,才能体现精辟真挚的语言,才能牵动人的心灵。

中国画体系的绘画面极宽,内容亦非常丰富,其中渗透贯穿着精深的哲学。传统肖像画、人物画是中国民族特有的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具有深沉、丰厚的五千年文明史。几十个世纪中,有许多民间画师,有许多优秀的丹青肖像画,人物画幅。虽历尽云烟但都被永存下来。那些画幅过去是民间画师、画工之手笔,今天看来,是巨匠、大艺术家的优秀遗产。所以一个画师的形成不能够以年月求答案。艺术家的作品应有时间、社会、土地、春天、雨水、阳光各方面的配合,要有好的种子,好的位置,才不会自生自灭。

我从《历代名画记》中寻源,看到我的传统丹青“传神”的画种来自“画史之祖”张颜远,他是历史文化哲人。他所著《画记》是对唐代文化的总结,是中华民族绘画学的精神根蒂,为其后一千年文化艺术的灿烂发展作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颗辉煌明珠。

然而,也有不少民间画师、工匠被排除于文人画家之外,自生自灭,默默无闻的流落民间画肖像人物画等,我父亲就是一例。

父亲李麟洲于1968年病故,享年75岁。自幼喜爱绘画,曾拜画家方松、史臣、福仙等名家为师。问法于诸多民间门类宗派高手,精研汉唐等历代画记、“画史”,专长工笔丹青“传神写照”,兼研释、道、“易”、“五行”、“地理”人文学等。他于1913年回到甲子镇挂牌“云林阁李麟洲丹青画处”绘画谋生。期间结识许多民间画匠,对民间艺术研究至深。擅长“传神写照”肖像、宗教古典人物,兼山水花鸟画等。为各地群众“传神”画像及庙堂壁、公祖祭祀先贤,画过大量明清或仿制祖像,仿古、裱画也懂。他所创作的大量作品大都反映南方民俗风情,深为群众喜爱,广为收藏,誉为“李仙”“丹青神笔”。著有《传神口诀》、《绘画歌诀》等“梦幻”文篇。为民间传统丹青“传神”工笔画派、民族中国画后继之秀,但却长期埋没于民间,其传记、作品以后才被载入《当代民间名人大辞典》、《世界名人录》。

我儿时常听父亲说:“民间画山满山走,文人画山打草稿”,“道贯三才,艺精四绝”,“心明烛万有,心广自目聪,心境静易道,寐照清虚空。信心生恒艺,心息相依从,神气精相化,福慧乐无穷,无念是根本,仙圣理一同”,“淡泊人明志,天心生我心”,“智人心愚”,“无师不说圣,无神不成画”,“一个画师画得好,临摹名画三担稿”。这些名言对我的影响颇深。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绘画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在经历了多次的转折与变革的历史长河中,已层积成一颗灿烂的东方明珠,文化宝库。它留给后代子孙去开拓。

我似乎看到中国必将随着时代的脚步向新的世纪迈进。看到中国画这朵花儿将会回归传统,它必将承前启后,走向生活,走向民间民族大文化无限繁荣之路。

近年在国内外获奖和发表的部分作品

1997年10月《有约之先》(裸体)入选“东南亚国际现代名家水墨展”,获国际金奖。作品被载入中台澳马韩日菲泰等为和地区的《当代世界名人画集》。

1997.5.《达摩渡江》荣获“迎接‘97香港回归’”中国书画作品优秀奖。

1997.10.《渔女》入选97新加坡共和国神新州艺术院等组办的“火凤凰杯”中国国际书画精品大赛,荣获“火凤凰金奖”,授予“当代画坛杰出炎黄画家才俊”奖金。

1997.11.《有约之先》入选第一届国际书画展,由国际书画家协会驻韩国李仁燮主席邀请赴汉城巡展,颁发国际书画家18社团共签印的展出证书。

1997.9.《达摩渡江》、《叶落归根》入选香港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获评优秀作品。并被编入《世界华人艺术大奖作品集》。

1997.10《叶落归根》入编《世界美术集》,记入编《世界美术家传》。

1997.7.《达摩渡江》参加“中国当代书画名家97精品展”,颁发“荣誉证书”,作品传略编入《天下名人传》。

1997.7.《落叶归根》入选“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共创辉煌国际书画大展”,并被收入《名人天下》杂志社编印的《书画册》。

1997.9.作品、传略入编《世界美术书法家世纪末成就大典》,获“世纪末艺术成就奖”。

1997.8.《千里共明月》入选“菲律宾中国艺术中心庆祝20周年书画展”,《世界日报》等报刊杂志作了宣传报导。

1997.4.《待归》、《母爱》等入选“艺术人才书画展”,作品、传略入编《中国艺术人才书画作品展》(精品集)。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新闻媒体作了专门报道,并颁发大型证书。

1997.7.《达摩渡江》及传记、相片载入《世界书画铭录》。

1997.6.《渔女》入选“第三届艺苑杯中国书画精品赴海外大展”,在香港首展后巡回韩日泰新澳台等8国(地区)展出后,在蒙古之秋笔会迎接香港回归国际评奖,颁发精美证书。

1997.3.《叶落归根》入选“97香港回归祖国首届北京国际书画摄影艺术博览会”,入编《北京国际艺术精品博览》精美画集,颁发了“突出贡献,艺术成果卓著”证书。

1997.1.《昆仑之旅》选入《东方书画长城巨卷》。《巨卷》用中英文书写全书1300页,重20公斤,是世界书画卷本之最。

1997.6.《云南轿子雪山》参与加中日韩新等国家权威书画展,颁发“迎香港回归,国际书画艺术家”中英文证书。

《云南轿子雪山》入选“和平杯”“第二届国际书画展”,在韩国汉城、南美洲、巴西、圣保罗等地巡展,载入《跨世纪中外书画艺术经典》。国际书画学会、美国东方艺术协会等109个国家和地区书画艺术团体联合签发《中外艺术名人展金奖证书》。

1997.5.《漓江行舟》参加“红烛颂”全国教育系统书画作品大展赛,在各大城市巡展,获得银奖。

1996.12.《漓江行舟》参加庆祝建国45周年海峡内外书画大赛,获银奖,作品被收入《当代书画家作品精选》。

1997.11.《三峡》、《巫峡十二峰》、《白帝城》参加“三峡截流杯”全国书画大展,荣获一等奖,颁授24K金牌、证书。

1996.8.《鱼水情》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展”。

1996.9.作品、传略输入国际电信联网。

1997.6.《李瑞绘画历程60秋》入编《中国书画家风情录》。

1996.10.《清漓行舟》特邀参加上海民族画院举办的“中华民族艺术杯”书画大赛,获“中华民族艺术杯”金奖,颁授“献爱心模范艺术家”证书。

1997.2.《李瑞绘画生涯》入编《广东高级专家大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李鹏总理为本刊杂志题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立国之策”)。

1996.11.李瑞传记载入《世界名人录》。父亲李麟洲先生的绘画传略被编入《世界名人录》。

《桂林山水》参加首届“山庄杯”全国旅游风景名胜书画艺术展,入编《中国风景名胜书画艺术展集》。

《李瑞艺术轨迹》传记、相片入编《中国人物辞海》。

1997.1.《贵妃醉酒》被收入《现代中日美术通鉴》,向世界发行。

1997.10.《飘》参加在深圳“中国跨世纪百名杰出画家作品联展”,入选日本东京“美术之秋”画展。作品及传略入编《中国跨世纪百名杰出画家作品集》。

1997.5.《紫气东来》入选97中原书面研究院举办97香港回归祖国著名书画家邀请展。并巡回广东珠海展出。

《渔女》入选江苏《现代书画家》“金官杯”现代书画篆刻作品邀请展,获荣誉状、证书和周总理纪念馆纪念章等奖品。

1997.12.《兽行》、《剖腹》、《尸堆娃声》入选“金陵祭”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60周年全国名人大型专题画展,后在全国巡回展,并出“金陵祭”专题专画展纪念画册。

1997.1.《珠穆朗玛峰》载入百年经典《中国美术全集》,作品收入《东方之子》,并获荣誉证书。

1997.11.《弥勒佛》参加河南大别山书画研究院举办的97第五届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

1997.7.《丝路情》参加甘肃临泽“敦煌”西域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河西走廊艺术界交流协作展。

1997.3.《军民联欢》、《鱼水情》等作品及传略编入《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并授予“世界书画艺术名人”荣誉证书。

1995.8.《启程》(周恩来等同志抢渡碣石湾)入选庆祝“中国工会成立70周年书画大展”,获“特别成就等级奖”证书。作品由广安邓小平故居收藏。

1997.12.《启程》(周恩来等同志抢渡碣石湾),邀请参加“舜杰杯”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全国书画大奖赛。《启程》作品由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收藏。

1996.12.《鱼水情》入编《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名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6.10.《贵妃醉酒》入编《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墨宝收藏指南》。

1996.9.《渔家姐妹》编入《中华炎黄书画篆刻艺术家名典》和《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荟萃》。

1995.10.《武则天》参加“西安古文化艺术国际书画艺术名家大展”,获金奖,授“李瑞艺术家金奖”(景泰蓝金奖盘)。大会秘书长王明轩说“《武则天》很成功,受到许多专家观众的赞扬”。

1995.2.《老子》参加“纪念老子诞辰2566周年海内外书画家优秀作品大展”,获金奖。由中原书画研究院收藏。

1995.9.《白猴》、《医龙》参加“中国书画家艺术精品邀请展”,获“最高荣誉奖”证书。作品入编《中国书画艺术家精品大观集》,被深圳龙华艺术馆收藏。

1995.8.《达摩渡江》参加“中国国际文学艺术作品博览会”获“特别等级金杯”一座,入编《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博览》。

1995.6.《香茶美酒敬亲人》编入《中国美术书画界名人名作博览》。

1996.12《军民联欢》参加济南书画展,获“银奖艺术家”、“梦娜莎”奖品,评委来函说:“您的人物画很好,有新意,既继承传统艺术,有古有新,有时代气派,很有成就”。

1995.7.《峡谷》入编《当代书画英才集》。

1995.8.《达摩渡江》编入《中国书画作品精选》,8月7日在香港展览中心展出,授予“香港新华通讯出版社荣誉画家”称号。

1997.6.《老子》编入《海峡两岸书画家优秀作品集》,此外,女儿李柳瑛国画《洛神》、《唐僧》也入编《优秀作品集》和《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并获得银奖。

1996.12.《春到渔家》入编《中国现代书画精品润格》,由成都科大出版社(海外版)出版。

1996.9.《弄潮皇后》参加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城市运动会全国名家书画展”,入编《画册》。

1996.12.《清漓行舟》参加第三届“清同杯”海内外书画大展赛,获特别荣誉证书。

1997.12.《霄汉图冰.雪雄鹰》参加首届冰雪情海书画名作邀请展,获银奖,并入选《冰雪情海内外书画名家精品集》。

1997.11.《丝绸之路莫高窟》入选第二届国际华人书画艺术家作品大展,颁授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发的证书。

1996.7.《古丝路上》入选湖南书画教育报,编入《世界华人书画篆刻名家大辞典》获得铜奖。

1995.7.《渔女》入选韩中修交4周年纪念邀请展,入编《中韩书画名家交流展画册》,获优秀奖。

1996.7.《情思》(日本仕女)入编国际青年书画家联合会、川夫书画院、炎黄基金会等60余家书画团体出版的《年鉴》。

1995.5.《医龙》入选新加坡共和国“猛龙杯”中国美术创作展比赛,获“金龙奖金”。

1995.10.《一曲渔歌北京来》、《军民联欢》、《鱼水情》、《叶落归根》、《待归》等作品及传略入选中日韩法巡展,由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发行。

1995.12.《两岸情》、《春到渔家》被选入《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

1996.6.书法作品载入《20世纪世界书法作品鉴赏》与《20世纪世界艺术家系列丛书》首卷。

1995.8.《牡丹》参加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第三届国际书画艺术作品展,荣获国际优秀奖、国际银牌奖。

1996.11.《幸福温馨》参加“牡丹杯”第六届国际牡丹花会书画篆刻大展赛,荣获金奖。作品入编《“首届”中国书法美术家艺术精品集》一书。

1996.10.《母爱》参加“中国青年国画大展”,荣获三等奖。

1996.7.《老子》参加“首届”中国书法美术家艺术精品展,获精品金奖。作品被选入《老子杯国际诗书画印精品集》。

1996.4.《山水》入选中日韩新书画家友好联盟联合举办的《现代书画家交流展》,并荣获铜奖。

1996.6.《老子》入编《海峡两岸书画家优秀作品集》。

1996.9.《关公》入选96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主办的“腾飞杯”书画创作比赛,获精品金奖。并收入“国际交互网”。

1996.8.《弥勒佛》参加化州市《翰墨》报社主办的纪念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化州分会成市四周年大展,获纪念章一枚。

1997.4.《达摩渡江》参加“97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被收入《天下名人传》,获香港《天下名人传》杂志社荣誉状。

1995.5.《清漓行舟》入选“当代名家书画暨大别山书画研究院二届佳作展”,获“现代书画艺术家”证书。

《泰山顶》参加纪念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诞辰一百周年书画活动,荣获“中华炎黄书画精品大展”最佳作品奖。

1995年10月15日特邀赴北京参加1995年度中国文化艺术研修会,获文艺人才库入网资格和荣誉证书。

1995.1.《白猴》参加第二届“王子杯”海峡两岸书画展获“金奖”。作品被编入《海峡两岸书画作品大观》画册。

1997.9.《叶落归根》入编《跨世纪著名书画艺术家精典》。

1997.9.《有约之先》参加美国、泰国、香港、澳门、台湾中外书画艺术交流协会等国际书画艺术交流巡展,获金奖证书,特授予“跨世纪国际书画艺术名人”证状。

1995.12.《征服海洋》被选入《世界书画经典》。

1995.10.《鱼水情》入选“金鹅杯”中国书画大赛,获金奖和由中外30多个美术组织联合审定签字“当代书画艺术名人”证书。

1995.8.《一曲渔歌》被选入《20世纪国际现代美术精品荟萃》。

1995.6.《军民联欢》被选入《20世纪国际美术精作博览》,获金奖。

1996.8.《弥勒佛》参加中国曹雪芹书画院“献真情”义卖展,作品献给“中国希望工程”。颁发荣誉证书。

1996.5.《环球小姐》特邀参加由吉林北国书画院承办的纪念联合国教科学组织成立50周年举办的《世界和平友好国际书画艺术大赛》,获优秀奖,作品入编《橄榄画集》。

1997.5.《弥勒佛》特邀参加“97全球人物画创作大展”,被授金奖。

1997.5.《三峡》参加“97全球山水画创作大展”,被授金奖。

1997.5.《长城颂》、《已过万重山》入选97中华国宝鸿图大展,获大师妙品奖。

1997.4.《达摩渡江》、《清漓行舟》及《夕阳无限好,那怕近黄昏》、《跨世纪百家名录》、《访谈录》由深圳“天下名馆”永久陈列,  “世界名人中心”饶立新馆长来函说:“阁下大作气势之磅礴,令人振奋!老兄功底之深厚,令人景仰!”

1995.4.《赤子归心》、《叶落归根》、《海峡乐天鹅》、《环球小姐》、《弄潮皇后》等参加美国V.S.A旧金山湾区威廉艺术家作品展。

1995.4.《叶落归根》入选“菲律宾中国艺术10周年美术展览”,获荣誉奖状,入编《画刊》。

1995.5.《千里共婵娟》入选“90年代中日书画交流作品展”,并被编入《画册》,授予“世界华人艺术家”证书。

1996.9.《医龙》参加“96国际书画名作品邀请展,入编《世界书画篆刻家名人大观》,获优秀奖。

1995.5.《关公》、《紫气东来》参加山东95国际孔子文化节,获中韩书画名家交流展证书。

1995.5.《船过三峡》、《峡江云》、《鬼门关》参加“三峡书画展”,获金奖。

1995.1.《关公》、《玄臧》、《书法》为安徽萧县“中国圣泉碑林”刻石、入选证书。

1995.10.《和平幸福》、《青草池塘处处蛙》参加“国际文人画家总会七周年会庆书画大师展”,易苏民会长题荣誉状,“大师妙品公展,于台北中图艺廊,艺炳千秋,声华四海,重道万邦,谨致最高大师妙品荣誉奖状,用彰典谟,垂馨百世。”

1995.12.《峡江云》入选西安国际书画大赛展,获优秀奖。

1995.4.《达摩渡江》入选“国际佛教书画展”获佳作奖。并被选入《国际佛教书画集》。

2005.《新朋老友喜相逢》参加抗日杯中国书画名家优秀作品展,获“金奖”,并被中华抗战胜利纪念馆收藏。

2005.《红场大阅兵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参加全国美展。

2005.《中国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翰墨典藏》被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收集出版。

我一生劳作,笔耕不辍,作品和传记难计其数,上述追忆,只是部分,请读者见谅!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