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人水和谐安澜太平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者: 字体: | |

——记螺河下游“三河归一”工程

陈正气

螺河,陆丰的母亲河,是粤东沿海诸小河流之一,它自北向南,纵贯陆河、陆丰两县(市),独流汇入南海。

螺河万古长流,繁育了流域众多人民,孕育了流域古今文明。其同时,螺河的洪水灾害,也曾吞噬过流域不少财富和生命,留下了惨痛的历史记载。

古往今来,人们不断地认识、治理、开发与利用螺河。螺河的除害、兴利,关系着流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社会和经济的治乱,也影响着螺河的兴衰。

一、螺河流域概貌

螺河,清乾隆十年《陆丰县志》称:“东海滘溪(今螺河东河)源发吉康(今陆河县)螺溪”。又有“螺溪水发源于万輋诸山”(今乌凸山脉之园子崠、猴子崠、淡桥子诸山)之说。因此,在建国后也曾把螺溪作为螺河干流河段,认为螺河发源于揭西县人子石。1962年冬,按国家水电部部署,进行河流规划复查。根据规定的河源标准,经过详细勘查后,螺河的出源地核定在今陆河县与紫金县分界、在陆河县南万镇境内、海拔1131米的三神凸山东坡,其西坡为粤东地区最大河流——韩江的源头。

螺河基本属于山区河流,全长102公里,集雨面积1356平方公里,属于小河流。但它也有上、中、下游之分,在牛牯头(今陆河县与陆丰市分界处)以上,蜿蜒于高山狭谷之间,是它的上游,区间先后有一级支流螺溪(集雨面积159平方公里)、南北溪(集雨面积128平方公里)从左岸入注。出牛牯头后至蕉坑以上,河谷逐渐开阔,两岸为低山丘陵,是它的中游河段,集雨面积201平方公里,有新田河于咸宜村附近从右岸入注。蕉坑村以下为下游河段,河床开阔,“三河归一”前,为三河行洪、二个出海口格局。即在汾河村上分为东、中、西三河行洪,由乌坎港、烟港注入南海。东河解放前叫东海滘溪,流经陆城中间至崎沙村附近与乌坎河汇合后,经乌坎港注入南海;中河俗叫洛州溪,蜿蜒于下游三角洲中间,至高螺山前与海丰县黄江东溪(流冲河)汇合后,流经烟港入海;西河,过去叫沙塘溪,它于汾河附近分出后,往南流至丰盛村附近汇入中河后注入南海。上世纪六十年代,实施“三河归一”工程,遂成目前独流入海之格局。

(附图:螺河流域图)

1

二、螺河下游原状

螺河自形成以来,其上、中游河段比较稳定。蕉坑以下,集雨面积353平方公里的下游三角洲地区,原为深入内陆海湾,乌坎河、螺河、流冲河从东、中、西三面汇入,口门向着南海碣石湾。碣石湾形似喇叭口,在港湾出口又被虎头山(东面)与马山(西面)卡口控制,形成径流与潮流对峙,港湾之内成为一个静水区,利于径流和潮流挟带来的泥沙沉积、淤积,经几多沧桑,逐步形成从分散到成片,高、低不等的滩地。随着岁月的增长,地面逐渐淤高,加上洪、潮径流和地形的作用与影响,便以“沙堤——泻湖相沉积”地貌出现于人们面前,特别是造成靠近港湾出口,面积达60平方公里的大沙坡(沙堤)。

三角洲地区,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明朝以来,随着外地人口不断迁入,人口逐渐增加,为了生计,不断发展农耕,筑堤围垦造地,加上洪潮流作用,过去众多分割滩地河汊、河道,逐步被泥沙淤积、淤塞,形成了三河行洪为主的下游河道格局。

河积、海积的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层深厚、肥沃,历来是陆丰主要农业耕作区,经济比较发达。但地形复杂、低洼,河汊遍布,历史上水利设施简单、落后,洪、潮水漫滩而过,为洪、潮泛区。洪、潮、涝、渍经常出现,为害影响农耕,生产不稳定。

螺河流域,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大量的降水以锋面雨和台风暴雨出现,集中而下,便造成下游地区洪、涝灾害。有时台风带来暴潮顶托,洪、涝、潮三灾俱至时,马屎坣、炎龙大坣等,经常出现险情;东河的迎仙桥,桥面过水,东海镇新、旧圩低的地方受浸。(附图:螺河下游原状图)

三、实施联围设闸工程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1955年开始,根据螺河下游河汊众多、各自分围设防和灾害情况,经粤东行署水利处和省水利厅批准,实施以联围设闸为中心的《陆丰县螺河下游整治工程计划》,限于当时经济条件,国家只投资20万元,主要靠自筹和贷款解决工程经费。至1956年5月底,下游群众按工程设计,填土80.35万立方米,修筑堤防54.6公里,把分散小围联成了炎龙、港阳和西围3个围,但因劳动出勤不足,工程未能达到按1953年洪水流量1900立方米/秒的设计要求(按当时说法是相当五年一遇,实际是偏低)。同时按每平方公里排水断面0.8平方米设计,连成英施3孔、丰盛2孔、崎头6孔等三座排水闸,分别负担炎龙、港阳和西围的涝、渍排泄。施工中又把各围的灌溉渠系打乱,致无法进行灌溉。于是,先后又修建大务进水闸2孔1座,解决西围用水;港阳围因香校2孔水闸供水不足而增建禾路引水闸1孔;炎龙围则建洛州进水闸1孔,用以解决联围后3个围的灌溉问题。

1955年6月13日,蕉坑坣流量1150立方米/秒,蕉坑崩溃,受浸800亩。1957年连续3次暴雨:其中5月13日开始,三天暴雨544毫米,笏底水位站雨量647.6毫米,蕉坑流量1860立方米/秒,各围均受浸。7月21日受台风影响,蕉坑雨量427毫米,22日蕉坑流量2200立方米/秒,超过前述设计流量,3个围出险53处,长2874米,禾路、牛围、英施3处崩堤。9月24日又一次洪水,蕉坑水位9.51米,流量2210立方米/秒,牛围堤段溃决2处、长225米。这一次最为严重,受灾人数达10万多人,受浸面积达12.3万亩。

由于灾害连续出现造成损失,群众议论纷纷,县水利局组织人员,进入现场调查研究后,提出以排、灌为主的《1958年度改善螺河下游工程方案》,并于1957年底开始实施:

1、堤围加固:仍按1953年水位9.27米、加超高1米修筑加固堤坝。并重点对官塘后埔至茫洋村,大务至湖田村,斗盖坣至铁炉村,禾路村段,龙潭村至东海粮库以及东长新堤进行加固。

2、排涝:(1)炎龙围,开排水沟并增设排水闸6孔;(2)港阳围增建排水闸3孔;(3)西围,开挖三合渡船路溪至盐埕尾排水沟4公里。于1958年春修建盐埕尾14孔排水闸,同时于竹仔脚、潭冲桥、三合渡、大港闩建排水石斗门4座共6个孔。

3、灌溉:(1)于洛州增建引水闸1孔;(2)潭冲桥建活动陂引区间水,解决东长新围用水。

改善工程从1957年冬至1958年春,累计完成土方56.6万立方米,石方5089立方米,投入工程费71.76万元,劳动工日35万个。

前述整治和改善工程,共建成堤防79.1公里,大小排水闸10座共40孔,进水闸6座共8孔、引水流量11.02立方米/秒。初步改变了过去那种洪、涝不分,洪潮漫滩而过和“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三天无雨便旱灾”局面。粮食亩产由1953年的78.5公斤增至1958年104公斤。

然而,改善工程仍经不起洪潮灾害的考验,1960年在台风影响下,6月7日开始下雨,9日螺河降雨651.9毫米,河水上涨,至10日,蕉坑水位10.11米,流量3700立方米/秒。牛围、火烧寮、莲塘、英施等6处堤段决口长320米,394个村庄浸于水中,受灾人口11.14万人,受伤55人,死亡2人,牲畜伤亡更多,受灾农田12.8万亩,损失稻谷2965万吨。东海镇迎仙桥上水深1.4米,除龙山附近高地外,其余均浸于水中。灾后,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李坚真乘飞机到螺河上空视察灾情后,并派飞机前来空投救灾物资。

1961年,蕉坑水文站累计降雨3055.9毫米,仅次于1957年。这一年受台风影响达10次之多,4月21日开始下雨,三天雨量达496毫米,港阳围7个大队受浸1.2万亩。9月10日连续3天降雨达541毫米,蕉坑水位9.9米,流量2600立方米/秒,螺河下游堤坣出险44处、长1623米。蕉坑、青山仔、半埔、禾路、丰盛等5处决口,长50米。受灾村庄320个、11万人,倒塌房屋3550间, 受浸农田6.32万亩,伤亡96人。

经过两次洪水检验,整治和改善工程存在:

(一)防洪和排涝设计标准偏低;

(二)三河两岸堤防长达79.1公里,堤线长,难以维护;

(三)三河河道弯曲,洪水过程时间长,且由于上游伐木炼铁、水土流失、河道泥沙淤积,边滩遍布,影响洪水向海宣泄。

四、“三河归一”工程

接连出现重大灾情,极大地制约着占当时陆丰县人口和土地均为20%,公、余粮任务30%的螺河下游地区的发展,整治下游洪、涝灾害,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群众呼声甚高,省、地、县领导也十分关切。于是1959年报建在牛牯头修建集雨面积603平方公里、库容1.34亿立方米,移民1.21万人的大型河口水库。1960年开始拨款100万元,进入坝址钻探、导流,隧洞开挖和移民选址等工程。后因国家调整经济计划,且考虑到河口水库建成后,库水宣泄,下游将出现中、高水位持续时间长,影响下游低洼地内涝渍水排泄而停建。究竟整治洪、涝灾害的出路在何处?为此,省、地要求陆丰县迅速做出整治规划上报。

(一)、测量、规划与设计

1、测量。为了正确了解下游地形状况,县水电局李湘裕、黄炳秋、卢达强等同志在省测量队的协助下,于1962年上半年完成万分之一地形测量,及河道地形和纵横断面,还有原有堤防等施工图纸,为规划和施工提供资料。

同时为了解河道各港口水位、潮位、流量和泥沙的年内变化,河道、河口冲淤情况,在中河增设铁炉专用水文站,由专人负责观测。在大务(干流)和太平村(西河)增设水文站,在金厢和烟港口设潮位观测站,也由专人负责观测全潮。另在乌坎渡头、白甜篮、盐埕尾、乌坎和丰盛等水闸,增设由水闸管理人员兼职观测的水位、潮位站点,于1962年2月先后进入观测,至1963年底撤消,为整治工程提供了大量资料和水文数据。

2、规划与设计。螺河下游自然条件较为复杂,为河海缓冲区,洪水与海潮交错,洪涝不分。曾拟采取蓄水(建河口水库)来解决洪水,因库水宣泄时间长影响排涝问题而被否定。究竟采用什么措施,才能达到洪涝分家,分而治之,成为整治工程的关键。1961年,以李梦生工程师为主,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规划。根据实际,螺河流域采用蓄泄兼施,下游整治从泄入手。按上级规定标准,防洪以二十年一遇;排涝为十年一遇,三天暴雨495毫米,遇外江五年一遇水位顶托不成灾。采取从长远打算,综合治理,分期实施原则。下游的治理,以防洪、排涝为主,分开新河和维持原来三河两个方案。通过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后,于1962年4月编成《螺河下游整治工程规划——防洪方案比较(初稿,供征求意见用)》该稿发出后,再次进行分析、增补资料,于同年5月编成《螺河下游整治工程规划防洪方案比较》。提出:旧三河、新三河、中新河(挖与不挖)、中西河、西新河(挖与不挖)、中河、新河(挖与不挖)等7个比较方案。并附《防洪排涝工程规划资料》、《防洪排涝工程规划资料附图》。在规划过程中,除了县领导及群众广泛提出意见外,省水电厅厅长刘兆伦、副厅长魏麟基、总工程余文照,汕头专署副专员余锡渠、汕头水电局局长马诚、主任工程师吴按等省地领导,多次莅县参加踏勘,提出整治意见。在讨论研究治理方案过程,主要集中在维持原三河和开新河两个方案。维持原三河方案者担心新河难以开成,就是开成,新河口将出现拦门沙,又可能把河口堵塞,就是不堵死,河口仍会像原螺河一样隐避于烟港内,乌坎河之隐避于乌坎港内,影响行洪。但大多数人认为新河是可以开成的,沙埔段还可以用水来冲,就是冲不成,按县委书记程春耕的态度,冲不成便挖,以挖做计划。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讨论后,于1962年7月编成《螺河下游整治工程规划报告(初稿)》,报送有关单位和领导,经中共陆丰县委集体讨论,提出意见后,再度修改。8月,编成《螺河下游整治工程规划报告》上报省、地水利部门和计划部门审批。

工程规划最后确定为西、新河方案,以开新河为主,西河留作分洪河道,在西河口(汾河村西面)筑分洪闸(后来取消)。工程设计由罗亮传、陈佛坤、罗少彤、吴少颜、梁树超、蔡懿侬、黄美初、苏壮由等技术人员分项目负责设计。于1962年7月20日报送《螺河下游整治第一期工程技术设计书》及相关图纸、工程预算等文件,以及《螺河下游整治工程设计任务书》。

为尽快实施工程计划,解除下游灾害,陆丰县委、陆丰县水电局分别向上级报告。省水电厅技术委员会讨论后认为:如资金、器材、劳力有落实保证条件,原则上是可以的。

(二)、龙沟工程开工

陆丰县委、县人委会领导根据下游群众意见,认为必须尽快对下游进行整治。经过初步调查、规划,认为要解决洪涝不分,关键在于给洪水以出路,达到洪涝分家,然后分而治之,才能比较彻底解决螺河下游洪、涝之患。因此,领导也多次踏勘荒沙埔,拟从牛围村开始至荒沙埔开辟新河道,让螺河上游来水,经新河道直排入海,避免与涝、渍水争道。但这时整治规划尚未完成,考虑到整治方案工程量大,需要资金、劳力多,必须采取分期实施,但又与要求尽快消灭灾害产生矛盾。经请示汕头水电局同意,并得到汕头专署副专员余锡渠的支持,他认为就是新河方案不成立,开挖的龙沟也可为炎龙洋的排水开辟新的出路。

在汕头地区同意下,县委于1961年11月9日,召开螺河水利代表会议,螺河受益地区的社、队代表100多人出席,县委副书记林清佐在会上作报告,阐述治理洪涝灾害的措施、做法和目的要求。会后县委成立了以县委书记程春耕为主任,副书记林清佐、副县长李春田为副主任的“整治螺河水利委员会”,委员23人,由县有关部门领导兼任。下设办公室,李春田兼任主任,水电局副局长王松钦任副主任。办事人员50多人,从县机关抽调。设政工、工务、器材、移民、人秘、保卫股,负责施工过程各有关业务。

出席会议的社、队代表回去后,经宣传、动员,组织民工,充分准备后,于1961年12月1日,炎龙、潭西、河西、东崎、东海及大安、旱田、乌坎等8个公社出动12000人,由公社书记或社长带队,进入现场,按工程指挥部划分地段,安营扎寨,在深草洋至碣石湾海边3.7公里沙埔段,开挖底宽50米行洪龙沟。荒沙埔紧靠南海碣石湾,白沙一片,无树缺草,更缺淡水,上午10时开始,在烈日照射下,沙土似火烤过烫人难耐;下午2时后刮风,风力在3级以上,每当风力加大,风卷沙扬,让人睁不开眼。民工为消除灾患,置一切困难于不顾,拼命挖沙,挑担爬坡筑堤,个个晒得乌黑似张飞,一天下来就是一身沙土。在烈日、风沙、缺水等极端困难环境下,领导与民工,同心同德,奋战40天,从平均高程3.2米地面,挖至零米高程,共投放34.13万个工日,搬动沙土43.17万立方米,挑至距离中心各300米处填成新河堤坝。这时工程还未获上级正式批准,由县委给予每个土方补助大米0.3公斤、工款0.2元。

工程指挥部设在荒沙埔深草洋村的一个小神庙,全体工作人员在林清佐副书记带领下,与民工一起,领导、指挥工程施工,一直到1962年1月10日,省计委指示停工,不得不暂时离开这风沙飞扬、缺水不毛之地。

(三)第一期(1963年度)整治工程

龙沟工程开工期间,县水电局工程技术人员,在省、地水电部门指导与帮助下,对整治工程规划进一步研究分析、计算,修改、补充后,确定整治工程方案。按西、新河方案进行设计上报(附:螺河下游整治工程示意图)。

1962年10月16日,省水电厅(62)水电工字第3411号文件,批准陆丰县上报的《螺河下游整治工程规划报告》、《螺河下游整治工程设计任务书》,及此前报送的《螺河下游整治第一期工程技术设计书》、设计图纸和工程预算等有关文件。并于同年10月18日电告陆丰县,同意将工程列入1963年度计划实施。

批准实施项目包括:1、新河西岸堤线修筑;2、旧堤培修;3、开、堵口工程;4、建筑物4宗及渠系工程;5、移民104户、880人;6、勘探试验、研究。工程建设标准:1963年先按五年一遇(蕉坑水位9.45米、流量2050立方米/秒)洪水加超高。安排投资120万元,其他项目由县自筹解决。

2

1963年1月2日,省计委批准工程列入国家基建项目,并同意省水电厅批准的工程项目和工程标准。同年2月2日同意工程开工。

为了保证完成工程计划,县委已于1962年9月下旬,召开螺河受益单位代表会议,有关的东海、潭西等8个公社派出代表169人参加,研究整治工程方案、受益范围,决定提前在秋收前动工。会后成立了以县委书记程春耕为总指挥,县委副书记钟连昌、林清佐、副县长李春田为副总指挥的“陆丰县螺河整治工程指挥部”。同时从县直机关调集57名干部组成办事机构,分各专业组开展工作。并从受益地区抽调青年71人培训成监工员和施工员。粮食、供销、商业、医疗卫生部门派出人员,到工地设点服务工程施工。指挥部于1962年10月20日向省水电厅申请工程开工,11月20日省水电厅批准工程开工。

1962年10月2日,第一期整治工程提前开始,按省已认可的项目,首先修筑新河两岸堤坝,自牛围村开始至郑厝新河道长5.7公里,按堤顶高程4.5至5.2米,内外坡比为1:2并进行修筑,并在内坡加筑面宽2米戗台一道,完成土方108万立方米。附属建筑物及移民工程要求在春节前完成。

干部、群众为整治螺河水利,热情空前高涨。参加新河堤施工的有:受益的潭西、东崎、河西、炎龙、东海5个公社外,博美、大安、旱田、乌坎公社派出民工前来支援。进场施工共120个大队、1455个生产队,平均日出勤1.7万人,最高时达23847人,按工程测定的堤线进入施工。炎龙洋西侧工地上,人山人海,红旗招展,人声、喇叭声、锣鼓声伴着压土拖拉机声响彻云宵。其时公社干部与民工一齐上工地,实行同住、同食、同劳动;同时实行任务、粮食、资金三包及指挥、地段、人员、时间、质量要求五定。公社内各大队开展劳动竞赛、评比、检查,每日公布工程完成情况。工程指挥部出版《工地快讯》,宣传先进事迹,表扬好人好事,公布各公社每日完成工程进度。据统计,每日进土量达4万立方米,平均每个工日完成土方1.43立方米。

由于进场民工超过计划,加上各生产队为了提前完成任务,进土速度加快,造成没有按每层0.3米厚度填土要求施工,多数填土厚达0.8米,甚至1.0米者。各大队也因任务关系,用大块泥土垒砌分界,有的上坝土块没有捣碎而形成孔隙,从拖拉机站调来14部履带拖拉机也无法应付压土需要,只得再增用抽水机浸坝来弥补。右岸半弯村堤段2公里,因土质关系,质量存在问题,不得不再度用抽水浸坝后,再加上灌浆补强。

经过干群齐心协力,有乌坎、博美、东海等3个公社,率先完成指挥部分配的土方任务,其他公社也于10月底前完成分配任务,至此,新开河道两岸大堤土方工程51.1万立方米完成。新堤两岸填土完成后,留下50名民工组成专业队,负责对个别存在质量问题的堤段,进行灌浆补强和整理内外坡。非受益公社的民工退场。炎龙、东海、潭西、河西、东崎公社的民工,转向沙埔新河段继续进行龙沟的开挖,填筑两岸大堤,达到设计要求后,退场回乡秋收。大量民工退场,同样留下小部分民工组成专业队,对新河堤坝工程进行收尾、整修,做好建筑物清基。

秋收后,各受益公社除留部分劳力在家搞冬种外,大部分劳力再上工地,继续完成秋前未开工的年度工程项目,上工人数在10000人左右。大施工期间,县机关干部、龙山中学学生也到工地参加工程建设,出力流汗。

至1963年1月底,新河,包括大务以下、牛围以上原中河拓宽至500米,两岸堤坝高度(含安全超高0.5米)达到五年一遇设计洪水要求。新、旧大堤堤顶宽4米,内外坡比1:2(沙埔段1:3)。同时完成白甜篮排水闸等5宗建筑物的清基、备料。期间水东公社派出木船37只,为工程运输石料及相关物资。

整治工程第一年度(1962年10月至1963年9月),投入184.44万工日, 完成土方156.54万立方米,铺草皮40.5万平方米,石方5.56万立方米,其中浆砌石3.3万立方米,混凝土517立方米。建成排水闸有白甜篮3孔、半弯2孔、河西2孔,及蕉坑排水闸接长和东河(乌树)进水闸,于1963年汛前投入使用。新河大堤按设计要求,在汛前全面完成。同时建成移民住宅建设面积6238平方米。并完成东河截堵,中河于铁炉村附近进行假堵工程。

工程总预算226.96万元,要求国家投资163.82万元,实际投资113万元(比原计划缩减7万元),县自筹20万元。年度实际完成投资213.92万元,其中完成国家投资104.76万元,县自筹18.51万元(余额转入下年度),社队以工抵款90.55万元。使用钢材27.5吨,水泥434.5吨,木材625.5立方米,柴油24.4吨,工程用地4670亩。中、西河堵塞后,其河滩河床可利用土地1.05万亩。

1963年雨量稀少,陆丰大旱。5月,对西河假堵,洪水从新河通过,当年新河过洪3次,最大流量438立方米/秒,沙埔段新河道冲走泥沙42.6万立方米,龙沟断面扩大,河床比降1.66%。

(四)第二期(1964年度)续建工程

1963年9月7日,省水电厅向省计委报告,为争取主动,请求同意在秋前完成部分工程项目,并列入1964年度续建。省计委同意工程于秋前开工续建。

1963年9月18日,县委为巩固工程成果,扩大工程效益,又召开受益单位代表会议,总结过去,布置工程续建。

年度工程以土方为主,继续填筑新河堤坝,达到二十年一遇设计洪水要求;对部分河床进行清理,完成上年度工程尾巴。10月10日工程全面开工,炎龙、东海、潭西、河西、东崎5个公社广大群众,在上年度完成部分工程,达到五年一遇标准后,当年洪水从新开河道直排入海,不再与涝渍争道的现实鼓舞下,消除了对新河的怀疑、顾虑,相信“三河归一”的可能性和效益,干群情绪高涨,秋前工程施工,日出勤平均在4000人以上。10月14日出勤达1.1万人,受益单位民工出勤比1962年秋前的出勤还增加。指挥部安排潭西公社上工4800人,到场竟达8000人,用10天时间完成秋前土方任务6万立方米。炎龙公社、东海公社都提前完成分配的任务。秋收后至汛前,各公社再度集中劳力,完成各自负担土方。同时对大务等3宗建筑物进行堤坝加高培厚的接长工程。

本年度工程完成土方112.5万立方米,接近计划116.29万立方米;石方6346立方米,超过计划2837立方米,混凝土也超计划。共投入69.7万工日;使用国家投资58万元(计划60万元),县自筹0.9万元,社队以工代款44.99万元,合计103.89万元。发出民工补助粮45.99万公斤,使用木材238立方米,水泥151吨,钢材5吨。

新河大堤施工结束,测量结果,从蕉坑至入海处,东堤堤顶设计高程为10.2-3.6米,实测高程12.3-6.5米;西堤设计高程为10.8-4米,实测高程10.5-4米。东、西堤捍卫耕地14万多亩,人口15万,灌溉和排涝也得到初步改善,炎龙洋成为旱涝保收万亩大洋;特别是县城东海镇,解除了常遭洪水淹浸之苦。(附:螺河下游现状图)

(五)、新河冲刷情况

螺河下游整治工程,以新河代替旧三河,短期内实现“三河归一”目标,达到“塞支强干、涝洪分家”目的要求。但开始实施时,对新河出口沙埔段能否冲成河道?用多少时间冲成?成为当时人们关注的焦点。

1962年冬至1963年春,实施整治工程第一年度计划,按五年一遇标准开挖新河(近海沙埔段采用挖龙沟),堵塞东、中河(铁炉村附近)。恰逢1963年春旱,4月底,蕉坑流量仅0.15立方米/秒,是年全年雨量仅1108毫米,大旱。县委根据情况,请示汕头地委及有关部门同意,于5月份对西河进行假堵。

1963年6月13日,螺河出现第一次洪水,洪峰(蕉坑水文站,下同)流量121立方米/秒,新河第一次行洪,龙沟过水流量从24.3立方米/秒增加至70立方米/秒。7月3日出现当年最大洪水,流量722立方米/秒,通过龙沟流量438立方米/秒。8月11日又一次洪水,流量162立方米/秒,龙沟过流39.5立方米/秒(由铁炉水文站实测)。洪水过后对沙埔段进行测量结束:三次行洪共冲走泥沙42.8万立方米,河床比降为1.66%,河道断面扩大了。

1964年螺河产生4次洪水,首次是5月30日,蕉坑流量912立方米/秒,新河过洪流量510立方米/秒。洪水过后实测,冲走泥沙69.5万立方米,比降为1.8%。6月16日蕉坑流量1078立方米/秒,新河过洪563立方米/秒,冲走泥沙37.5万立方米,比降为2.05%。9月11日蕉坑流量980立方米/秒,新河过洪608立方米/秒,在高西附近测量过洪流量688立方米/秒。10月14日又出现1100立方米/秒洪峰,此次过洪685立方米/秒。洪水过后测量,9月、10月共冲走泥沙82.2万立方米,比降为2.0%,这一年共冲走泥沙185.6万立方米。1963年至1964年共冲走泥沙228.5万立方米,占计划开挖泥沙量396.5万立方米的57%。此后又经多次冲刷,特别是经过1970年9月15日,蕉坑水位10.5米、流量3230立方米/秒,接近二十年一遇流量3350立方米/秒,仅次于1960年6月10日流量3370立方米/秒,顺利通过新河汇入南海,新河道沙埔段断面已建立了新的平衡比降和河相关系。实测资料统计,沙埔段河道(龙沟)被水带走泥沙总计达1128万立方米,为计划泥沙总量的3倍。螺河下游新河道短期间内形成基本稳定河床,达到设计过水流量要求,主要在于:(1)新河比原中、西河长度缩短了一半,故新河初期比降增大了一倍多,流量增大50%,为冲刷提供了条件;(2)新河沙埔段长3.7公里,是由水搬运而来,沉积的,容易起动,易冲走,也为龙沟能够快速发展成为基本稳定的新河床,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新河的形成使下游得到如下改善:首先由于距离缩短,流速加大,洪水入海时间缩短,洪水过程缩短,传播时间减少了三倍,这是改善的一个方面,自建成至今,堤围未出现崩溃。其次由于缩短了洪水入海流程,为新河河床逐步下切创造了条件,也为下游防洪、排涝创造了有利条件,受涝程度大为减轻,炎龙洋就是一例。

新河在冲刷过程中,不仅新河本身被冲深,新河上游的老河道也会被冲深,越接近入海口,冲刷深度越小,离平衡位置越近,越近新河口,冲刷深度愈大,稳定时间愈长。新河逐步下降的结果,对下游来说,既有好处也出现新问题,好处是防洪和排水条件更为有利,但河床下切,原来引水口引不上水,如半弯进水闸变为排水闸,解决了防洪、排涝老矛盾,出现了灌溉新矛盾。故于1966年冬建设螺河(望洋)桥闸,来解决两岸的农田灌溉。“三河归一”后,在螺河原出口处,修堤堵口,建设西围8孔排水闸,排除西围范围内的内涝渍水,防御海潮的入侵。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