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我亲历的陆城变迁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20 发布者: 字体: | |

梁始兴

我是广州人,1953年由省委派来陆丰支援老区建设,一年后任务结束,其他的工作人员都回去了,当时的县政府把我和一位姓杨的同志留下来工作。一晃六十多年过去了,六十年来我亲历陆城各种变化,以下细说几件事。

当年的陆城在外人看来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地方,千古不变。经过解放后六十多年的建设,现今的陆城水陆交通便利,有乌坎出海口,有高速公路,有即将在2013年通车的厦深铁路。城内一河两岸,风景秀丽,人口从解放前的3万人左右增加到现在的30万左右。市场物品丰富,凡是能在大城市买到的生活用品,在陆城都可以买到,生活设施和大城市一样,十分便利。可回想在60年前陆城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地方,是一个五无城镇,下面细说这一个五无城镇是一个什么样子:

无过境公路——车辆过境只能穿城而过。从解放后至上世纪60年代初,从广州至汕头的车辆要从连厝围拐入七星池,过迎仙侨穿过大街再拐入马街头至马街尾,到城东镇政府前上公路。当年的汽车很少,每天过境的汽车只有两三部,汽车一来,两边铺面的帐蓬便收起让汽车通过,因当年马街很狭窄,(1974年才两边各拆开来,形成现在的规模)1954年有一天一部货车在拐入连厝围时与一部军用吉普车相撞,一个团级军官当场死亡。

解放初期陆丰只有两部破货车,以七星池作停车场,因当时陆丰根本没有汽油供应,所以都是烧木炭作动力,每天早晨由一个十来岁的小孩用手摇动鼓风机给车头炭炉鼓风,一般要一个多小时炉火才能烧旺发动汽车。当年在七星池搭有一个小棚寮当做车站,管理人员只有两个人,以管理货运为主,因当年出门的人极少,根本没有客车。1953年我们15个人从广州来陆丰时非常辛苦,早上七时从广州出发,至傍晚才到达惠东县稔山镇,在旅馆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七时从广州出发,至下午五时才到达陆丰。足足坐了两天的车,并在途中住了一个晚上,一路上共过了五六信渡口,真是历尽千辛万苦。

陆城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修建了龙山桥,才有过境公路,当时建的车站,就在现在的龙山烈士陵园大门。到1964年陆丰仍没有开往广州的班车,每天早上潮阳开往广州的班车给陆丰留十个座位,其中车头前面两个座位,还要留给县政府工作人员出差用,一般人出门要提前五至七天买票,并且要单位证明,或居民区和生产大队以上的单位证明,所以当年出远门的人较少。更可笑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陆城各个进城路口都派有民兵把守,每个生产队一天只准一人进城,导致整个城镇冷冷清清。

无电灯——解放初期一入夜便漆黑一团,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机关单位及居民晚上照明都是用煤油灯,有时开大会或演戏时则用汽灯(也叫大光灯,是一种经打气使煤油通过空心小铜管喷入灯纱燃烧发光的灯,这种灯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到了1955年县政府才有一部小发电机,供政府部门晚上办公照明用,小电厂设在原先物资局的所在地,是用小型柴油机皮带带动发电机,当年一个晚上因皮带断裂打在一个操作人员头上致死。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大湖山北侧,靠近陆河路边东面的地方建了一个较大的发电厂,才普及单位用电,但只能供应晚上几个小时,且经常停电。仍未普及到居民用电。在七十年代晚上经常停电,受影响较大的龙山中学住校学生,晚些时候不能复习,影响了学习成绩。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陆城与南方电网联网后,现在很少停电。各种各样的电器用具如雨后春笋般在市场有售,如:电饭锅、电磁炉、微波炉、电热水器、电火锅、电炒锅、电风扇、电吹风、电理发剪、电蚊拍、电冰箱、空调机、电动车、电缝衣机、抽油烟机、以及工业上和建筑业使用的种电动工具等等,凡是能够用电加热,制冷,驱动的东西都可以用上电。现在煮一顿饭可以完全不用炉灶烧火,干净、快捷方便,省时省力省钱。由于有了电,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电视机,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

现在陆城大多数街道都有路灯,晚上到处流光溢彩,像大城市一样热闹非凡,这是解放初期至上世纪六十年前不可想象的。

无电话——信息不灵,人们要互通信息只能通过口头传达或写信。有什么重要的新闻和大事全靠首长作报告,县委书记和县长等领导干部当年一般都配有通讯员,有什么事就叫通讯员去传达,以后一些比较重要的单位配有一部手摇电话机,全县城只有几十部。有事打电话时,先摇动电话机通知总机要接什么单位,然后由总机通知该单位,才能通话。当年陆丰县属汕头地区,有事要打汕头的电话,要等很长时间,有时要等三四个钟头。另当年通话的音色较差,因为当时的铜线比较紧张,一般的电话线路都是用铁线代替,并且一条架空单线,另一条线埋于地下作为地线,所以当年的通讯非常落后。人民群众根本没有通讯工具,互通消息全靠人们口头传达,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陆丰才开始出现程控电话,但私人要安装一部电话要两千多元,相当一个普通职工当时一年至二年的工资。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发展无线电话,当时叫“大哥大”也叫“枕头机”,大约25公分长,5公分宽4公分厚左右,出门时要用袋子装好提着走,一部枕头机按当年的市价是5万元,相当于当时普通职工十几二十年工资,真是太贵了,所以当年有资格用枕头机的都是单位的领导干部,绝大多数是用公款购买的。现今的移动电话“手机”体积很小,只有一二两重,放在口袋中,可以到处带着走,价格比以前便宜几百倍,而且功能越来越多,除作通讯外,还可上网看新闻、看电影、看书、查资料、玩游戏、并可用作支付设备、出门不用带钱……现在有了程控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陆城再也不会像60年前那样消息闭塞,随时随地可和全国以及全世界通话,有什么新闻立即可以知道,人们也变得聪明了。

人民群众无机动车——解放初期,整个陆丰人民群众是没有机动车的,交通工具只有单车,普通人家能拥有一部单车就算了不起了。马街只有一间集体性质的单车社,干部群众要出门到甲子、碣石等地一般都请单车社工友去载,货物也是由单位载运。从解放初期至七十年代初,县政府只有两部汽车,一部苏制小嘎斯货车、另一部是美制吉普车,公安局也只有一部三轮摩托。看现在的陆城车水马龙,私人小汽车究竟有多少万部数也数不清,摩托车和电动车像蚂蚁一样多。自从1997年高速公路通行以后,陆城至广州只需要三个来小时,当天办事当天回来,国营和私营的班车每天有几十班。

无自来水——解放初期至八十年代初,群众的饮用水都是取自螺河东河(当年三河归一河的乌树水闸未尚未兴建,到七十年代中叶才兴建了望洋水闸,即三河归一河)人们就到河里挑食水和洗衣服。当天旱水井里水量少时,人们到河里挑水,离河边较远的地方挑一担水回家要一个多小时,当河里的水很少时,人们会在河底安上一个竹箩过滤清水取来用。故以前用水比较辛苦,且不卫生。人们用过的污水通过排水渠道又流回河里,与河水混杂后又挑来食用,根本不知水质卫生为何物。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陆丰县政府在东河南堤搬运码头边修建了一个小过滤池,过滤河水作为自来水用,但只供应县政府和华侨旅行社专用。当年有一个外国旅行团来访,住在华侨旅行社,晚上一打开水龙头看到流出来的水色混黄,不敢食用,第二天马上就走,连几个要去参观的景点也不去了,这给陆丰的形象造成不好的影响。

为了改善陆城的供水状况,八十年代初陆丰县政府筹建了现在的水厂,1983年建成通水,现在每天的供水能力达到十几万吨,供水管道达到乌坎港口和城东镇的淡水村和东埔村,以及河东镇的部分地区,彻底改善了过去群众饮用水困难的状况。

陆城解放初期从一个五无城镇,经过六十年建设,超过旧社会千年,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小镇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这是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成果。我这个解放初期就从广州调来支援老区陆丰建设的人,有幸目睹陆城这六十年来的进步。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