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内容

神仙老虎狗

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20 发布者: 字体: | |

——东海当年采购员的真实写照

吴志跃

笔者2012年3月6日在《汕尾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曾经鼎盛的陆丰东海公社厂矿》的文章,文中提到采购员队伍是支撑集体厂矿的主力军。文章经陆丰吧转载后引发广泛的评论,有网友评论当年采购员的形象有如现在什么长的气派,也有些年轻人对采购员这个已进入历史的名称不甚了解。笔者出于对在历史上为东海经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乡贤的崇敬,撰写此文。史海拾贝,历尽艰辛、以诚经商,发展家乡经济。是当年采购员队伍的经营理念,也是今天我们应该学习的精神。

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是东海公社厂矿鼎盛的时期。时至今日,老东海人还在怀念那段岁月。当时,东海有镇办集体企业70多家,还有一些大队、居民区办的企业数十家。每家企业都设有内采和外采两种采购员。一些大型企业还有驻京、驻沪、驻穗、驻港的特派采购员。全镇共有采购员数百人。这些采购员是各个企业在工人队伍中挑选有文化、机灵、善交际的人,通过老采购员带班培养产生。他们性质上还是企业的一般员工。他们的职责就是求买求卖。想办法买回企业需要的原材料,推销卖出自己的产品。当他们回到家乡,出现在工友和父老面前的时候,他们是神仙。何以这样说,因为他们长年在外跑业务,只有当跑完业务休假,或回来向领导请示工作时才回来。他们就是来到厂里也不用下车间做工。因此,他们的形象是西装革履、佩剑带,手带梅花表,头发油亮。更不同凡响的是手提袋里掏出来的是“人参”“芒果”“中南海”等陆丰当地平时看不到的香烟。采购员一到厂,工友们都围上去,亲亲热热。采购员也很大方,每人一支烟,一包不夠派,还有第二包第三包,女工友么就送牛奶糖。这些都是工友们平时没见过的东西。再有就是约几位交情深的工友到饮服门市吃大包。那时候,饮服门市是唯一经营饮食的门店。大包不贵,碗口大,面做皮,内馅有肉、有虾仁、有蛋黄。每个1.5毛,但每个要一两粮票才能买。在家的工友是很难得到粮票的,有时孩子在学校读书,每学期组织一次行军(相当现在的春游或秋游),要买点饼干、馒头作干粮,这几两粮票都难找。采购员则不同,大包一盘二盘拿来请,钱是小问题,粮票么,他身上有,不仅有省票,还有流通全国的国票。别说几两,每张面额十斤、二十斤的都有。那时代,这样大面額的粮票就如同百元美钞一样醒目。还有,当时陆丰居民每人每月供应四分之一块的“丰收”牌洗衣皂,洗衣洗身全包在内。可采购员回来,送长辈、送朋友一出手就是一粒完整的香喷喷的香皂。因此,采购员的方方面面都与当地工友有很大的差距,给人一种胜似神仙的感觉。

说老虎,是采购员自己介绍的。他们有时为了谈到业务,天未亮就乘公车赶到有关领导工作的地方等,有时领导在开会,他就在大门外等。如果遇到中午领导还没出来,又再蹲在那里等。附近有商店,才可买点饼干充饥,要是没商店,那就终日挨饿。到晚上,三餐一次吃,一汤二菜三碗饭,一扫而空。状如饿虎。

说是狗(全无恶意),那是了解采购员艰辛的人说的。采购员在外奔波,探听到那里有什么交易会或收到厂领导的电报,要赶到那里去采购,就得连夜赶车前往。赶上有坐位的客车那是最幸运的,乘火车买到站票也得去。困了,在车厢角落里蹲下睡会儿,乘汽车,没客车,货车也得蹭,拖拉机也得搭;到人家单位找领导谈业务,人生地不熟,常遭门卫喝和赶。这境况真是比狗还惨!见到领导了,并不是工作的结束,而是刚开始。素未谋面,人家怎样信你?怎样放心和你做生意?于是采购员就得使出看家本领,苏秦说六国。介绍自己企业的各种优势,道明我们的合作是双赢。总之,是以诚信去说服对方,以智慧去建立合作关系。有一位采购员去汕头求买一种紧缺原料,带了一袋家乡的鱿鱼干和一只活鹅去做手信。领导家属对那只鹅有意见,自己不会宰,养着吵死人!于是第二次去的时候到酒店买只熟烤鹅去。这样上领导的家门走了一趟又一趟。领导让他上门上烦了,同意批给五吨原料。还板着脸说,下不为例,不要再来了。但这位领导私下却跟同事说:东海的集体厂矿,论财力、论技术、论设备都比不上国营大工厂。但有这样敬业的员工,难怪他们的生产搞得起。(这些话是日后建立合作关系后领导互访时提起的)当年东海的采购员,诚信经商,执着追求。得到的不仅是企业生存的原料和销路,更重要的是赢得别人的敬重。

在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接轨的改革开放初期,采购员是作为东海人的代表,在商海中闯荡。不论是新老带班还是子承父业,这个团队创造了东海经济的辉煌。他们奋斗的历程,本身就有热爱家乡、敢闯敢拼,吃苦耐劳,以及崇高的职业道德在里面。随着集体企业的出局,至今没人对这方面好好进行总结。其实,这是以商贸著称的千年古镇东海不应忘却的珍贵文化遗产。她形成的基础,是当地勤劳淳朴、忠厚诚信的民风、民俗;她成长的过程与当时当地党政的重视密不可分。

时下,老东海人会很怀念公社厂矿火火红红的那段岁月,会评论某某领导会抓工业。无工不富,那一任领导都想办好工业。解放初,是几位南下大军当东海的领导,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办厂。公私合营那段时间,被政府没收的祠堂、会馆、神宫神庙都拿来做厂房。还有一些在空地上搭建厂房。东海有几十家集体厂社,基础就是那时打下的。“文革”后期,东海镇的党委书记孙耀华,他也是南下干部,他的特点是勤管。晚上,自己一个人踩着单车到各个工厂巡查。与上夜班的工人交谈,要是发现那个厂长、那个车间主任不在场,第二天就叫来“上政治课”。因此,全镇各厂社,从厂长、车间主任到一般工人都不敢马虎。口碑最好的是陈长义,他是七十年代末以镇委副书记主持东海的全面工作。东海人都说他会抓工业。组织资金,协调生产等方面笔者未了解到。但他在采购员队伍建设上很有学问。以前,东海镇每年开春召开一次采购员会议,是礼节性的例会。听领导作报告,然后是吃饭,吃完就结束。老陈来到后,破例把采购员会议开到三天。自己全程参与。老陈己作古。用考古的观点来分析,老陈是采取以会带训,用三天的时间来培训采购员。他的形式不仅局限于听报告,三天中好肉好菜犒劳采购员,带他们到全镇各个厂社参观,让他们讨论,有时还带到农村参观,让长期在外的采购员对家乡各个企业的生产项目、生产规模、产品特色,新特产品有个全面的了解。让他们日后出门可全面推介全镇的产品。努力把一厂一社的采购员培养成全镇近百家企业的采购员。在媒体信息闭塞的年代,这一措施是很有效果的。东海综合场的竹笠厂,有一次付货合同很紧,但原材料竹却用完了。厂领导很着急,追了几封电报给厂里外出的采购员都买不回竹,于是到附近农村找大队干部支持,砍了村前作风景林的竹子来应急。那是“土竹”,很难辟开。也只能将就用。可那片看似茂密的竹林仅砍了几千斤,没两天就用完了。于是工友拆掉一间破工棚的竹子来做原材料,甚至到邻近一家豆竹厂拿那些晾晒豆竹的竹杆和三脚架来做原材料(是同个场的,不算偷)。赶合同是一回事,没工可做工人就没钱赚,断了原材料就等同断了生活来源,大家都很急。第二天,当工友们到厂时看到晒谷町上堆满竹,大家心里别说有多高兴!后来大家才知道,自己厂的采购员驻扎的地区下大雨,竹运不出,是另一个厂的采购员从福建帮着买的。

质量保障,产销畅通。这是当年东海厂社成功的经验。而诚信为本,广拓商机,敢闯敢拼,吃苦耐劳的采购员队伍功不可没。

QR:扫一扫手机浏览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