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政协网: www.lfszx.gov.cn 发布时间:2017-01-20 发布者: 字体:大 | 中 | 小
吴志跃
东海镇是陆丰市政府所在地,开埠历史有据可考延伸至宋朝以前,至今已一千多年。一河两岸,风光秀丽。水陆交通便利,现有人口约20万人。历史上当地民众以手工作坊为主,在农耕经济年代这里的小手工作坊很普遍,从遗留下来的地名、街名如:草席街、打索巷、打铁街、饼街、笠后社、油搓街、棕蓑街、土笼街、炉铺巷等等,可见当年东海镇手工行业不仅品种多,而且规模大。成街、成市。解放后直到计划经济体制结束前,当地政府对各个行业加以重视和扶持,通过公私合营,对私改造、组建成公社集体厂矿。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比较有规模的公社集体厂社有:竹工艺厂、竹笠厂、竹器厂、竹编厂、造纸厂、卫生香厂、副食品厂、制衣厂、五金机械厂、打索厂、文具厂、后期还有电风扇厂、毛织一、二、三厂,人造花厂,红木家私厂,绳缆厂、塑胶制品厂,据当时镇工交办统计,集体厂社有六、七十间之多。这些厂社小的几十个工人,大的有几百甚至几千人,如文具厂,打索厂是几十人,竹工艺厂、人造花厂均是超千人的大厂。
由于这些厂是手工作业为主,一些工序可领回家零散加工,因此,广义上说,当时公社厂社的工人远远不止入厂做工的人,几乎是全镇的人都参与。甚至不止于东海一个镇。比如以做竹笠为例,这一产品需要竹、竹叶、桐油、山藤和纸,东海当地只是起到来料加工的功能。因此,东海厂社的活跃,带动了周边材料供给的生产链,那时候的东河上游还是未建水闸,现在的陆河一带的山区的竹排、杉板船能直通东海。因此,老县府门前的大河每天都有竹排顺流而来,在上围简易码头上货。围绕公社厂矿的生产和经营,带动原材料的生产、运输、加工、销售。在当时,各厂社都有派出采购员,分内采和外采,内采负责买回来的原料,外采主要负责销售。当时的采购员是很风光的行业,不仅自己经济上有实惠,比如长年出差,工资一分不减,还有补助,同时还有粮票补贴。粮票这东西在当时与钞票几乎是同等价值的。特别是一些有业绩的采购员,那更是万民尊崇的偶像和明星,今天的所谓天皇巨星,与老百姓的温饱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而当时的采购员则不同,有时一个厂数百名工人因生产合同接不上而停工。这时外出的采购员发回电报:已收到什么型号规格的产品,购销合同多少多少。于是在东海的厂长就通知车间,车间就通知班组,静寂的厂房第二天就活跃起来。大家有工做,就有饭吃。像这种情况下的采购员无异于救世主。他关系到上百个家庭的温饱!那时候,只要有一个人进入公社厂矿做工,这个家庭基本上就站在现在的低保线之上,有一个大工加上一至二个小工,这样的家庭在当时就得算上小康,因为当时一个集体厂社工人的工资是三十到四十元,而粮所供给的大米是每市斤一角四分二厘,一个人的工资就能购回全家人每月的大米和买到柴薪,也就是说,有鼎上有鼎下,有二人入厂做工,那生活就比较丰裕了。时势造英雄,在这种环境下,当时东海出了三个名人,既不是官也不是贵,只是采购员。因他们的名字最后一个字都是“波”或“坡”,因此,东海的老百姓就说“三波”,那三波可是当时的英雄和明星。集体厂社火红的那些岁月,社会的风气让勤劳和集体荣誉占了主导地位,那时,东海没有现在鸟笼式的小区和商品楼,都是平房瓦厝,一到晚上,大家都在门口纳凉,话题当然就离不开自己的厂社:我的厂收到二万元的合同,你厂的产品销到柬浦寨,他的厂最近出了新品种……等等。公社厂矿发展的喜悦真正是万民都有份。不像现在产值几个亿,都与百姓无关。那时,儿童也有事可做,那时候读书不重视,也没有禁止童工的提法。很多八、九岁的孩子就进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种,像竹笠厂的铺叶、绕藤,这样的小童工每天也能赚到五、六毛钱。一期(十天)的工资领到手,可以帮补家用或买件衣服。不象现在,十来岁的孩子整天往网吧钻。真怀念那段虽贫穷但充实温馨的大集体占主导地位的岁月。
三十多年前处于全盛时期的公社厂矿,何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退出历史舞台,至今没有人对它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笔者因年龄关系,当时仅是一个旁观者。而从后来接触的资料和现在社会发展的趋势去回顾、总结,认为公社厂矿的出局是客观规律所然,不是制度体制的改变,也不是人的问题。因为只要这个行业,这个产品还占有市场,不管经营者是公社集体还是个体老板,它都能生存下去。而现实上,当年东海数十间工厂生产的产品,现在还能零散存在的仅有卫生香,圣诞品两项,而万民参与的竹笠行业已绝迹。出口欧美,当日东海人引以为荣的人造花、竹工艺品现在连生产设备都没有了。
笔者分析,东海公社厂矿出局的客观原因主要是以手工作业为主的传统工业,缺乏技术含量,仅能在那特定的历史时期找到生存的空间。如竹笠,东海是万民参与,每天生产数万顶,在当年农业学大寨的岁月有市场,全国各地都搞人海战术垦山、填海、围堤,需要数量庞大的竹笠。而现在这类人海战术没有了,竹笠卖给谁?竹工艺品,人造花、尽管巧夺天工,做的很精美,因为时代在前进,现在不论是国内的农村还是城市,居所中是不需要的。国外更是如此,现在需要的是环保,绿化的真花,因此,笔者认为,当年公社厂矿以手工作业为主的行业是时代对它们的否定,没有其他原因;而通用五金厂,电风扇厂则源于人的因素,没有与时俱进的观念,也缺乏科学技术支持。东海的通用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生产出能下田的拖拉机,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不过冷却技术不过关,使用一会儿就发热;电风扇厂更是可惜,当年东海风扇厂的产品已批量生产,而中山的万宝还未出现!外地多次组团来学习取经,他们回去后办起了大厂一直到现在。引进技术、人才,生产风扇、空调、电视、手机、电脑等系列产品,且上市,抗风险能力强。而东海的风扇厂产品单一,依靠经验不是引进技术、人才,在信息、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必定被淘汰。
而加速东海集体厂社出局的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三来一补”政策,东海仗着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的优势,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如毛织厂、电子厂、制衣厂等等。外资带来设备,原料、资金、订单,我们政府还有补贴的政策。于是很多工厂放掉原来自己熟悉的经营项目,转为“三来一补”企业,一些企业管理人员也跳槽为外商服务,活跃于全国各地的采购员队伍即时失去作用。于是,一时间,支撑东海公社厂矿的厂房,领导力量和采购员这三大支柱失去作用,公社厂矿已名存实亡!而“三来一补”是昙花一现,经营的命脉掌握在外资的手中。当市场疲软时,外商不仅没了踪影,甚至连机器设备都丢在那里,短时间内要改行经营都受限制,这是迫使公社集体厂矿出局的致命一击。
无工不富,不论是集体经营还是个体经营,办好工业事关一个地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阵痛之后要新生,这也是发展的规律。就让以手工作业为主的公社厂矿存入历史。多办一些有科技含量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新型企业,重现东海这一粤东名镇的雄风。
扫一扫分享该新闻